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伸出你的手教学目标:1.通过亲身体验,使学生感受残疾人生活的艰辛。 2.懂得尊重身边的残疾人,力所能及地帮助有困难的残疾人。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心他人,热爱生活,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从现在开始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心他人、热爱生活、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突破方法:通过学生讨论、交流与自我感受相结合。教法、学法: 师引导,生讨论、交流、调查。课时建议:本活动用1课时完成。情景导入你们听过 “弱势群体”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接触一下弱势群体。二、探究新知1.关注。背景资料提供了一组残疾人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想一想他们哪些地方与我们相同,哪些方面又不同?让学生在小组内分别描述一下他们的生活,再相互交流,同时也可以列举其他类型残疾人的生活加以描述。2.体验。让学生分小组准备分别表演一段瞎子、聋子、哑巴等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一些表现,从而体验到到作为残疾人的不容易。3.收集。在生活中有许多残疾人克服困难,顽强生活,为祖国和人民做出了贡献,谱写了光辉的篇章。这一活动是让学生从书籍、网上和其他资料中,查找在祖国历史上或现代社会中做出贡献的残疾人及事例。4.思考。这一活动是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残疾人自强不息,自食其力,以顽强的意志生活、学习和工作,作为一个健全的人应怎样去学习和生活?应该向那些身残志坚的残疾人学习些什么?5.讨论。学生在体验之后,分组进行讨论,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然后由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作汇报。汇报的重点是说一说残疾人的困难表现在什么地方,应该得到什么样的帮助,自己在体验活动中的感悟。各小组可以先拟定汇报提纲,然后由推选的代表向全班汇报。6.唱一唱。听并学唱歌曲《爱在人间》。这首歌曲表达了一位残疾姑娘生活在祖国的大家庭中得到温暖和爱的心声。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心。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你又有了新的收获吧,现在来谈谈吧!课后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亲身体验,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作为残疾人的不易,从而使学生懂得了应该尊重残疾人,并且为残疾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参考资料国际残疾人日1992年10月14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的12月3日为“国际残疾人日”。联大决议要求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继续开展持续有效的活动,以改善残疾人的状况。联合国的这一决议是在本届联大就残疾人问题举行两天特别会议后做出的。该特别会议审议了1992年结束的“联合国残疾人十年”活动和联合国《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的执行情况。中国代表团特别顾问、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同年12月3日,正值亚太经济社会理事会发动亚太残疾人十年会议在北京召开,数百名中外残疾人和会议代表举行联欢,共同欢度第一个“国际残疾人日”。国际盲人节世界性的盲人节日,又称“白手杖节”。1984年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召开的世界盲人联盟成立大会上确认每年10月15日为国际盲人节。1989年9月18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每年的国际盲人节时,由省(市)盲人协会出面,业务部门协助,结合当地情况,举行适当的庆祝活动,以活跃盲人的生活,体现国家和社会对盲人的关怀。国际聋人节1957年,世界聋人联合会根据欧洲各国聋人组织的倡议,决定1958年9月28日为第一个国际聋人节,并规定以后每年9月的第四个星期日为国际聋人节。1958年8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教育部、卫生部、文化部、国家体委、团中央、全国妇联、全国总工会和中国聋哑人福利会等9个单位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庆祝这一节日。每年此日,中国各地都为当地聋人组织多种形式的庆祝活动,如聋人文艺演出、书画展览,以及球类、棋类、田径等体育比赛等。全国助残日经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自1991年5月15日起施行。残疾人保障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每年5月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1991年5月19日是我国第一个法定“全国助残日”,是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行动的助残活动。“红领巾助残”活动“红领巾助残”活动是由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全国少工委、中国残联共同组织,在全国少年儿童中开展帮助残疾人,帮助残疾小伙伴,帮助困难残疾人子女等活动的助残行动。自1986年由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和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联合发出了《关于在少年儿童中进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培养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良好道德风尚的意见》以来,全国数以亿计的少先队员积极响应,“红领巾助残”活动遍及城乡,蓬勃开展。全国每年有近千万少年儿童积极参与各项助残活动,涌现出一大批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实践证明,“红领巾助残”活动是在广大少年儿童中进行人道主义教育的生动形式,对于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扶残助残的传统美德,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红领巾助残”活动重在育人。以学校、班级或小组为单位,通过组织助残小分队,建立助残联谊网,开展各种切实有效的助残活动。如组织主题班会、开展“一助一送温暖”、“我与残疾小伙伴共同成长”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主题活动。通过在学习、生活中帮助残疾人,着重培养少年儿童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志在奉献、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和高尚情操,在帮助残疾人的过程中,既培育了关心他人、扶助弱者的爱心,同时又是一次社会道德和拼搏精神的自我教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