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罗马帝国的兴衰 课件+教案+学习任务单+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2 罗马帝国的兴衰 课件+教案+学习任务单+素材

资源简介

《罗马帝国的兴衰》学教设计
【学教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描述或利用地图上描述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对外扩张和版图范围; 2、能大致罗列出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转变的几大原因; 3、知道屋大维在罗马帝国历史中的地位; 4、能概述古代罗马的政治体制及其改变的情况; 5、能说出基督教产生的背景、创立者和时间。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制作年代尺,进一步梳理罗马的兴衰史,从曲线中感受罗马发展的曲折。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进一步理解随着时代的变化,政治体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以适应历史的发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罗马的兴衰,感受历史的变迁,探寻历史发展的规律与大趋势,并从这兴衰史中有所启示。
【学教内容】
课文依次讲述了“罗马共和国的历史”“罗马帝国的兴起与强盛”“基督教的兴起”以及“罗马帝国的灭亡”。关于“罗马共和国的历史”,课文着重讲述了古罗马人不断对外扩张,此过程也促进了罗马奴隶制的迅速发展,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关于“罗马帝国的兴起与强盛”,课文着重强调了共和国向帝国转变的原因,表述了罗马杆i过兴盛的表现。关于“基督教的兴起”,课文讲述了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的背景和教义。最后,课文简单讲述了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
【学教重难点】
重点:罗马帝国兴盛的主要原因。 难点:罗马政治体制变化的过程及原因。
【学教课型】 新授课。
【学教流程】
一、新课导入
设问:我们之中有人亲身去过罗马吗?
大家都没有去过,那么我给大家看一段视频,看完后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形容一下你看到的视频里罗马是怎样的。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如此伟大的罗马也经历了漫长的曲折历程。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罗马帝国的兴衰》。 二、新课学教
学教环节一:绘制年代尺,梳理罗马发展历史
请同学们自主合作,完成任务单上的第一项——梳理罗马的发展历程。

