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内战的爆发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1 内战的爆发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25张PPT。 2016年11月1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
此次会面增进了国共两党的政治互信,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第一次国共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国共两党的两次合作国民大革命(1924——1927)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内战的爆发1945年8月,《新华日报》上发表了一封读者来信:我们对于战后和平的期望,就像饥饿的人等饭吃那样的急迫……我们反对内战,不管用什么法律来解释,我们还是要反对,如果内战,全中国人民都要遭受无穷的损害 ……抗战胜利后的中国,人民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呢?渴望和平,反对内战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                八月十四日 蒋介石有什么重要问题需要同毛泽东进行商讨?观察右图,加以推测。重庆谈判两种建国主张 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对于应该建设一个怎样的中国,国共两党分别召开代表大会,提出了根本不同的主张。“我们这次大会是关系全中国4.5亿人民命运的一次大会,我们的任务就是应当用全力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运,反对另一种黑暗的前途和命运。”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开幕词中讲话“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报告还提出“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 ——毛泽东 1945年4月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中国共产党关于建国的政治主张是什么?和平民主 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对于应该建设一个怎样的中国,国共两党分别召开代表大会,提出了根本不同的主张。“今日的中心,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们国外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只有消灭中共,才能达成我们的任务。”
——1945年5月国民党“六大”,蒋介石的讲话中国国民党建国的政治主张是什么?内战独裁两种建国主张2、如果你是当时的毛泽东,你会不会参加重庆谈判?为什么?小组讨论1、内战独裁是蒋介石的既定方针,那他为何还摆出和平的姿态,三次电邀毛泽东呢?(温馨提示:
讨论时间3分钟,请每组推选一位中心发言人,代表小组发言,组员可以补充)1、内战独裁是蒋介石的既定方针,那他为何还摆出和平的姿态,三次电邀毛泽东呢?①国际国内的舆论给蒋介石一定的压力。②蒋介石尚未完成内战的准备工作,以此赢得时间。③表达国民党争取和平的诚意,如果毛泽东不去,就可以把发动内战的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去——2、如果你是当时的毛泽东,你会不会去重庆谈判?为什么?①可以响应全国人民呼吁和平民主的呼声,尽力争取和平,制止内战;②可以表明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诚意,政治上取得主动权;③如果和谈不成,可以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团结和教育当时对国民党尚报有希望的人民。不去——
中了蒋介石的圈套 重庆谈判
时间
地点
人物
结果
1945年8月底重庆(共产党)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
(国民党)蒋介石《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双十协定》) 左至右:
张治中、毛泽东、赫尔利、周恩来、王若飞《双十协定》1945【10月31日】
共毛返回延安未及旬日,而多种横逆叛乱较前尤烈,此乃意中之事。但平津与胶济为我接收,重要据点之部署已妥,统一初基既完。
1946【6月27日】
无论对共交涉有无结果,目前军事行动,仍是最宜用讨伐方式。 蒋介石日记
我们是不要内战的。如果蒋介石一定要强迫中国人民接受内战,为了自卫,为了保卫解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权利和幸福,我们就只好拿起武器和他作战。
毛主席语录1945年《双十协定》能否给人民带来期盼的和平? 内战独裁是蒋介石国民党既定方针,《双十协定》的签定是由于内战工作尚未就绪,不可能给人民带来真正的和平。2.标志: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1.时间:1946年6月国共内战中原解放区国民党在战争初期以“全面进攻,速战速决”为战略方针,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内战爆发初期,国共双方的力量对比如何?国民党制定了怎样的战略方针?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只是暂时的现象,只是临时起作用的因素。……人心的向背,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而在这方面,人民解放军则占着优势。” —— 毛泽东人民的支持毛泽东的信心来自哪里?阅读书本1、作战主要目标:
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守住根据地的每一寸土地2、作战原则: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分散兵力,全线防御3、主要作战方式:
运动战
阵地战√√√面对占绝对优势的敌人,共产党在军事上如何应战?识别中共战略战术,给出解析。全面
进攻重点
进攻国民党军队在1947年3月开始,重点进攻哪一解放区?中共中央的应对策略是转战陕北,而不是坚守延安。对此你有何看法?解读此图:蘑菇战术蘑菇战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积极防御的战术形式之一。在敌强我弱、敌军向我进攻的形势下,我实行避开敌之锋芒,不同敌主力决战,而是利用有利的群众基础和地形条件,同敌人一再周旋,打圈子,将敌磨得筋疲力尽,然后寻机歼灭之。彭德怀的指挥下,就是采“蘑菇”战术,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等七战胜利,歼敌三万余人。 全面
进攻重点
进攻430
万人国民党军队兵力195
万人373
万人
130
万人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双方军队的力量变化在你看来,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解放军总兵力国共两党的关系第一次国共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大革命(1924——1927)国共十年内战(1927——1937)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内战第一次国共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国共两党的两次合作国民大革命(1924——1927)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期待国共之间的第三次共同合作蒋:内战独裁共:民主和平重庆谈判(时间、地点、人物、结果、意义)内战烽火向中原解放区全面进攻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1946.6(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运动战)对陕北的重点进攻(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彭德怀、“蘑菇战术”)转战陕北、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1947.3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