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第二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课第二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导学案)

资源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学案
【学教目标】
1.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时间、经过、结果性质和结果。
2.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们情绪的变化过程。
3.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对我们今天的启示。
【学教重点】
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时间、经过、结果性质和结果。
【学教难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对我们今天的启示。
一、自学学习——一战概况
(阅读书本P6-7,提取有效信息,完成下列表格)
战争时间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交战双方
战争经过 主战场:三条战线: (主战线: ) 第一阶段:三个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战争结果
战争性质
二、阅读材料——一战影响
(阅读以下材料,总结概括,一战的影响)
材料一:
一战中死亡人数 1000万人
受伤人数 2000万人
经济损失 3400多亿美元
战争历时 4年零3个多月
参战国家 31个国家
战争范围 14个国家的400万平方千米以上土地
卷入人口 超过15亿
材料二:一战摧毁了四大帝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奥匈帝国,动摇了欧洲中心地位,而美日利用战争机遇崛起,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被削弱,人类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同时,人类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
材料三:一战中一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陆续在战场上使用,如坦克、飞机、毒气弹等,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战的影响:
三、拓展提升——一战启示
面对一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浩劫,我们应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参考答案:
一、
战争时间 1914年 7月 28日——1918年11月 11日
交战双方 同盟国与协约国
战争经过 主战场:欧洲三条战线:西线战场、东线战场、南线战场 (主战线:西线战场、东线战场) 第一阶段:三个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战争结果 1918.11.11 同盟国集团失败
战争性质 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二、
一战影响:1. 给交战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造成重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力伤亡;2. 改变了国际格局,催生了新世界,引发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3. 客观上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三、
1.努力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并积极反对霸权,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2.各国人民之间只有加强友好合作,团结互助,才能有力遏制霸权主义、新殖民主义;
3.促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其他言之有理的即可)
1914年,马恩河等战役致使德国速决战的计划破产。
1916年,凡尔登战役,使大战的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转折点)
1917年,美国、中国、巴西参战,加强了协约国的力量,俄国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加速了战争的结束。 1918年,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宣告结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4张PPT)
你读过世界文学名著《好兵帅克》吗?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以他的亲身经历,描述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两大军事集团疯狂厮杀的场面,揭示了战争空前残酷的事实。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那段历史!
新知导入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古来有之, 20世纪初
1.20世纪初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2.科学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 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为何到了
会出现世界性大战?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一、一战爆发原因(背景)
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这些问题带来了什么影响?
经济发展不平衡:美、德后来居上,反超英、法
政治发展不平衡:
各国所占殖民地
与其经济实力
的比例倒挂        
导致后起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
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本原因)
项 目




19世纪中期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
4
2
3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2
5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1.9
4.6
8.1
对比:19世纪中期和20世纪初期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状况。

巴尔干问题
突尼斯问题





世界市场 、殖民地问题
巴尔干问题
普法战争后果
1879
1904
1907
协约国
1907
1882
同盟国
1882
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激化(主要原因)
一、一战爆发原因(背景)
三国同盟
三国协约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扩军备战(具体原因)
丘吉尔曾这样描述民意:
“空气中有股奇怪的味道。
各国对物质繁荣还不满足,
热衷于内部和外部争吵……
我们几乎可以确定,世界想
吃点苦头。显然各地的男人
们都渴望冒险。”
军国主义论调的盛行、极端民族主义情结的煽动
“每个国家突然之间有了要使自己强大的感情,但都忘记了别的国家也会有同样的情绪;每个国家都想得到更多的财富,每个国家都想从别国得到点什么。”
有人形容20世纪初的 “巴尔干半岛就像一个存满了炸药的火药桶 ,只要一粒火星,就足以引爆整个欧洲。”

