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 石油宝库 课件+教案+探究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5.1 石油宝库 课件+教案+探究单

资源简介

合作探究单
图3-66 西亚部分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2010年)
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以下三个问题:
结合图3-66以及课本中的内容,分析石油的生产和销售,给波斯湾地区带来了哪些变化?
2.结合材料1、2以及自己对波斯湾地区的认识,谈一谈波斯湾地区因石油获得财富的同时,又面临着哪些困境?针对困境,为波斯湾地区献计献策(同时举例说明),并将结论记录在方框中。
(注:每一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交流成果)
课件14张PPT。石 油 宝 库
--波斯湾地区波斯湾地区位于西亚,地处亚、欧、非三大洲,濒临阿拉伯海、红海、里海,靠近黑海和地中海。五海三洲之地寻觅·波斯湾结合地图,描述波斯湾地区的地理位置。以高原为主,平原较少,沙漠广布。全年炎热干燥,降水较少。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西北部有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地形气候河流探访·波斯湾结合地图,描述波斯湾的自然环境。富裕贫瘠石油解密·波斯湾 读左图,找出石油集中分布区和主要产油国家。石油集中分布在波斯湾沿岸;
主要产油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朗、伊拉克、阿联酋等。世界石油的宝库解密·波斯湾占66%解密·波斯湾石油主要输往哪些国家和地区?假如你是某产油国运输部经理,请按照以下四条方案设计石油运输路线。A、满载40万吨石油从波斯湾出发前往英国。
B、满载20万吨石油从波斯湾出发前往美国。
C、满载石油从波斯湾出发前往日本。
D、满载石油从波斯湾出发前往澳大利亚。(温馨提示:苏伊士运河只能通航载重25万吨以下的船只,多数大吨位油轮还是得绕道非洲好望角前往欧洲。)解密·波斯湾要求:1.描述路线并将小船便利贴贴在主要的海域、海峡和运河处。2.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上台展示。3.展示完后其他小组进行点评。角色扮演解密·波斯湾A、满载40万吨石油从波斯湾出发前往英国。B、满载20万吨石油从波斯湾出发前往美国。C、满载石油从波斯湾出发前往日本。D、满载石油从波斯湾出发前往澳大利亚。展望·波斯湾 利?忧?合作探究要求:
1.读探究单,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并完成探究单的第1题和第2题。
2.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探究单的第2题,展示完后其他小组可进行补充或点评。如何生存与发展?

努力寻找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开发新能源,发展旅游业、商业……展望·波斯湾课堂检测2.下列石油运输航线必经马六甲海峡的是( )
A、波斯湾-好望角-西欧 B、波斯湾-地中海-西欧
C、波斯湾-南海-日本 D、波斯湾-印度洋-澳大利亚3.“石油海峡”指的是沟通 湾与 湾的_____ 海峡。波斯阿曼霍尔木兹C1.波斯湾地区地处“五海三洲”之地,这里的“三洲”是指( )
A、亚洲、北美洲、大洋洲 B、亚洲、欧洲、非洲
C、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 D、欧洲、亚洲、北美洲B石油宝库学教设计
一、学教依据
1.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教学关键问题)
《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空间感知:指对不同尺度的人类生存空间(区域)的感性、理性认识过程,包括区域认知和人地观念。 2. 课程标准
1.1-2-8描述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2.1-4-2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3.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五课《干旱的宝地》。本框教学介绍了波斯湾沿岸国家的石油开采、运输,了解了石油宝藏带来的现代化和隐忧,在前一框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体验了人们在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过程中,因地制宜的思想和创造精神,并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4.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了前面两个单元及第三单元前面内容的学习,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概念,对空间感知有了一定的感性及理性认识。但是,由于七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认识水平等因素影响,他们还不能较好地借助地图、图标等获取信息,描述地理事物,认识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特征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学教目标
1.初步学会分析以波斯湾地区干旱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2.通过波斯湾这一地区的案例,理解干旱地区的自然条件如何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体会人类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来与干旱环境和谐共存的。
3. 学会利用地图等资料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能够运用景观图等资料描述干旱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三、学教重、难点
1.重点:波斯湾地区的石油资源及其给该地区带来的变化。 体会人类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来因地制宜利用和改造自然,理解石油的出现给西亚国家带来的困扰和隐忧。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难点:波斯湾地区的石油资源及其给该地区带来的变化。 体会人类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来因地制宜利用和改造自然,理解石油的出现给西亚国家带来的困扰和隐忧。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四、学教方法
自主学习法、探究教学法
五、学教手段
PPT教学课件技术进行教学,辅助音频等现代信息技术。
六、课前准备
1. 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发放学案 2.全班分成6小组围坐。
依据:拉近与学生距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七、学教时间 1课时
八、学教过程
学教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感知主题,声形导入 (播放视频)觅波斯湾
【欣赏视频,谈感受】喜欢; 奢华、美丽等;波斯湾地区。 师:对,就是波斯湾地区。
------------------- 【读图】 【回答】位于西亚/位于亚、欧、非三洲交界处,濒临阿拉伯海、红海和里海,靠近黑海和地中海。 【总结】波斯湾地区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素有“三洲五海”之称。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波斯湾地区的交通更加方便,从而加强了与外界的沟通,也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回答】地形、气候、河流、资源。 【读图】

【回答】全年炎热干燥,降水较少。

【回答】以高原为主,平原较少,沙漠广布。
【欣赏图片、回答】石油
---------------------------------- 【提问】一个地方的自然环境,
除了地理位置外,还可以通过哪些方面来描述? 【过渡】看来同学们前面所学
知识掌握的还比较扎实,接下来我们就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对波斯湾的自然环境进行分析。(板书:自然环境) 【展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请同学们读这一幅波斯湾地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该地区气候特征。 【过渡】那么该地的地形特点是怎样的? 【展示地形图】
【小结】波斯湾地区的河流较少,只有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加上炎热干燥的气候特征,因此这儿的水资源极度缺乏。
【过渡】如果让你生活在这样的地方你们愿意吗?

