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二 生活与绿化教案(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主题二 生活与绿化教案(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

资源简介

主题二 生活与绿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测量实际地面的面积,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步测法和卷尺测量法。能用割补法测量不规则绿地的面积。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与同伴协作的能力。2.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绿色植物对环境的重要性。
2.以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的力量, 带动身边的人共同爱护绿色植物, 增加绿色植物,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重点:认识绿色植物对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测量实际地面的面积,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步测法和卷尺测量法。
三、 课时
共1 课时。
课型;活动课
教具;课件,教科书
教学方法:教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师 “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 因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职责是有效地进行指导、 组织、 管理与评价学生活动。
( 一 ) 发现问题
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调查一下绿色植物对人类的作用与意义, 再在阅读完教材第 11 页的小文后, 问问学生们:我们人类为什么愿意不停的绿化? 并就这一问题的讨论来交流课前调查的内容, 引导学生认识到绿色植物对我们的重要性, 进而关注校园里的绿化问题, 并对接下来的
( 二 ) 活动准备
1.组建研究团队
学生自由结合是组建团队的基本原则, 但老师要根据小组分工任务中的内容进行调控。每个小组的人员组成要考虑:
( 1 )需要一个心细的同学, 以保证测量数据尽可能准确; ( 2 )需要 2~3 个能解决不规则绿地地面以及面积较大的校园地面的测量和数据处理问题的组员; ( 3 )需要一名网络知识掌握的比较熟练的同学。 这样的团队才可能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 较好地完成小组任务。
2.制订活动计划
教师要组织学生认真制订活动计划,要让学生明确这次活动都需要干些啥, 我们行动的最终目的又是什么, 在过程中都需要收集、 整理哪些资料, 后期的成果展示需要准备些什么, 等等。要让学生对这一系列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 各小组才能较好地达到活动目的, 才会有丰富多样的成果展示。
( 三 ) 实施阶段
1.测一测、 量一量
在这里, 比较实用的测量方法有步测法和卷尺测量法。其中在用卷尺测量时,要注意让孩子把尺子拉直, 在测量很长的长度时, 肯定会反复地用卷尺,教师要强调卷尺的终点和起点要重合。 而步测法需强调每跨一步的长度都要尽可能相等, 最好每一步长度大约是一米, 这样, 才能用步数乘每步的长度来算出总长度。 做好这些, 才能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对于不规则地面, 指导孩子利用数学的割补法把形状变成学生熟悉的正方形或长方形来测量。 所谓割补法就是把不规则形状通过分割或是移补的方法, 使形状转变成规整的正方形或长方形。能分割成若干个长方形、正方形的就分割后再测量, 不能分割的再把多余部分通过移补后把图形变成一个大的长方形、 正方形后再测量。还有些地面是圆或是椭圆, 这两个形状的面积孩子还没有学习, 可以让孩子通过网络查询或是问询父母来解决。 如果孩子自己的解决方法比较合理,教师要大力肯定。
通常我们用绿地率和绿化率来反映一个地方的绿化情况, 这两个概念不用给学生说明,因为绿化率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由于两个不同的概念, 所以, 大树的绿化面积计算也是不同的。在这里,教师只需给孩子强调, 如果大树下有草坪, 那就按草坪的面积计算; 如果大树下没草坪就按树冠面积计算, 即阳光垂直照下时树冠在地面投下的树阴。
求平均值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让每个组员同时去测量学校占地的每条边的长度, 几个数据如果相差不大, 则可以求平均值; 如果相差比较大, 则让孩子多测几次, 直到数据比较接近才能求平均值,用这些比较准确的平均值再去求学校总面积。为了确定自己测量数据是否准确,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询问相关老师。
2.整理数据、对比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比较的方法来发现问题。比较时要注意, 要分别与最大值和最小值比一比, 通过差距具体地分析校园绿化存在的问题。 当学生在写分析的问题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把比较的具体方法也写出来。
3.绿化在 “行动”
在做绿化行动计划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思考” 中的问题展开讨论, 如果学生有自己补充的问题, 也可以做到计划里。但重点要放在 “如何落实任务的完成情况” 这一问题上, 而不是只做个计划就行了。 所以在讨论过程中除了要说说做什么之外,教师要指导学生思考 “如何将计划转变为行动”的具体措施。 如: 写种植日记, 或是把长出来的植物拿来给同学们看, 或是把校园一角的变化写一写等。如果校园里没有本课例中所说的空地,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花盆里进行种植活动。
( 四 ) 汇报与展示
对在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或方法,当堂就可以与大家交流学习, 如主题中提到的“在测量活动中最佳的处理方案”和“在处理数据时好的方法” 等, 这些是交流的重点。( 五 ) 总结与评价
许多学生在评价时不太客观, 经常会凭感觉去评价。所以,教师要提前简单了解各小组的评价方式, 找评价较好的一组给大家示范他们的评价过程, 向大家展示他们的评价方法。 应强调在评价时一定要有评价依据,并进行客观的评价。 这样, 还能培养学生公平公正的做事态度。
( 六 )我的收获
教师要鼓励孩子结合具体活动来谈收获, 如: 我在测量校园这样大的地面各个长度时, 我知道了可以利用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 或是我小组在查阅资料时知道了绿色植物都有哪些作用……而不是泛泛地谈我的什么能力增强了。
板书设计
课题二 生活与绿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并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 而是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学会关心与合作,学会选择与应用,提高收集信息、 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从不同方面运用各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等等。
作业:阅读完教材第 11 页的小文后, 问问学生们:我们人类为什么愿意不停的绿化?
教研组组长意见: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