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二 身边的低碳生活教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主题二 身边的低碳生活教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生活 · 环境
主题二 身边的低碳生活
活动设计思路
“身边的低碳生活”课题的提出是基于时代的展要求: 当今世界, 环境不断恶化, 全球气候变暖, 不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少,而我们生活中却有许多浪费现象。本活动便是希望学生能小手牵大手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多 节约、 少浪费, 成为“低碳生活”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二、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活动让子们明白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和节水的方法。?2.能够用数字简要表达调查数据,?简要表述调查的结果。?3.认识观察的重要性,?初步学会观察和记录。
?能力目标:?
1.初步具有观察身边自然事物的能力。?2.在调查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调查获得的信息做简单归类与整理,?并得出简单调查结论的能力。?
情感目标:?
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并能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节约用水。
?三、?学时计划安排建议?建议2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观察的重要性,?初步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难点:?初步学会观察和记录。
?五、?教学指导方法及建议?
家庭生活是综合实践活动中非常重要的探究题材。“身边的低碳生活”?这一活动主题与学生
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而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并有兴趣去开展探究活动。?
(?一?)发现问题?
本课例是以塔里木河水的不断减少引发学生认识到节水的必要性,?认识到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是不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节约用水。问题的引出,?老师可以用资源包中的,也可以自己寻找能强烈引发学生“节水行动”的题材,建议最好选择老师和本校学生比较熟悉的题材。如用严重缺水的图片和视频等。若选择其他主题,?在这个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可根据所选主题积极主动地去现问题。?
(?二?)活动准备?
组建团队时老师提前落实学生们的分工情况,了解他们这样分工的原因,?明?确每个组员具体干什么?团队组建好后,?老师应指导学生围绕所确定的主题制订本小组的活动方案。?
(?三?)实施阶段
?1.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身边人们节水的意识和节水方法。在调查中,?学生也在思考他自己做到了吗??别人没做到自己应该怎样做到??因而调查的过程也是对自己习惯的思考和反思。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更会加深学生对他人节水意识的了解和对自己节水意识和习惯的认识。这一活动,?老师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调查,也可安排学生提前进行调查,?若没有提前安排可选择一小组现场调查,一定要落实。?感兴趣的学生还可以调查其他班的情况。调查后数据的整理也很重要,?老师应指导学生用数据简要地表述调查的结果。?
2.查阅和收集资料?
资源包中给出了新疆水资源现状和一些节约用水方法的示例。这部分内容孩子可以上网查,也可以查阅书籍。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查阅本地的水资源状况,在查阅过程中让子们感受节水的重要性以及怎样节水,?并培养节约用水的习惯。
3.实地调查记录?
实地调查记录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我”?家一周用水情况的记录。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对自己家中一周用水情况的观察和记录,?现自己浪费水的不良习惯。在观察和记录过程中学生若能现自己不经意的行为可能浪费水也可能节约水,那在以后的生活中能从小事做起,自发地参与到节水行动中就更好了。也可能有的学生在实际的观察和记录中会发现适合自己的节水方法。?这一活动的落实可能有困难,?老师应鼓励学生坚持做好一周的收集活动。此外,也可借助学校在世界节水日开展的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身边自然事物的习惯。?另一部分内容是观察和记录生活中的浪费现象。这部分内容,学生可采用拍摄照片或视频记录自己看到的现象,从而激他们的节水意识。?
4.交流和讨论?
经历了以上的活动后,?学生在这一环节一定有许多想说的,?可先让学生们在本小组中交流,?之后再选一名组员在全班交流。这个环节可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四)?汇报与展示?
进行成果展示可采用多种方式,?如办小报、?写倡议书、?设计节水标语和宣传画等。这部分内容也可与学校的德育活动相联系,?把学生的活动成果在橱窗中进行展示,从而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节水活动中来。倡议书的书写不做细致的要求,?只要是学生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能说明倡议的原因和希望则可。?
(?五?)?总结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应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重视过程,?兼顾结果。?要重视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突出对学生活动体验和收获的评价,?应注重评价学生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而不仅是针对他们得出的结论,?即使活动是失败的,也应从学生获得了宝贵经验的角度视之为重要成果,?肯定其活动的价值。在评价中关注子实践后的变化,尤其在节水行动中自己能自觉地养成一种节水的良好习惯。?
六、?活动注意事项?
1.在调查活动中一定要实事求是,?填写内容要真实。?
2.在活动中老师应积极地引导、?评价和管理学生的实践活动。?尤其在交流活动中组织子们积极投入,对于积极发言、善于倾听的子及时鼓励,对善于给他人好的建议的子及时表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