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主题四 生活中的静电活动设计思路:课程纲要中明确规定,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 从自然、 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 主动获取知识、 应用知识、 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本单元设计就是基于学生兴趣下, 通过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进行思考和实验, 体验探究实践的一般过程, 并积累一些对探究过程的直接经验。在游戏中学会对搜集到的资料和信息进行质疑归纳, 并对客观现象进行分析验证。活动目标:知识与技能:实践体验静电的产生和存在。过程与方法:通过试验感知不同材料产生静电的效果。探究产生静电现象需要具备哪些条件。通过控制实验明确事物内在规律,在对比中观察提出质疑, 并能对已有信息进行简单分析, 得出结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展学生自主探究身边各种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情感态度, 懂得在活动中要相互协调配合。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情感态度, 实践体验静电的产生和存在。教学难点: 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关注自然现象的良好品质。课时: 一课时。课型:实验课。教学具备:教科书,容易产生静电的材料和静电具。教学方法:口头汇报、 讨论、 辩论、 日记、 绘画、交流法。教学过程:( 一 ) 发现问题本环节教师应适时地给出情境, 引导学生自主现、 思考、 讨论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对活动中产生的新问题汇总后, 提炼出来加以关注。 实践探究中, 老师应引导让学生带着问题 ( 即了解比较容易产生静电的材料和静电具有的吸附作用 )在游戏中体验, 以激发子们迫切的求知欲,为下一步活动奠定基础。( 二 ) 活动准备在活动准备阶段, 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有关静电的相关信息, 但对不同材料的特性还不是很了解。因此, 组建团队时指导教师就要考虑到活动材料的局限性, 组内人数也不宜太多, 否则很容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 导致学生得出错误的结论。( 三 ) 实施阶段1.神奇的气球在组织实践活动当中建议采用实验加游戏的方式展开,实验也是实践, 游戏即是动力。本环节中如能找到皮毛摩擦气球, 然后利用静电的吸附特性吸引空的易拉罐缓慢向前滚动的效果会更加明显。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手心、 气球、 空的易拉罐均应干燥。建议将此游戏的活动作为过渡, 相关变量较多容易误导学生。可请几位同学到讲台上演示, 目的是让子明确摩擦后可以产生静电, 并初步掌握操作要领和明确产生的效果是评价的指标。 为了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这里还运用到了表格。表格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向性,让学生明确摩擦可以产生静电, 导电性能差的材料静电容易积累。 操作中注意先填写自己的观点, 然后实践验证并讨论交流后达成共识。2.小兔快跑虽然游戏活动能激发学生活动的热情, 促使子们在玩中学、 在学中玩, 但对探究活动也会造成一定的限制。因为, 游戏中学生会过多追求趣味性, 而对活动当中产生的一些有价值的现象疏于观察。这就需要指导教师运用评价方法, 适时运用激励语言赞扬实验时善于观察并提出有效措施的学生, 将其方法在全班推广。这不仅是对子的最大认可, 也是引导其他子转移关注点的有效途径。 游戏中切忌只重实践结果而忽视了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归纳, 每次操作之后都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思考。另外, 制作道具时要注意取吸管的中心为支点, 并且将大头针穿过吸管的一侧后尖端顶住吸管的内壁即可。3.引水入杯在这个游戏环节的实践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各组间组员与组员的小组合作能力,从而体现自主、 合作的学习理念,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情感态度。另外,就是在选择材料上给予适当的提示,缩小学生考虑的范围。操作时,带静电的签字笔靠近水流的位置也有很大关系, 因而教师应注意提醒学生尽量接近出水口的位置效果可能会明显一些。 在实验活动过程中, 应注意保持桌面、 试验材料及手的干燥,避免和水接触造成静电流失; 试验时全组成员不要围拢靠近道具观察,以保障试验器材周围空气畅通,同时让学生们了解我们呼出的气息带有水蒸气,也会影响学验效果。对活动任务的分配也无需太多, 但要让每个组员都带着问题去实践。(四) 汇报展示本环节主要是锻炼子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同时督促各组及时总结实践中的经验, 经过组内合议后不断提出方案尝试验证,最终得出最佳方案记录下来。然后建议各组自由选择比赛对象,推荐本组代表参加比赛。 裁判可以邀请不参与比赛的第三方小组成员担任。 教师应提醒每个组要扬长避短, 比本组最拿手、最精通的游戏项目内容。 比赛标准要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判定的结果要有权威性, 如果不服气可以重新再来。一场比赛结束后,“ 裁判” 客观地给出判定的结果, 并说出给几颗星的理由。( 五 ) 总结评价在活动中教师的任务是运用各种评价措施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切实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教师可以引导各组运用语言评价、 书面评价、 小组互评等方式,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一份客观的评价。 组长要多现组内成员的闪光点,以鼓励表扬为主, 调动每个同学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对于善于总结经验和方法的成员, 指导教师了解后应在全班推广并采取各种方式给予表扬。( 六 ) 我的收获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如口头汇报、 讨论、 辩论、 日记、 绘画等多种形式交流活动体会, 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悟。( 七 ) 拓展延伸通过本环节的引导, 让学生进一步探究相关领域的内容, 辩证地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 培养子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师应加以辅助提示, 拓展学生的思考范围。本环节是对已获信息及由此产生新问题的进一步实践、 探究。五、 活动注意事项1.在活动中, 由组长组织, 轮流试验,让每个同学都有动手实践的机会。2. 游戏 “小兔快跑” 中对道具要轻拿轻放, 不要用手直接拨动; 塑料管不要压实, 否则不易转动。游戏 “引水入杯”中要调整好水槽的位置,以保证桌面的干净整洁。3.在实践过程中注意发挥学生个人、小组的能力,从而体现自主、 合作的学习理念,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情感态度。板书设计:生活中的静电神奇的气球小兔快跑引水入杯作业:复习所学的内容。教研组长审批意见: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