4.2.2 唐的盛衰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2 唐的盛衰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36张PPT。唐的盛衰一、唐朝建立和唐太宗时期( 618 )年,(李渊 )建立唐朝,定都( 长安 )。唐朝第二位君主叫(李世民 ),即唐太宗,年号( “ 贞观 ” ),历史上把他统治的时期称为(“ 贞观之治 ” )。他的著名谏臣叫( 魏征 ),唐太宗有一句关于君民关系的名言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他的三镜说是(“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他的两个著名宰相房谋杜断分别是( 房玄龄 )( 杜如晦 )。在唐太宗统治时期,完善了隋代的( 三省六部 )制和( 科举 )制。三省是( 尚书省 )( 中书省 )( 门下省 ),六部是( 吏部 )(户部 )( 礼部)( 兵部 )( 刑部 )( 工部 )。( 进士 )科是贞观时期最重要的考试科目。写出进士及第一甲三人(状元)(榜眼)(探花)
二、武则天和唐玄宗时期及灭亡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武则天 ),她在位期间,史称(“贞观遗风 ”)。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 开元 ),被称为(“开元 盛世”),表现为(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 )(仓库充实 )( 人口明显增加 )。统治后期,爆发了(“安史之乱 ”),从此,唐朝开始(由盛转衰 )。( 907 )年,节度使( 朱全忠 )灭唐。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 )时期。统治(中原地区)的五代依次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三、唐朝的繁荣表现唐朝时候,在农业技术上出现了(曲辕犁 )和灌溉工具( 筒车 ),手工业发达,( 丝织 )技术高超,花色品种很多。唐代陶瓷中最富特色的是( 唐三彩 ),是闻名于世的艺术珍品,课本91页下图三彩骆驼载乐俑说明什么( 来自中亚西亚的商人大量来到大唐,影响到了大唐的文化 )开元时期,唐朝的商业繁荣,大都市有( 长安 )( 洛阳 )( 扬州 )和( 成都)等,长安城内分为商业区叫( 市 )和居民住宅区叫( 坊 )。扬州不但是全国货品的( 集散地 ),还是国际商品的(转运中心 ),中外商人有几十万之多。
请各小组分别讨论提出自己的问题,不得少于四个,并且给出自己问题的答案,过一会去考另外两个组。请看老师给你出了什么 问题:1、唐太宗有何治国风范?
2、如何评价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3、武则天为何能当上唯一的女皇帝?
4、“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是如何出现的?唐朝为何由盛转衰,原因是什么,你得到什么启示?
5、唐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发达的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得出什么结论?
?6、今天,我们如何实现中国梦?一、唐朝的建立——太原起兵 618年, 李渊(唐高祖) 定都长安二、唐太宗和贞观之治1、“贞观之治”出现原因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1)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正确处理
君民关系。“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3、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2)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作用:有利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促进社会安定,增强了国力
1、要想当好君主,必先安定百姓;要想安定天下,必须先正自身。安定百姓,就要轻徭薄赋;正自身,则以清心寡欲和虚心纳谏为要。
(3)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作用: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保证政治比较清明
唐太宗李世民时,宰相房玄龄与杜如晦
共掌朝政,唐朝之规章法典皆多为其所制。
房氏多谋略,杜氏善决断,是以人称之为
“房谋杜断”。唐太宗时与之商谈国事时,
房氏常出谋划策,但优柔寡断。而杜氏果断
立决,取拾得当。二人齐心协力,搭配
得宜,佐唐太宗治天下。“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1)唐太宗的这番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2)这番话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风范?唐太宗把魏征比作镜子,通过魏征来了解自己的得失。反映了唐太宗善于以史为鉴,善于用人,虚心纳谏,勇于改过的治国风范。以铜作为镜子,可以整理衣冠;以历史作为
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我常常通过这
三面镜子,来防止自己犯错误。魏征死了,
我也失去了一面镜子。黄河发大水了!1、分工明确相互合作
2、相互牵制
3、改善并加强了秦代以来的中央集权
4、提高了行政效率执行诏令审核诏令草拟诏令土木工程审判刑罚 军事警备 祭祀教育 户籍管理 任免官吏(4)沿袭和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作用:三省共同商议国家的政事,提高了行政效率。它们之间各有分工,既互相合作,又互相牵制,改善并加强了中央集权。“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大厦云构,非一木之枝;帝王之功,非一士之略。 (5)沿袭和完善隋朝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改变了隋朝以前主要依赖荐举和凭借家庭出身来做官的惯例,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制度,为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
促进了教育事业、文学艺术的发展。
2、“贞观之治”的表现:
  
