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第一节 生活中的变化(课件+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课第一节 生活中的变化(课件+导学案)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导入
下面这些名称你有听说过吗?知道是什么东西吗?
为什么会这样称呼?
洋伞
洋车
洋纱
洋布
洋火
洋胰子
洋油
第三课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第1课时
生活中的变化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一、交通方式的变化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近代以前,人们主要有哪些出行方式?
想一想:
步行
骑驴
乘船
骑马
坐马车
坐轿子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找一找:
随着工业文明的冲击,近代以来,中国出现了哪些新的交通工具?
轮船
火车
电车
汽车
自行车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轮船
旧式帆船
轮船是人们最先看到的,它逐渐取代木帆船成为水上交通的主要工具。
蒸汽轮船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火车
19世纪末,清政府大力建造铁路,火车随之传入中国。
火车在中国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吗?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火车,这个最初被慈禧太后看成会喷火吐烟的怪物。“这个怪物整天跑不累啊,它吃得是什么呢?”老佛爷发话了,“我们有牛车、马车、人力车,还要火车干什么?
保守派认为火车这种喷火的大蟒,决不能贸然引进。他们认为,铁路容易伤地脉,你遇到山就要开隧道,你把山神地神全都惹怒了,会带来大灾难。火车的叫声,会让老百姓害怕、扰民。
1875年上海沪松铁路建造成功,但铁路修建后引得慈禧太后及清朝官员非常恐慌,害怕引起民愤,最后将铁路拆除。就这样,在世界铁路发展了近五十年中,中国大地上仍没有一条铁路。
之后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中国修建了唐山至胥各庄铁路,从而揭开了中国自主修建铁路的序幕,但由于清政府的愚昧落后,一段时间,火车依靠骡马作为动力,成为铁路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观”。
甲午战败后,中国被列强侵略,铁路的路权也被西方列强所掌控,成为掠夺中国财富的重要工具,到1925年,中国铁路里程仅有1.3万公里,且不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中,其后的二十多年,中国处在战乱之中,铁路成为侵略者的工具,剥夺中国人民。
知识拓展
从材料中概括,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状态。
1.发展时间晚、发展速度慢、铁路里程短;
2.国内保守派的反对和抵制;
3.绝大多数铁路被列强控制;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1908年,上海第一辆带小辫子的有轨电车从静安寺出发,向东行驶到了外滩上海总会,全程6040米。有轨电车在上海通车引起了意大利摄影师阿·劳罗的注意,他特意赶到现场拍了十多分钟的纪录片,在电影院连续放映了好几个月,仍深受欢迎。1914年上海又出现了无轨电车。
电车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汽车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在传入中国的交通工具中,最受青少年青睐的是自行车。自行车不受道路条件的限制,在许多地区都能通行。人们认为自行车迅速便利,是文明进步的一种表现。
自行车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大大便利了交通运输,促进商品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发展了城市公共设施建设;
·也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议一议:
1.结合书本内容和以上资料,思考,新型交通工具传入中国,能够从哪些方面促进社会的变迁?
资料:随着新型交通工具的传入,诚实公共设施建设也开始发展。宽广整洁的马路逐渐取代狭窄泥泞的土路,出租汽车、公共汽车也相继出现,人力车业的生意开始萧条。民国时期的许多作品,如胡适的白话诗《人力车夫》、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等,都生动地再现了人力车夫的生活和遭遇。
2.查找上述作品,结合其中的内容,说一说,新型交通工具给以人力车业为代表的传统行业带来哪些冲击。你是如何看待这种冲击的。
冲击了人力车行业,使人力车夫的生存更加艰难。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二、通讯方式的变化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古代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哪些?
喇叭 、击鼓传声、烽火台、驿站、信鸽、信号旗
古代驿站鸡鸣驿
烽火台
想一想: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找一找:
随着工业文明的冲击,近代以来,中国出现了哪些新的通讯工具?
新式邮政
电话
电报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驿站和民间信局
转变
邮政方式
清末台湾率先,民国时期,国家邮政的专营权得到强化。
中华邮政
大清邮政
新式邮政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派盛宣怀为总办。它是中国最早设立的电报局。电报总局开始时即在全国一些地方设立分局,并架设线路达2500公里。1884年,总局迁移到上海。
电报总局迁移上海后的办公处所
电报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民国时期的接线员
1882年,上海开办了中国第一家电话局。到了20世纪30年代,拨打号码的自动电话才逐渐代替了人工接线电话。根据英文的译音,人们称电话为“德律风”。
电话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电报、电话传人中国的原因?
早期电报机
早期的电话机机
西方列强为了传递军事政治情报和市场信息的需要将新式通讯工具电报、电话带到中国。
议一议: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式通讯工具的出现对中国社会带来了那些影响?
A. 方便、快捷,促进商品的流通。
B. 促进信息交流,开阔人们视野。
C. 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掠夺。
清朝末年有了邮政事业(1878年发行的大龙邮票)
议一议: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还有哪些日常用品称呼的来历类似于电话?
知识拓展
三明治
sandwich
维他命
vitamin
沙发
sofa
卡通
cartoon
麦克风
microphone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提示:从当时的社会制度、教育制度、经济发展等方面找原因。
联系工业革命的成果,想一想,为什么近代的许多发明都是从西方传进来的?
