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课 缝手套教学目标:学习并初步掌握缝手套的基本过程。根据自己的喜好学习画样裁剪、缝制、装饰手套。培养学生眼、手、脑的协调能力及创新新能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不同的布料及装饰品、棉线、缝衣针、剪刀、各种不同的手套。学生准备:可缝制手套的布料1块、棉线、缝衣针、剪刀、装饰品等。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你见过或用过什么样的手套?你可知道手套是怎样缝制的?展示各种色彩鲜艳的大大小小的手套。给手套分类。二、指导缝制布料来源:利用旧衣物或边角料。缝制过程:用课件演示布手套的缝制过程。教师示范。请学生说一说布手套的缝制过程及注意点:画样:在纸上画出手的外形。放样:在画样上沿手的外形向外放出1.5-3厘米;剪纸样:在放出的画样上沿边仔细剪。裁剪:在双层布料上按放样裁减;缝合:缝制过程中选择基本针法。缝边:注意密而匀。翻面:整理成美观的手套,并试用一下。学生动手缝制。教师个别辅导,及时纠正,提醒注意安全。三、评优鼓励分小组评议。请做的好的同学谈一谈缝制手套的诀窍和体会。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课后反思: 本节课主要观察了各种各样的手套,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动手缝制手套,同时培养了学生眼、手、脑的协调能力及创新新能力。第七课 储蓄罐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储蓄罐的制作方法。2.懂得用同一种几何形体可以设计两种以上的作品。3.培养认真、细致的劳动态度。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已完成的作品,剪下的作品的每一个部件。2.学生准备制作纸工的工具、制作材料、剪刀、刻刀、垫板、双面胶。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来缝制了小手套,今天我们来制作一个由半圆柱体改变而来的纸工作品。出示范作。二、自学储蓄罐制作方法及过程1.让学生看书上的图示和文字说明,了解储蓄罐的制作过程和方法。2.交流制作过程和方法,板书:剪切——刻痕——折叠——粘贴(1)剪切:使用剪刀时要注意什么?剪下的边角料该如何处理呢?一般的剪没什么问题,那像这样的带有齿的部件该用什么方法剪更快捷更方便呢?学生说后,演示一下。(2)刻痕:剪好后,在所有的粘贴面上用刻刀刻痕,这样有什么好处呢?(美观,便于折叠)(3)粘贴:在进行粘贴时,我们通常的做法是把双面胶粘在粘贴面上。但像这样带有齿的粘贴面,我们是否也这样粘呢?为什么?那该怎样粘?(把双面胶粘贴在对应的部件位置上。) 出示粘贴部件。(4)师演示插法。3.看了老师做,同学们是不是也很想做呢?好,但在做之前老师要提两点小建议:(1)小组分工合作,每人都要动手动脑,可以小声讨论。(2)你们可以模仿着老师的做,也可以有创新。看哪个小组合作的好,作品完成的既快又美观,我们还要评一评呢,好不好?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比我做得更好,有没有信心?赶紧动手做吧!三、学生制作,老师巡视。1.发现好的做法及时推广。(特别是齿的剪法)2.如果发现学生集体性错误,及时纠正。3.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小组。四、作品评价。以投影评价要求予以评价。1.小组内自评.2.组间互评.3.评出最佳小组,用鼓掌予以表扬。五、板书设计: 剪切 作品牢固扎实刻痕 外观精致漂亮 折叠 有分工讲速度粘贴 安全使用工具课后反思: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习掌握了储蓄罐的制作方法。并懂得用同一种几何形体可以设计两种以上的作品。同时培养了学生认真、细致的劳动态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