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第一节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课件+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课第一节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课件+导学案)

资源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导学案
【学教目标】
回顾八下已学内容,结合本课知识,能够说出20世纪初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的特点;
结合邹容的《革命军》,理解20世纪初中国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和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
体会邹容、孙中山等革命者前赴后继的奉献精神,感受革命先烈追求的“民主”、“独立”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
知道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
【教学难点】
理解20世纪初中国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和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
一、复习回顾:近代中国的屈辱史
战争名称 发生时间 参与国家 签订条约 影响
1840-1842
1856-1860
1894-1895
1900-1901
联系阅读:
表格一:对比兴中会与同盟会
兴中会 同盟会
建立时间
建立地点
人物
性质
口号/革命纲领
相关刊物
指导思想
作用
表格二:完善三民主义的内容
三民主义 革命纲领 内涵
问题探究
资料:孙中山在起草兴中会会章时就曾大声疾呼:“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烧。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结合孙中山的这段话,用自己的语言描述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可以从政治方面,也可以从经济领域,还可以从思想文化领域,等等。
面对当时的中国局势,也有革命者发出“要革命的,这时可以革了,过了这时就没有命了”的呐喊。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呐喊
练习巩固
1.“振兴中华”这个振奋人心、影响深远的口号提出于( )
A.19世纪中期 B.19世纪末
C.新中国成立初期 D.改革开放后
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 B.光复会 C.华兴会 D.中国同盟会
3.中国同盟会的纲领中没有涉及的问题是( )
A.推翻清政府 B.建立民主共和国
C.解决土地问题 D.驱逐帝国主义出中国
4.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因为它( )
①包含了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的内容
②表达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③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④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一、
战争名称 发生时间 参与国家 签订条约 影响
鸦片战争 1840-1842 英国 《南京条约》 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英法联军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甲午战争 1894-1895 日本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英、俄、美、日、法、德、意、奥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
表格一:
兴中会 同盟会
建立时间 1894年11月 1905年
建立地点 檀香山 日本东京
人物 孙中山 孙中山被选为总理
性质 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 全国性的统一的革命组织
口号/革命纲领 口号:振兴中华 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相关刊物 《民报》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作用 此后,各地革命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 同盟会成立后,一方面宣传革命的理论和主张,另一方面频频发动武装起义。
表格二:
三民主义 革命纲领 内涵
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推翻清政府,解除民族压迫
民权主义 创立民国 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改革土地制度
三、
1.政治方面: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侵华加剧,中国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经济方面:列强争夺筑路权,掠夺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倾销商品等。
思想方面:西方民主、革命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一些革命性组织建立。
2. 在辛亥革命前短短十几年内,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并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列强在华纷纷划分势力范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并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日俄两国在中国土地上开战,极端深重的民族危机使人们痛感面临亡国灭种的险境。革命者的呐喊是为唤醒中国民众起来革命,救亡图存。因此,“救亡”成为当时千百万中国人最强烈的要求。
四、BDDC
组织名称
内容
组织名称
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0张PPT)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导入
复习导入:回顾八下内容——近代中国遭遇的几次重大屈辱史。
战争名称 发生时间 参与国家 签订条约 影响
1840-1842
1856-1860
1894-1895
1900-1901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英国
英法联军
日本
英、俄、美、日、法、德、意、奥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以上四次事件中,哪一次对中国的影响最大?为什么?
经济侵略方式改变:
商品输出为主 资本输出为主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第二课 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
第1课时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请从课文中找出20世纪初中国局势状况。
1.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控制,中国民族危机加重
2.社会变革的声浪此起彼伏,为革命奠定基础
(1)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
(2)思想基础:革命思想的宣传
(3)组织基础:兴中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近代中国的两条主线:(1)列强的不断侵略掠夺(2)中国人们的不断反抗
3.晚清最后十年的政治图景
新知讲解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根据上述材料,说一说列强对中国经济的强力控制要达到什么目的?
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最终完全控制中国。
材料1:1907年,中国84%的水上运输业在列强的控制下,英国所占份额最高,为52.5%。中国34%的棉纺业及100%的钢铁生产,也是由列强控制。1911年,列强控制了中国铁路的93%。
材料2:“滇越铁路不独云南全省商务为法人所掌握,而云南政府也在巴黎政府掌握之中。”——柏顿 (法)
列强不仅为了掠夺资源,获得高额利润,把中国变为自己的原料产地及商品销售市场,把中国变成殖民地,进一步控制中国。
1.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控制,中国民族危机加重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观点1:列强控制中国的市场,获取高额利润,极大压制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观点2:它们也带来了近代技术和创业精神,培养了中国本土人才,不能全部否定。
你认为应该怎样面对列强经济势力深入中国所带来的影响呢?