列强争夺的焦点——巴尔干半岛
一、一战爆发原因(背景)
巴尔干为什么成为争夺的焦点?
1.地理位置:
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东南部,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会处,控制着黑海和地中海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
一、一战爆发原因(背景)
2、民族关系、宗教信仰复杂:历史上阿拉伯人、罗马人、土耳其人都曾征服过那里,形成了多民族、多宗教、多种族杂居的现象,矛盾重重。
3、自然资源丰富
4.奥匈帝国、俄国等列强为了维持和扩张自己在这一地区的势力,不断干涉巴尔干半岛的局势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对巴尔干的扩张,激起赛尔维亚族的极力反抗,赛尔维亚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被奥匈占领的波斯尼亚和黑赛哥维亚要求摆脱奥匈控制,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的冲突成为两大军事集团斗争的焦点,巴尔干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一、一战爆发原因(背景)
巴尔干为什么成为争夺的焦点?
战略地位重要
民族矛盾复杂
奥斯曼帝国衰落
争夺焦点
资源丰富自然
火药桶
一、一战爆发原因(背景)
塞尔维亚
萨拉热窝
波斯尼亚
黑塞哥维那
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
萨拉热窝是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首府。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在其吞并不久的波斯尼亚邻近塞尔维亚的边境地区,进行军事演习,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6月28日是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联军在1389年被土耳其军队打败的日子,演习选定在这一天是具有挑衅意义的。奥匈皇储斐迪南大公亲自检阅了这次演习,演习结束后,斐迪南大公返回萨拉热窝市区时,被塞尔维亚青年17岁的中学生普林西普击中毙命。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
普林西普被捕
一阵枪响,
打出一段疯狂与悲怆的历史
德、奥终于找到发动战争的借口。在德国的支持怂恿下,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德、俄、英、法也很快卷入战争。
这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德皇威廉二世
在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德国渴望重新瓜分世界的愿望最为强烈。萨拉热窝事件提供了一个发动战争的借口,所以德国趁机鼓动奥匈帝国发动战争,以通过战争方式获得更多的殖民地。
想一想,德国统治者为什么作出这样的判断?
一、一战爆发原因(背景)
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
件第一次世界大战
会不会爆发
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样不可避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任何一桩偶发事件都有可能引发世界范围内的战争。萨拉热窝事件只是促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导火线)。
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导火线)
一、一战爆发原因(背景)
战争时间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交战双方
战争经过 主战场:
三条战线:
(主战线: )
第一阶段:
三个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战争结果
战争性质
二、一战概况
自主学习
阅读书本P6-7,完成下列表格。
同盟国集团:德、奥匈、
、奥斯曼土耳其

(1)大战爆发:
(2)交战双方:
协约国集团:英、法、俄、 塞、比、日、美、中等国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俄、法、英迅即卷入战争,一战全面爆发。

二、一战概况—— 大战爆发、交战双方
反映实质:
列强之间的关系以自身利益为转移。
“帝国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不变的国家利益。”
二、一战概况—— 主战场、三条战线
欧洲三条战线:
西线、东线、南线
主要战线
西线:比利时、法国北和德法边境
英法←→德
东线: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
俄←→德奥匈
南线:巴尔干半岛
塞尔维亚←→奥匈
(1)第一阶段:1914年,马恩河等战役致使德国速决战的计划破产。
二、一战概况—— 三个阶段
马恩河
巴黎
马恩河战役
时间:1914年9月
交战双方:英法联军→德军
结果:德军撤退
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宣告德军“速战速决” 战略破产,之 后西线进入相持阶段。
(1)第一阶段:1914年,马恩河等战役致使德国速决战的计划破产。
(2)第二阶段(转折点):1916年,凡尔登战役,使大战的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二、一战概况—— 三个阶段
凡尔登
巴黎
凡尔登战役
碾碎法国的磨盘。“让法国人把血流干!”
时间:1916年2---12月
交战双方: 法→德
概况:德出动飞机.飞艇.毒气弹.
伤亡:70多万(“凡尔登绞肉机”)
结果:宣告德国歼灭法军主力、迫使法军投降的计划破产;
历时最长,一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和转折点,法军站稳脚跟、德国兵力士气衰落
一名幸存的中士写道,“炮弹把道路炸得千疮百孔,把树枝削得大片横飞……倒在苹果树下的那一个,整个面孔已被削掉,头部血肉模糊。……鼓声咚咚,愈擂愈急。‘冲啊!’士兵们齐声呐喊着:‘冲啊!’这是个惊心动魄的时刻。我的头皮象触了电似的,头发根根直竖。……士兵们呼喊着——如痴似狂!”
——引自巴巴拉·W.塔奇曼《八月炮火》
“地狱、屠宰场、绞肉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最惨烈的战役
——凡尔登之战
(3)第三阶段:1917年,美国、中国、巴西参战,加强了协约国的力量,俄国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加速了战争的结束。 1918年,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宣告结束。
(1)第一阶段:1914年,马恩河等战役致使德国速决战的计划破产。
(2)第二阶段(转折点):1916年,凡尔登战役,使大战的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二、一战概况—— 三个阶段
加速一战结束的因素有哪些?
1.交战双方无力继续战争。
2.各国出现反战浪潮:战争的惨烈击碎了人们参站的狂热,各国纷纷出现反战浪潮。
3.协约国实力增强:一直采取中立政策的美国对德宣战,中国、巴西等国家也对德宣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4.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退出一战
5.同盟国瓦解:1918年,奥匈帝国土崩瓦解,德国国内发生起义(基尔港水兵起义)。
拓展提高





