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2: 编织的美丽教案(2课时)(一年级新疆综合实践活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题12: 编织的美丽教案(2课时)(一年级新疆综合实践活动)

资源简介

课题12: 编织的美丽
教材分析:
  《编织美丽》是一节创编课,更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更富有诗情画意。《编织美丽》是一堂手工制作课,是儿童工艺美术教学的传统课题之一,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学习采用编织过程中装饰的最基本技法,感受用废旧塑料瓶经过学生搓出的纸绳材料而编织成的有趣作品。
  本课基本编织要求是学习创造美的方法,力求精致美观。体现了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时代要求。这一课最重要的不是只让学生掌握装饰方法,通过学习民间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用美装点生活,用所学知识、技能创造美。
学情分析:
  《编织美丽》一课里,编织过程中的装饰方法对学生来说,还比较容易掌握。但要设计出更精致美观的作品就比较困难了。针对学生这一特点,我采取了让学生认真观察精美作品图片,通过观察分析掌握装饰方法,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创作作品,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解决了学生缺乏创新意识的难题。与此同时也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教学内容:
  我根据生活的实际情况、教学对象的美术技能基础及年龄发展特点创编《编织美丽》这一教学内容。在教学环节设计中,我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直观演示—启发点播—归纳拓展”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饱含热情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提高探索意识,在欣赏中感受美,在观察分析中拓宽视野,启发、拓宽学生的创作空间,在交流中使学生感到成果喜悦。内容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他们的美术学习发展水平,利于学生进行艺术创想。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方面:
  (1)通过编织基本技法,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2)采用编织的基本技法制作一件作品。
  2、方法:
  (1)在交流作品中了解编织的作用,在欣赏中感受编织装点生活之美,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探索意识。
  (2)在观察分析、实践体验中掌握装饰方法。
第一课时:
一、作品导入:(出示编织作品事物)
  1、同学们,前一段我们一直在进行编织,这些作品有什么作用呢?(学生介绍)
  生:……很漂亮!
  (1)例如:《台灯》可以帮照明、储物盒能帮我们收纳东西、花瓶可以装饰环境。这些作品不仅外表美观,同时还具有生活实用价值呢。(板书:美观实用)
  (2)编织品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看!(出示图片)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增添了色彩,装点了生活。(板书:装点生活)
  (3)同学们这些编织作品都是利用废旧物品做成的,还非常环保呢!
  (设计意图:教师事先出示实物作品及学生制作作品等实物引导学生欣赏,感受构成的形式美感,感受编织作品的作用,不仅外表美观还具有生活实用价值,既美观又实用,接着欣赏以生活中的编织物品,让学生了解编织与我们生活密切相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还装点了生活,使学生感受到利用废旧材料创造美。)
二、讲授新课
  那同学们,在编织的过程中你都遇到了哪些困惑呢?你们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发现问题:
  1、绳子搓的过程中有开的现象。(解决了吗?你们小组是怎样解决的?谁来帮他们解决)
  2?、在盘的过程中有缝隙(怎样解决的)
  解决问题:盘的过程中绳子在接的过程中一种剪掉细头,另一种细头部分靠前点在粘。
  3、脏了怎么办?(用什么方法装饰、什么材质?学生说说)
  教师演示:
  关键是同学们在摸胶的时候小手碰上胶了,手上黏糊糊的特别容易脏。一个办法是粘时如左手压住绳子,右手缠绕,右手的其中一个指头压住绳子,右手的大拇指就可以向上推绳使其粘匀。另一办法是在脏的基础上修改弥补不足之处,什么地方脏,什么地方没盘好,我就对其进行装饰,(用什么方法装饰、什么材质)不仅起到整体修饰美观还能弥补不足之处。使我们的作品锦上添花,让它变得更美丽!
小结:在实践活动中让我们收获了技能操作中的新经验。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针对学生普遍存在问题教师直观演示使学生更好掌握装饰方法,使作品更精致美观,教师起到点播引导作用,解决了本课教学重点,体现我校时空探索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三、艺术实践
  1、作业要求:今天我们的作业要求,把我们的作品装饰的更美丽!
  2、温馨提示:(大屏幕出示)1、小组合作声音要轻。2、搓、盘、粘的过程要耐心、细致,团结互助。3、 作品力求作品精致美观 。 4、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
  艺术辅导:鼓励学生耐心细致、团结互助。
  (设计意图:明确此课任务及操作要求。学生作业可采用小组合作制作的方式完成,锻炼学生学会
  与他人配合,共同完成作品。体现本教研组研究专题在实践操作中构建尚美课堂,学生在实践探索中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培养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创造美。)
四、佳作赏评
  这两排是同学们新做的作品,你喜欢哪件作品呢?为什么?
  自评、他评、师评 (评价:美观 实用、编织美丽)
  小结:今天同学们表现非常出色,完成作品既美观又实用,老师真为你感到骄傲!快把掌声送给自己。
  (设计意图:作业评价,不仅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了鉴赏美,陶冶了性情,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和谐发展。)
五、 拓展提升
  1、编织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在不同地区 形成了 不同特色的 地方编织,你们想不想了解?(出示图片)
  工艺非常有名的有:浙江湖州的竹编,福建、广东的藤编,陕西蒲草编织,都是纯天然、非常环保的。
  2、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件礼物:中国结
  师:中国结有什么寓意呢?
  生:象征吉祥、美好的祝愿、对美好生活的祝福。
  师:不同的结有不同含义寄托人们的美好情感,老师带来的这个礼物祝愿我们在座的同学和每
  位老师一生幸福、平安、健康。
  (板书:美好情感)
  最后,老师希望同学们学以致用,用灵巧的双手“编织美丽,装点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充满诗情画意。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更多有关编织的一些知识,开阔视野。感受劳动人民聪明、智慧、勤于动手,用灵巧双手创造美好生活,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热爱。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美来源于生活,生活创造美的深刻内涵,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在欣赏中不断提高。最后教师送祝福,感悟编织表情达意的情感之美,感受编织不仅造型美、色彩美同时他还具有深刻寓意寄托人们美好情感。)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导入部分:
1.展示废纸收购桶
(1)每组学生的桌子中央摆放一件用穿编方法编织而成的废纸收购桶。
(2)教师:每组都摆放了一只废纸收购桶,本节课所生产的废纸都可以投入废纸收购桶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只废纸收购桶最特别,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和前面学过的编织方法有什么不同?
2.揭题:多么美丽实用的废纸收购桶呀!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可以运用编织的方法制作或装饰。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编织美丽吧!
创新探究
1.学生拿出藏在桌下的宝盒
2.教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一提一压的基本编织方法,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有什
么变化呢?你桌上的宝盒将能帮助你解答,但只有会观察、善于动手动脑的孩子才能找到答案。
3.提出要求:
(1)打开盒子后,组员之间互相探讨这些作品与基本方法编制的作品有什么与众不同? 
(2)这些作品可以拆、也可尝试将它还原。
4.提问引导观察
(1)经条和纬条有什么变化?
(2)外形有什么变化?
(3)穿编方法有什么变化?
5、小结创编方法
(1)教师:你们的发现是什么?
学生汇报,师板书
(2)你们还可以想到什么方法?
师示范
学生作品欣赏
1、出示没有主题的编织作品,提问:“你觉得它可以用来干什么?"运用了哪些创编方法?
2、怎样将它变成一件美丽的工艺品呢?
方法:外部添加、在内部添加、改变外形
创造表现
1、学生交谈自己的创作设想
2、教师:你想制作一件什么编织作品,你将会怎么做?
明确作业要求:制作一件美观实用的编织艺术品。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