破坏性:
(1)使中国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外国资本的挤压,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辩证地全面地看待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建设性:
(1)列强的侵略使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民族救亡运动此起彼伏
(2)列强的侵略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时带来了近代技术和创业精神,培养了中国本土人才。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面对列强的掠夺,有识之士纷纷要求清政府采取措施保护民族经济。为了“收回利权”“振兴实业”,国内掀起筹建铁路公司、集股自修铁路的热潮。民族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张謇曾发动代表请愿,要求召开国会。
筹建铁路公司,集股自修铁路
张謇
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
2.社会变革的声浪此起彼伏,为革命奠定基础
(1)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知识分子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力量也成长起来。在废科举、兴学堂和出国留学的潮流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学习和接受了西方政治学说与自然科学。以上海和日本东京为中心,革命知识分子出版大量报刊,积极宣传革命。
(2)思想基础:革命思想的宣传
“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长存于二十世纪新世界上,不可不革命。”
——邹容《革命军》
邹容与《革命军》
革命的目的是什么?
独立、富强、发展
历史选择了一代伟人——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3)组织基础:兴中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为此弃医从政,倾家荡产,屡败屡战,鞠躬尽瘁。
孙中山,弃医从政,1894年上书李鸿章,建议改革政治,遭到拒绝,同年冬,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1905年,在日本组织中国同盟会,出任总理,提出三民主义。1911年,组织领导辛亥革命,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体。1913年,发动革命发对袁世凯称帝。1917年组织中华民国军政府开展护法运动,1921年就任非常大总统,再举护法旗帜,1924年改组国民党。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1894年11月,孙中山联合一些反清志士,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口号:振兴中华
此后,各地革命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
光复会
华兴会
兴中会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时间、地点
人 物
性 质
革 命 纲 领
相 关 刊 物
指 导 思 想
作 用
1905年,日本东京
孙中山被选为总理
全国性的统一的革命组织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民报》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一方面宣传革命的理论和主张,另一方面频频发动武装起义,大大推动了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革命纲领
三民主义
内 涵
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民主共和国
改革土地制度
推翻清政府,解除
民族压迫
三民主义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如何评价“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与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共同愿望。
但“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以及试图在不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解决土地问题,这些局限是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的体现,也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地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资料:孙中山在起草兴中会会章时就曾大声疾呼:“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烧。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结合孙中山的这段话,用自己的语言描述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可以从政治方面,也可以从经济领域,还可以从思想文化领域,等等。
拓展提高
政治方面: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侵华加剧,中国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经济方面:列强争夺筑路权,掠夺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倾销商品等。
思想方面:西方民主、革命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一些革命性组织建立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面对当时的中国局势,也有革命者发出“要革命的,这时可以革了,过了这时就没有命了”的呐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呐喊
3.晚清最后十年的政治图景
(1)同盟会发动武装起义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一位当之无愧的巾帼英雄,她领导了浙江起义,失败后慷慨就义。
鉴湖女侠——秋瑾
1911年4月,革命党人在黄兴的率领下,向广州两广总督衙门发起攻击,经过激烈战斗,革命党人终因寡不敌众,起义失败。事后同盟会会员收遗骸72具,葬于广州郊外黄花岗。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1901年,慈禧太后正式宣布实行“新政”。成立“督办政务处”,作为筹划推行“新政”的专门机构,任李鸿章等督办政务大臣,总揽一切“新政”事宜。学习日本,推行君主立宪制。
庚子新政
晚清立宪
1906年12月5日,清末立宪派开始结成组织推动君主立宪。
12月6日,张謇、汤寿潜等人肖先在上海成立预备立宪公会。
1909年(宣统元年)各省奉命设立谘议局,多由立宪派主持。
立宪运动失败,一部分立宪派转与清廷对立,投向革命阵营。
(2)晚清政府新政
为何清政府的这些改革措施会失败?
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任何维护清朝统治的改良道路都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革命建立新的政体,才有可能挽救民族危机。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板书设计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
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
组织条件
辛亥革命
1.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控制,中国民族危机加重
2.社会变革的声浪此起彼伏,为革命奠定基础
(1)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
(2)革命思想的宣传
(3)兴中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3.晚清最后十年的政治图景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