1914年6月28日
1914年7月28日
1916年2月
1917年
1918年11月11日
萨拉热窝事件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
凡尔登战役开始
美、中、巴等国对德宣战
德国投降,一战结束
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狂热
积极支持
反对战争
阅读课本P5-P7,找出相应事件和不同阶段人们对战争的态度
导火线
转折点
开始
结束
1.美国在大战前期利用”中立”地位大发战争横财,1917年一战已进入尾声,为抢夺战利品及在战后夺取世界霸权,美国参战
2.美国与德国在争夺拉丁美洲的过程中矛盾尖锐.
3.美国与协约国经济利益紧密相连
1917年美国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参战?
美 国 的“中 立”
美国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从经济、军事、政治方面大大加强了协约国集团的实力,加速了协约国的胜利。
美国参战的影响?
中国的参战意向和潜在的人力资源还是鼓舞了深陷战争泥潭、死伤惨重的协约国各方。法国福熙元帅甚至说,"华工是世界一流的劳动者,可以成为出色的士兵,在现代武器的炮火之下仍然能保持良好队形。”
1918年11月11日德国代表在法国福煦元帅的列车厢签署了《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德国宣布投降。
二、一战概况—— 战争结果
1918.11.11 同盟国集团失败
德 国:争夺世界霸权,建“中欧帝国”,摧毁英国
海上霸权,夺取英法殖民地。
英 国: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德国,瓜分其殖民
地,肢解土耳其帝国。
奥 匈: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其附属国。
俄 国: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
己的统治
日 本: 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和德国在山东的
权益,进一步侵略中国。
意大利: 瓜分北非沿岸和阿尔巴尼亚,在地中海地区
建立霸权。
美 国:捞取战利品,夺取战后世界霸权。
“一战”的性质是什么?
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三、一战性质
塞尔维亚打仗是为了保家卫国,它所进行的战争是非正义的吗?
在参战的30多个国家中,塞尔维亚的正义斗争只是局部性的。而交战双方的主要角色——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是为了争夺霸权而战的,所以从全局上看,其性质应当属于帝国主义战争。
战 争 造 成 巨 大 损 害
战争历时 4年零3个多月(1914.7.28—1918.11.11)
参战国家 31个(协约国27个,同盟国4个)
战争范围 14个国家的400万平方千米以上土地
卷入人口 超过15亿
“一战”是规模空前的战争
持续时间长
涉及国家多
波及范围广
造成危害大
影响1:给交战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造成重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力伤亡
四、一战影响
一战摧毁了四大帝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奥匈帝国,动摇了欧洲中心地位,而美日利用战争机遇崛起,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被削弱,人类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同时,人类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
影响2:改变了国际格局,催生了新世界,引发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
四、一战影响
影响3:客观上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战中问世的新式武器有:坦克、飞机、毒气弹等
四、一战影响
4 1 8是一战,
萨拉热窝成导火,
同盟协约大交战,
凡尓绞肉伤亡重,
世界大战是灾难,
铸剑为犁爱和平。
课堂总结
第一次世界大战
1.爆发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导火线)
主要原因
具体原因
7.感想
主战场
4.一战经过
3.交战双方
2.起止时间
三个阶段
三条战线
6.一战影响
5.一战性质:
板书设计
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