思考:
社会制度的压抑、教育模式的禁锢、经济发展的束缚、传统社会的农业文明等不能给以科技为基础的发明创造良好的环境,致使近代以来中国的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
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要不断创新,科技强国、教育强国……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变化
交通方式的转变
通讯方式的转变
轮船、火车
自行车
汽车、电车
新式邮政
电信事业
作用
作用
近代的许多发明都是
从西方传进来的
原因
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要不断创新,科技强国、教育强国……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课第一节《生活中的变化》导学案
【学教目标】
1.以交通工具、通信工具的变化为例,通过举例说明近代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揭示发生变化的原因,感受人类历史文明发展的变化趋势;运用比较的方法,了解近代社会人们生活的状况。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让学生初步尝试从不同种类的资料中获得信息,具有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认识到科学技术给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培养热爱学习、热爱科学的精神;学会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评价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重点】
以交通工具的变化为例,通过举例说明近代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
【难点】
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
【课前准备】
上网查询有关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胡适的白话诗《人力车夫》的不容,了解其中概要。
一、自主学习
1.交通方式的转变
(1) 是人们最先看到的,它逐渐取代 成为 的主要工具。
(2) ,清政府大力建造 , 随之传入中国。 的修建带动了沿线村镇的 。
(3)在传入中国的交通工具中,最受青少年青睐的是 。 不受道路条件的限制,在许多地区都能通行。人们认为自行车 ,是文明 。
2.通讯方式的转变
(1) 社会里,政府公文和私人信件通常通过 传递。清末, 率先改驿为邮,在驿站的基础上创办了 。 ,“ ”接管了“ ”,国家邮政的 得到强化。
(2) 、 的发展,不仅极大方便了人们的 ,还对近代的 起到了 作用。
二、问题探究
资料:随着新型交通工具的传入,诚实公共设施建设也开始发展。宽广整洁的马路逐渐取代狭窄泥泞的土路,出租汽车、公共汽车也相继出现,人力车业的生意开始萧条。民国时期的许多作品,如胡适的白话诗《人力车夫》、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等,都生动地再现了人力车夫的生活和遭遇。
结合书本内容和以上资料,思考,新型交通工具传入中国,能够从哪些方面促进社会的变迁?
2.查找上述作品,结合其中的内容,说一说,新型交通工具给以人力车业为代表的传统行业带来哪些冲击。你是如何看待这种冲击的。
3.联系工业革命的成果,想一想,为什么近代的许多发明都是从西方传进来的?(提示:从当时的社会制度、教育制度、经济发展等方面找原因)
三、练习巩固
1.1898年,慈禧太后坐了一次汽车之后,就下令不再坐汽车了,因为汽车的司机不跪且坐,而且居然坐在太后的前面.这一现象反映了( )
A. 慈禧例行节约 B. 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
C.汽车售价昂贵 D. 中国不需要汽车
2.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你不可能经历( )
A.乘轮船、火车出行 B.使用无线电话
C.翻阅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 D.阅读<<申报>>
3.洋务运动期间,中国自主修建了第一条铁路,起自河北唐山,止于胥各庄,名为唐胥铁路。1881年建成后,清政府却认为,火车震动了东陵的先王神灵,因而禁止使用机车,只准以骡马拽引车辆,人称“马车铁路“.这一事件反映了( )
A.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进步
B. 清王朝拒绝一切西方先进技术
C. 民众的愚昧和思想落后
D. 封建专制统治与时代大潮间的巨大落差
4.“凡有铁路之邦,则全国四通八达,流行无滞;无铁路之国,动辄掣肘,比之瘫痪不仁。地球各邦今已视铁路为命脉矣,岂特便商贾之载运而已哉。”铁路出现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包括( )
①铁路便利了经济文化交流 ②铁路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③铁路已经成为近代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 ④铁路同时也便利了帝国主义的侵略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5.分清“史实”与“观点”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之一,以下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 19世纪中后期,西方发明的火车传入中国
B. 19世纪70年代后,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
C.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禁止缠足等法令
D. 火车的出现改变了人类出行的方式,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四、课外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事物也是近代时期从西方传入中国的?(请课后查阅资料,与同学老师分享)
参考答案:
一、1.(1)轮船、木帆船、水上交通
(2)19世纪末、铁路、火车,铁路、经济发展
(3)自行车、自行车、迅速便利、进步的一种表现
2.(1)传统、驿站和民间信局、台湾省、近代邮政。民国时期,“中华邮政”、“大清邮政”、专营权
(2)新式邮政、电信事业、交流、新闻、出版业、促进
二、1.(1)大大便利了交通运输,促进商品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2)发展了城市公共设施建设;
(3)也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2.冲击了人力车行业,使人力车夫的生存更加艰难。
3.社会制度的压抑、教育模式的禁锢、经济发展的束缚、传统社会的农业文明等不能给以科技为基础的发明创造良好的环境,致使近代以来中国的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
三、1.B 2.B 3.D 4.D 5.D
四、
以可口可乐为例:1927年,上海街头悄然增加了一种饮料——“蝌蝌啃蜡 ( https: / / baike. / item / %E8%9D%8C%E8%9D%8C%E5%95%83%E8%9C%A1"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5%8F%AF%E5%8F%A3%E5%8F%AF%E4%B9%90 / _blank )”。名字还不是这种饮料最古怪的地方。它棕褐色的液体、甜中带苦的味道,以及打开瓶盖后充盈的气泡,让不少人感觉到既好奇又有趣。古怪的味道,加上古怪的名字,这种饮料的销售情况自然很差。于是,在第二年,这家饮料公司公开登报,用350英镑的奖金悬赏征求译名。最终,身在英国的一位上海教授蒋彝 ( https: / / baike. / item / %E8%92%8B%E5%BD%9D"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5%8F%AF%E5%8F%A3%E5%8F%AF%E4%B9%90 / _blank )击败了所有对手,拿走了奖金。而这家饮料公司也获得了迄今为止被广告界公认为翻译得最好的品牌名——可口可乐。它不但保持了英文名的音译,还比英文名更有寓意,在这两点的作用下,形成了最关键的流行因子:即无论书面还是口头,“可口可乐”这个名字都易于传诵。 这是可口可乐步入中国市场的第一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