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四音乐与生活教案(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主题四音乐与生活教案(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册)

资源简介

主题四音乐与生活
一、单元活动设计思路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如何更好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以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需要,已成为一个承待解决的课题,为便于广大教师更好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我们选编了部分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这些案例不仅是“美好的理想”,而巨是切切实实具有可操作性的例子,通过与学生分析、分享这些案例,期待学生新的突破和收获。
二、设计指导思想
艺术教育的最宝贵之处,是能够触动人的心灵、升华人的精神。艺术教育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紧密结合学生的情感,促进人文精神和学科能力的共同发展。在综合实践的活动中,唤起学生的真情感,懂得热爱和尊重不同的艺术,这对感受和理解艺术作品和现实生活中的美与丑、善与恶、高贵与卑劣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使学生真正获得心灵震动的音乐和活动,将会给他们带来终生的印象。
三、课时建议
建议安排3课时。
选题活动、团队建设、方案制订:1课时
资料收集、问卷调查、交流分享:1课时
成果展示、评价与反思:1课时
四、单元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能通过活动了解流行音乐的相关知识,并知道它的利与弊,认识到如何去欣赏流行音乐。
2.学会运用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并掌握分类、整理、提炼的方法。
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对音乐审美的鉴别、鉴赏能力,使之能在纷繁的流行歌曲中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
2.培养同学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流行音乐。
2.唤起学生热爱音乐的真情感。
五、教学指导方法及注意事项
首先,老师要明确如何给学生有效指导。
我们要明确,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导师关系。老师不是以教给学生知识和方法为首要目的,而是以一个活动的指导者、引导者、组织者、管理者的身份出现的。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包办代替,而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在活动的过程中不能做硬性的规定,强调学生通过研究与实践,构建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掌握科学方法。深一层来说,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虽不是亲历亲为,但我们要做到有效的指导,而且我们的指导要做到适时、适度、适当。在这里我想引用三十二个字来作以借鉴:激发动机,培养兴趣;引导方法,建立规范;跟踪过程,把握价值;帮助进程,倾听体验。
(一)选题活动
1.问题的提出
能结合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发现并提出问题。
2.问题的评价
在小组合作讨论下,学生能初步判断问题是否有助于拓展自身的知识领域,并促进探究能力的提高。
3.问题的筛选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问题解决途径的可能性筛选问题。
4.问题的表述
能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将问题表述清楚。
5.课题的形成
在小组提炼基础上,经教师帮助能形成课题。
(二)团队建设
1.建组方式
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在教师指导下,组建活动小组。
2.成员分工
能根据同伴特长进行分工,并能结合研究进程,及时、适当调整内部分工。
3. 履'行职责
能按照分工,有条理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4.小组评价
能根据工作状况及整体表现,合理地对自我、同伴作出评价。
5.团队合作意识
在教师指导下,能比较民主地进行小组交流,有集体荣誉感。
(三)方案制订
1.方案的基本结构
在教师指导下,能根据方案的基本结构设计完成简单的方案。
2.研究内容的确定
围绕研究主题,能有序地以问题方式设计井选择有一定代表性的研究内容。
3.研究方法的选择
在教师指导下,尝试通过“上网”、“阅读”、“采访”、“实地考察”、“调查”等方式开展研究。
4.研究步骤的设计
在小组讨论下,初步学习制订研究各阶段的活动要领。
5.方案的评价与调整
从研究问题的难易程度、解决的途径、是否有相关资源、分工是否明确等方面入手,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完善研究方案。
(四)资料收集与处理
1.资料的收集
要让学生知道如何运用多种资源获得信息。例如:特殊网站、书、录像、社会大众和组织、商业、图书馆、艺术文化中心、艺术家等。
2.资料的分析处理
结合研究需要,对获得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提炼有效信息。
3.资料的提炼运用
能从获得的资料中发现问题,并能结合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五)问卷调查活动
1.问卷的结构与设计:在教师指导下,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
2.调查活动的展开: 在教师指导下,能小组合作完成调查活动。
3.调查结果的处理: 在教师指导下,能初步学会统计调查活动的信息及数据,并能对获取的有效信息进行初步的筛选和简单的分析。
4.结果的呈现
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连贯的语言写出调查中的收获与体验。
(六)交流与分享
1.研究初期的交流
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能用较有层次的语言汇报小组的进展情况。
2.研究中期的交流
对照研究计划,检查任务完成情况,对已完成的工作能有重点地进行汇报,并能认真倾听和分享同伴组的成果与经验,吸纳同伴组的建议。
3.总结阶段的交流
在小组合作下,对研究巾的成果进行梳理,并能有条理地阐述研究中的重要发现与收获,激发同伴的分享热情。
(七)成果展示
1.成果的提炼
在小组合作下,根据研究内容提炼研究成果。
2.呈现方式
手抄报、简单的研究报告、调查日记、主题展板、小品、辩论等。
3.成果的辐射运用
在班级、年级、家庭中开展一些研究成果发布会。
“辩论会”的教学建议
首先,让学生们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教师引导各活动小组将收集整理好的信息在全班展示、交流。
(有的学生听到、看到别人收集的资料之后可能会改变自己观点、立场,这时让学生再次分组,让他们在自己最感兴趣的组里活动二这是活动能够继续开展的前提)
其次,学生展示了自己收集的信息,看了别人的展示之后,对流行歌曲会有新的认识,学生按自愿的原则分成正方和反方。
其三,教师指导学生准备辩论所需的文字资料、图片、影视资料等.以证明自己观点。
最后,老师总结性的语言也很关键,要让正反方的学生学会对自己关注的东
西进行反思,让他们的自信心和对他人的尊重感都得到提升。
(教师结语参考:我认为,万事都有两面性,流行音乐也不例外,虽然它没有严肃音乐那么经典、严肃、技巧深奥,但它往往以通俗易懂的曲调、直接明了的歌词、亲切自然的歌唱,轻而易举地抓住了人们的心,特别是当代中小学生的心;但是,我们决不能丢掉传统严肃音乐而盲目追求流行音乐,因为,传统严肃音乐始终是血脉和根。不论是单纯的严肃音乐还是复杂的流行音乐,我们都应该用发展的心理去驾驭它们,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让我们在良好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八)评价与反思
1.评价内容的侧重
能从是否乐于参与小组活动、主动承担研究任务、乐于帮助他人的角度对自己和他人作出评价。
2.评价方法的选择
作品展、能力小测验、学生自评和小组相互评价等。
3活动的反思
能结合评价指标,总结活动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对别人的批评能虚心接受,在小组或他人帮助下知道如何整改。
【活动注意事项】
1.活动过程中应注意调动每个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给梅个学生以参与、表现、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调查、采访、搜集、辩论、交流中得到体验和感受。
2.辩论部分如果学生实施有难度,可以改用其他形式,例如举行“歌曲演唱会”,可以把学生分成“流行歌曲组”和“校园歌曲组”进行表演,评出“最佳表演奖”、 “最佳创意奖”,"团结协作奖”等等,让学生们在参与中体会活动的目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