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二 清洗与收纳教案(二年级综合实践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主题二 清洗与收纳教案(二年级综合实践教案)

资源简介

主题二 清洗与收纳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知道洗衣物的主要步骤,知道不同质地的衣物要用不同的洗涤方法,还要用不同的洗涤用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2、认识几种常见衣物的洗涤标识,熟练掌握叠衣服的方法。
3、通过实践,初步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体验成功与失败。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几种常见衣物的洗涤标识。熟练掌握叠衣服的方法。
2、通过实践,初步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体验成功与失败。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衣物质地标识,衣物洗涤说明标识等。
第一课时 清洗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洗衣物的主要步骤和能运用学到的操作要领学习拖地板,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2、注意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和认识几种常见衣物的洗涤标识。
3、通过实践,初步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注意安全,不损坏家具。
教学重难点:认识几种常见衣物的洗涤标识。通过实践,初步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 教学准备:衣物质地标识,衣物洗涤说明标识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今天我们要来谈谈各位同学在家都干些什么?你平时在家要洗衣服、洗锅碗吗?你平时在家拖地吗?是怎么洗涤的?看到家长又是怎样洗衣物的?主要分哪几个步骤?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浸泡——擦肥皂——搓洗——冲洗——晾干
二、学习新知。
1、出示几件质地不同的衣物,提问:这几件衣物可以一起洗吗?为什么?
2、认识衣物质地标识和洗涤说明标识。
(出示)让学生自己认自己记,然后逐个出示各种标识,让学生说说代表的意思。 把刚才几件衣物拿出来,让学生说说各是什么质地,该怎么洗?要注意些什么?
三、动手实践时的注意事项。
1、看书学习正确的洗涤方法。
2、查阅技术信息,获得怎样使衣物洗得更干净的小知识。
3、根据自己所带要洗的衣物,说说应该用什么洗涤用品?(让学生自己在技术信息中查阅确定)
四、讨论。 确定拖地和洗餐具各步骤地操作要领
平时看到父母拖地板时是怎样做的?然后进行交流。交流一些先进的,便捷的,有创新意识的好方法。还可以放手让学生回家进行劳动实践,在劳动中获得情感体验,在劳动中培养合作探究精神,早劳动中求知。从而能够正确地掌握拖地板的操作要领。明确地板清洁是家庭卫生的重要标志,懂得只有家人共同努力,才能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1、分组讨论,根据刚才看到的图片演示,结合平时自己的实践经验,说说各步骤地要领。然后对照参考书上技术信息的提示得出正确的结论。
2、将讨论结果填写在书上的表格中。
3、请学生交流学习情况,师生评议。
4、小结归纳操作要领。
(1)浸泡时,滴洗洁精要根据餐具数量和油腻程度而定。
(2)洗盆,碗要分类,注意碗里碗外,盆面盆底都洗到。
(3)洗筷子要用洗碗布裹住筷子搓洗,每根筷子都要洗到。
(4)洗锅要用丝瓜筋活百洁布洗刷。
(5)冲洗要分类,注意节约用水。
(6)餐具用干净抹布擦干,摆放要按大小类别叠放。
2、教师出示两个碗,一个很油腻,一个鱼腥味很重,学生分组操作,按书上的方法做,看看用不同的水洗会有什么不同。提问:这两个碗用热水洗还是用冷水洗?为什么?请学生讲讲体会。
(1)油腻的碗要用热水洗,用冷水不能洗去腥味。
(2)鱼腥味重的碗要用冷水洗,用热水洗不能去除腥味。
3、学生动手实践。
4、组织学生讨论洗餐具可以有几种洗涤方法?怎样洗涤既干净又方便?(介绍新颖实用的洗碗机和消毒柜)
第二课时 收纳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2、熟练掌握叠衣服的方法。
3、体验成功与失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门游玩天气变热时你脱下衣服怎么装进袋子?是揉成一团还是折叠好?
二、抽学生演示平常折叠衣服和裤子的方法,
三、教师总结,表扬较好的折叠方法。
四、教师选三种折叠衣服的方法重新演示对学生进行培训,边严实边讲解。
五、学生6——7人小组内进行折叠衣服练习。
六、折叠衣服比赛。
1、宣布比赛规则。
(1)小组内选出优胜者2名后再分成3组进行比赛,每组6人,每组比赛后又选出优胜者2名参加决赛。学生自己准备衣服和裤子并找好递衣服的助手。
(2)竞赛时间3分钟
(3)叠校服上衣及裤子。上衣按三种的方法折叠,裤子按对齐裤中线的方法折叠。
(4)评委:班主任、班长、学习委员
七、学生按组进行比赛。
八、总结。
九、作业。
整理家中凌乱的衣服,按今天的折叠方法重新折叠分类放好。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