  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一)关于“唐太宗的主要活动及影响”善于用人,虚心纳谏吸取隋亡教训,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沿袭和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继续完善隋朝的科举制度




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促进社会安定,增强了国力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赢得了各少数民族的爱戴,促进了民族关系的融洽使政治比较清明政治上注意以史为鉴,选贤任能,从谏如流。 经济上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推行轻徭薄赋,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文化方面,锐意经史,倡导儒学。 李世民深知“武以定邦、文以兴国”的道理,极其注重改革科举制度,发展学校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为经济繁荣稳定文化昌盛提供了条件。武 则 天史称“贞观遗风”三、武则天与贞观遗风关于武则天唐朝受到少数民族思想的影响,思想上十分开放不过分压制女子在社会中的地位,使得在朝廷之上出现了不少女子也可以当官的现象,这都是武则天之所以可以登基当上女皇帝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李治登基以后身体一直就不好,这也为武则天干预朝政提供了一个合理的理由,武则天以照顾自己丈夫身体为由来管理朝政,使得大多数大臣哑口无言。 武则天能当政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来自于其自身,武则天是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yue)次女,武则天十四岁便入了宫,唐太宗听说她貌美且体态优雅,就召她入宫,还封武则天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但其实武则天没有得到唐太宗的宠爱,当了12年的才人,在唐太宗病重的时候,于一起服侍唐太宗的太子李治产生了感情。
  武则天在嫁给李治后,在永徽五年产下一个女儿,为了打击王皇后,武则天竟杀死自己的女儿来嫁祸于王皇后,由此可见武则天的野心。但武则天也确实有治国才能,武则天在上元元年曾上表十二事,其中包括轻徭薄赋,休兵养息等政策,都可看出武则天的治国才能。四、唐玄宗和开元盛世
1、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
经过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时期的发展;
唐玄宗重视地方吏治,亲考县令政绩;
唐玄宗励精图治、选贤任能、虚心求谏;
坚决抑制奢靡,提倡节俭;
荒地的开辟和耕作技术的改进。
2、开元盛世的总体表现
 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3、开元盛世的具体表现:
(1)农业生产:开始广泛使用曲辕犁和筒车,
粮食总产量持续增加
彩绘牛车(2)手工业发达:唐朝丝织品的花色品种很多,
丝织业技术高超;
唐三彩是闻名于世的艺术珍品
巧夺天工的瓷器唐三彩骆驼彩陶佣(3)商业繁荣: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等都是当时著名的大都市。长安城规划有如棋盘,十分整齐,坊和市界限严格。 繁华的长安西市古代洛阳城古代扬州城 扬州不但是全国货品的集散地, 还是国际商品的转运中心。 五、唐玄宗的统治前期 ———— 开元盛世后期 ————安史之乱———任用姚崇宋璟为相任用李林甫杨国忠为相唐朝由盛转衰
六、唐朝灭亡:907年

(907 年朱全忠灭唐建立后梁,都开封。 唐王朝 618 年建国到 907 年灭亡,历时 289 年,就这样悲惨地结束了。)
渐趋衰落恢复并走向强盛小结:启示:国家要兴旺,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统治者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进行必要的改革,必须重视用人问题,要善于纳谏“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必须搞好与老百姓的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要有励精图治的开创精神,要居安思危,不要耽于享乐,要善于处理国家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时刻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上,才能长治久安。以史为鉴:大唐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王朝,那么,今天我们正大踏步走在民族复兴的路上,中国梦的号角又一次吹响,你学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想对中国梦说点什么?习近平治国理政名言一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民心政治”已成“习式治国”新常态
科学立法,着力处理好改革与法治的关系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加快培养一流的经济学家及企业家
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新型陆军
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创新改变中国,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跑出新常态。七、五代十国五代是指 907-959 年间中原地区先后出现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
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还有十个国家,称为十国。
这一历史时期合称为五代十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