----------------------------------------
【图片对比并提问】看来大部分同学们都不愿意,的确曾经的波斯湾地区因为自然环境的影响,比较贫瘠,但是今日的波斯湾地区却十分富裕,十分美丽,正如我们开课时看到的《迪拜旅游宣传片》,那么是什么使它从贫穷走向富裕呢?
-----------------------
学生通过波斯湾地区的地形图、气候图等,获取各种需要的信息。这符合《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空间感知的要求,特别是其中区域认知,即借助各种空间认知工具,对有关区域的位置、特征等进行解释、说明,进而形成正确的地理认知。
达成学教目标。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过渡的提问,让学生形成矛盾,引起学生的好奇性,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兴趣。
---------------------
通过图片形成鲜明对比,让学生感受波斯湾地区的今非昔比。激发学生探究变化的原因所在。由此引出下面内容的学习,突出本课的重点(波斯湾地区的石油资源及其给该地区带来的变化)。
【阅读饼状图】
【回答】地区石油储量占了全球的66%。 【学生小结】斯湾地区的石油储量的确极为丰富,加上它在工业生产中所创造的巨大价值,使得波斯湾地区被誉为“世界石油宝库”。 【读图】
【了解】从前,波斯湾沿岸走出去的是一支支骆驼商队,而今驶出的是一艘艘油轮。油轮因其运输量大,安全,便宜,而成为运输石油的重要工具。
【小结】对,是石油,石油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工业的血液,它在工业革命中得到充分的利用,人们称它为“黑色的金子”
【过渡提问】
20世纪初的时候,人们陆续发现了储量丰富的油田。这些储量丰富的油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看到图
3-63, 说一说石油主要分布区
以及主要产油国。(注意看左上方石油图例) 【提问】请同学们再来观察这一幅全球石油储量比例
图,从图中你可以读取出哪些信息? 【板书】石油宝库

【过渡】波斯湾地区的石油储量虽然丰富,但是工业并不发
达,因此石油主要运输到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前面我们刚刚也分析过了波斯湾地区重要的地理位置,因此便利的交通为运输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图片展示并提问】思考主要输往哪些国家和地区呢? 【指导学生角色扮演】
【小结】同学们都是很好的角色扮演者,从刚才的路线中可以看出沿途主要经过了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和苏伊士运河(边说边摘小船),霍尔木兹海峡是石油运输的必经之地,因此也被

通过饼状图的阅读,了解波斯湾地区主要产油国,同学培养学生从多种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了解波斯湾的情况—石油资源丰富,但是工业却不发达。结合波斯湾的地理位置优势,分析石油能大量输出的原因及输出的路线。从而进一步理解波斯湾地区的石油资源及其给该地区带来的变化。体会人类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来利用和改造自然,石油的出现给西亚国家带来的困扰和隐忧。让学生体验了人们在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过程中,
环节四
展望波斯湾

【活动:角色扮演】
假如你是某产油国运输部经理,按以下方案设计石油运输的路线,要求:描述石油输出路线并将小船贴在主要的海峡和运河处,派代表上台展示。 (描述并在主要的海峡和运河处贴上小船,若学生遇到困难,可让小组其他同学帮忙)
-------------------------------------
【活动:合作探究】
下面请同学们针对石油的利与忧,按要求完成探究单上的问题。 要求:
1.读探究单,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并完成探究单的第1题和第2题。
2.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探究单的第2题,展示完后其他小组可进行补充或点评。 【学生探究展示】
按小组展示,其他成员进行补充、点评。
利:建设学校,完善医疗设施、发展现代化工农业??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忧:石油引发的战争加剧了地区的不稳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石油正面临着枯竭等问题。 解决措施:开发新能源、发展旅游业、商业?? 称为“石油海峡”。
------------------------------------ 【承上启下】
波斯湾地区的人们利用石油资源改造了当地的环境 ,创
造了巨大的财富,石油给波斯湾地区带来的仅仅是财富吗?当地面临着哪些困境呢?(板书:财富、困境) 【指导学生活动:合作探究】 【展示】 刚才的探究,同学们针对困境踊跃地提出了自己的建
议,非常有想法,其实波斯湾
地区的人们也意识到了这些问
题,为了生存与发展,这些产
油国在稳定石油生产的同时也通过开发新能源,发展旅游业、商业等,在努力寻找一条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认识到,波斯湾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
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他们也
利用自己的智慧与干旱的环境
和谐共存,因此只有树立人地
和谐意识,才能实现可持续发
展。(板书:人地和谐)-
因地制宜的思想和
创造精神。突出本
课的重点,突破本课的难点。 角色扮演,体现“学为中心”,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同时巩固了石油输出路线这一基础知识。

------------------------ 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活动,讨论波斯湾石油资源的利
与忧,既体现学生主体性地位,又能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思考问题的全面性。
最后展示当前波斯湾产油国努力寻找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实例。逐步树立学生可持续发
展的理念。突破本课的难点。
---------
【结束】
------------------------------------
【欣赏】《迪拜旅游宣传片》

------------------------------------
【播放】《迪拜旅游宣传片》

------------------------

首尾呼应,再次欣赏《迪拜旅游宣传片》,以迪拜为例,再次感受波斯湾地区的石油资源及其给该地区带来的变化。体会人类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来因地制宜利用和改造自然,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九、课堂检测
见课件内容
十、布置作业
作业本P51-5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