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一 制作袖套教案(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活动一 制作袖套教案(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册)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缝纫篇
一、单元目标
本单元安排了三项主题活动:制作袖套、缝制沙包和制作环保购物袋。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参与活动使学生掌握缝纫的基本技法,了解袖套、沙包以及环保购物袋的基本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根据需要设计套袖;在了解沙包性能的基础上制作适合自己的沙包;有效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环保购物袋。关注学生活动的过程,通过活动促使学生提高劳动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劳动技术训练锻炼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节约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
二、单元设计意图
随着社会的发展,缝纫作为一种传统劳技手段已经越来越不为人们所重视,本章教材旨在引起学生对传统缝纫工艺和拼布艺术的了解和重视。教材通过缝纫基本针法讲述、制作套袖和沙包的操作,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缝纫技法;使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通过劳动操作,培养综合实践能力;体现了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活动一: 制作袖套
一、教材分析
第一部分是缝纫基本针法的认识与复习,基本针法在中段教材中已经涉及到,本节课是在复习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第二部分是制作一副适合自己的套袖,主要培养学生能够根据设想选择材料,设计套袖的能力和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针法完成套袖制作的能力。拓展延仲是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升劳动效率的训练。教学时教师应当准确把握。
二、活动目标
1.了解缝纫、拼布的基本知识,知道袖套的用途和种类。
2.学习操作缝纫三种基本针法,并能够运用到袖套缝制中。
3.学会制作袖套,培养形成爱劳动的素养,并在劳动中树立防护意识。
4.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学习缝纫的三种基本针法,学会制作袖套,培养形成爱劳动的素养。
四、教学难点
在制作袖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教师应适当给予引导和帮助。
五、课时数建议
建议本活动教学2课时。
六、教学建议
(一)知识学习
缝纫和拼布都是学生日常接触不多的劳动内容,教师可结合教材的“小资料”部分引导学生收集、查阅更多的资料,了解“缝纫”和“拼布”的历史和作用。教材中还向学生介绍了袖套的种类和作用。
在缝纫的针法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读书的基础卜自己实践,然后在全班展示。教师指导后,学生再实践。
(二)制作建议
讨论:
对于教材第63页“讨论”中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对学生进行节约资源,废物利用的教育;一个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劳动技能的培养。在布料的选择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利用旧围巾、过时的衣物等等;在如何确定尺寸的问题上,可以引导学生要因人而异,宽度要大于胳膊的周长,否则就不能套上。
制作建议:
1.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集中讲解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原则,尽可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
2.制作时可以同座位的两个同学合作完成,既节省时间又培养合作意识。
3.制作过程的第五步,把两侧缝到一起。引导学生在缝之前,可以把毛边折进去,或者采用锁边缝针法,先把两个侧边的毛边收住。
4.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思考:
思考中提出的问题是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技能,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多想办法,提高劳动效率。
(三)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练习是鼓励学生在袖套的样式上能够有所创新,这既是劳动技能的锻炼,又是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学时教师可做适当的引导。建议拓展延伸用一课时完成。先引导学生设计袖套,再动手制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