学教环节二:探讨罗马兴盛的原因
先结合地图,再次梳理罗马兴盛时期的历史及所在的地理位置、版图大小。
公元前8世纪中期,罗马还仅仅是一个小小的罗马城(请学生指出罗马城在地图上的大致位置)。
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便征服了整个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2世纪,罗马便打败了当时的强国迦太基,成为了地中海的霸主。
设问:罗马在短短的几个世纪内,从小城一跃成为霸主,这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必然。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综合分析罗马“兴”的原因。
在讨论之前进行学法指导,让同学们知道要讨论一个地方繁荣的原因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自然条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
1、自然环境:罗马位于地中海北侧意大利半岛的中部,地处平原地区,濒临地中海,而且属于地中海气候,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水源充沛,适合人们的生存与发展。
2、经济:自然条件优越,所以农业兴盛,而且水运交通便利,适宜发展工商业。 3、军事:播放一段罗马的战争视频,请同学们说说从这段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罗马在军事方面有哪些特点。罗马是一个尚武的民族,强大的罗马军团兵种齐全,装备精良,作战英勇,战术高超。
4、政治:采用的共和制度,是一种贵族政治与民主政治相结合的制度。 学教环节三:掌握斯巴达克起义和基督教的兴起
在兴盛的背后,罗马也遇到了许多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社会问题是就是随着领土的扩张,罗马的奴隶制也迅速发展,奴隶遍布社会的各个角落,处境悲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角斗士。
出示图片和文字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罗马角斗士的悲惨生活。他们不仅要与野兽搏斗,还要与其他角斗士搏斗,每次出场几乎都是九死一生,命悬一线,他们用生命和鲜血供罗马统治这消遣和取乐。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
1、罗马奴隶大起义。其中,最著名的、规模最大的,就是在公元前73年爆发的斯巴达克起义。但是,最终的结果是失败。
提问:奴隶起义为什么会以失败告终?对,奴隶的力量实在无法与罗马贵族和强大的罗马军队相抗衡。虽然失败,但起义却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2、基督教的兴起。奴隶生活依旧悲惨,只能寻求心灵慰藉。于是,在公元1世纪的时候,西亚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把希望寄托在“救世主”耶稣的身上,诞生了现在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
学教环节四:罗马政治制度的改变
随着版图的扩大,罗马的社会矛盾依旧尖锐。在这样的情况下,它的政治制度从共和制转变成了帝制。什么是帝制?简单来说,就是国家的权利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在罗马帝国成立中,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苏拉、凯撒、屋大维。其中屋大维就是罗马帝国的缔造者。
提问:有人认为罗马有共和制转变为帝制,这是历史的退步,但也有人认为这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进步。你怎么看待这一历史现象?
总结:
1、改变帝制是由当时的社会状况决定的,顺应了历史的发展。
但是,我们要判断一个历史事件,必须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中。所以,这里所说的帝制是对当时的罗马来说的。但抛开这个历史背景,民主才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2、在帝国最初,罗马地跨三大洲,局势安定,经济繁荣,史称“罗马和平”时期,这
足以证明,帝制在当时确实是有利于罗马继续发展的。 学教环节五:掌握罗马衰亡的情况。
转变帝制的作用仅仅只在最初的两百年起到了作用,最终还是治标不治本,这样做并没有缓解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之后的罗马帝国依然问题凸显,矛盾不断。
所以,3世纪人民起义不断;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在476年,一方面是外来的日耳曼人入侵,另一方面是帝国内部的人民起义。在内外交困之下,国家的灭亡便是必然。 学教环节六:启示。
最后,请同学们再回忆一下罗马整个曲折的兴衰史,罗马因为各方面原因兴盛一时,也因为内外交困而灭亡,从中我们能获得哪些启示? 【学教测评】
1、有一位欧洲人,他不出国,就能浏览地中海沿岸各地风光,他应该生活在( ) A.罗马帝国时期 B.罗马共和国时期 C.古代希腊 D.古代埃及 2、罗马帝国建立后的最初的两百年间,局势安定,经济繁荣,史称“罗马和平”。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有( )
①形成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②罗马内战结束,社会基本安定 ③罗马帝国奴隶主统治的加强 ④地中海成为罗马内海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3、圣诞节前夜,传说会有“圣诞老人”专门为好孩子送上礼物。与该节日相关的宗教创始于( )
A.公元前6世纪 B.公元前3世纪 C.公元1世纪 D.公元7世纪 4、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出行时,12名扈从肩扛“法西斯”相随。“法西斯”是 ( )
A.保护执政官的武器 B.尚武精神的体现 C.强大战斗力的象征 D.执政富权力韵象征 5、罗马帝国强盛时期,我国正处于什么朝代(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唐朝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马共和国的最高行政长官,由百人团会议从奴隶主贵族中选举产生,由两人担任,任期一年,退职后进入元老院,主持国家行政。两个执政官权位相等,一切政令如果得不到两人的一致同意,就不能付诸实行。
材料二:罗马军队实行公民兵制,人们对孩子的教育注重意志品质的磨炼和身体的训练。罗马军队作战勇敢,军纪森严,擅离职守或逃离战场的士兵要受处罚,并被视为可耻。对勇于杀敌和立功者给予荣誉和嘉奖。
材料三:公元前30年,屋大维依靠自己的政治和军事能力,独揽大权,平息了企图分裂罗马共和国的内战,后被元老院赐封为"奥古斯都",并改组罗马政府,给罗马世界带来了两个世纪的和平与繁荣。14年8月,在他去世后,罗马元老院决定将他列入"神"的行列。 (1)结合材料一,分析共和国时期的罗马社会与希腊雅典城邦的民主制有何不同? (2)结合材料二,想一想罗马人和斯巴达人有什么共同之处?这一共同之处对罗马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3)请结合材料三,客观的评价屋大维。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整堂课条理逻辑比较清晰,结构完整,包括视频导入、小组合作、问题探究、课后检测等环节,环环相扣。
重点放在了罗马兴盛的原因分析上,从自然条件、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进行了总结,也运用了七年级的知识,做到了前后知识的贯通。难点放在了罗马政治制度的改变情况以及为什么要改变。由此引出了思考题,也就是罗马变成帝制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的问题。学生通过阅读书本材料,综合分析,得出结论,由此也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运用了许多的图片和视频的元素,使课堂比较的丰富。课中运用了小组合作讨论的环节,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课堂氛围比较活跃。
败笔之处:
老师的讲授还是过多,没有把握时间,应当再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讨论。 在探究的问题以及课后的检测题目上,难易层次没有一个明显的区分,不免出现个别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的任务,价值不大。
再教设计:
在探究罗马帝国兴盛的原因时,不再做过多的方法上的提醒,完全让学生自己去发挥,然后由每个小组再进行补充,直至完善,最后我再总结类似问题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入手。
《罗马帝国的兴衰》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目标
1.明确罗马的兴衰历程以及兴衰的主要原因;
2.知道屋大维在罗马帝国历史中的地位;
3.掌握古代罗马的政治体制及其变化;
4.了解基督教产生的大致情况(创始人、时间、地点、产生背景)。
二、课堂任务
1、梳理罗马的兴衰历程
2、分析:罗马帝国“兴”的原因有哪些?
3、思考:罗马由共和制转变为帝制,是历史的退步还是进步?原因是什么?
三、课后测验
1、有一位欧洲人,他不出国,就能浏览地中海沿岸各地风光,他应该生活在( )
A.罗马帝国时期 B.罗马共和国时期 C.古代希腊 D.古代埃及
2、罗马帝国建立后的最初的两百年间,局势安定,经济繁荣,史称“罗马和平”。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有(? )
①形成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②罗马内战结束,社会基本安定
③罗马帝国奴隶主统治的加强 ④地中海成为罗马内海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3、圣诞节前夜,传说会有“圣诞老人”专门为好孩子送上礼物。与该节日相关的宗教创始于( )
A.公元前6世纪 B.公元前3世纪 C.公元1世纪 D.公元7世纪
4、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出行时,12名扈从肩扛“法西斯”相随。“法西斯”是 ( )
A.保护执政官的武器 B.尚武精神的体现
C.强大战斗力的象征 D.执政富权力韵象征
5、罗马帝国强盛时期,我国正处于什么朝代(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唐朝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马共和国的最高行政长官,由百人团会议从奴隶主贵族中选举产生,由两人担任,任期一年,退职后进入元老院,主持国家行政。两个执政官权位相等,一切政令如果得不到两人的一致同意,就不能付诸实行。
材料二:罗马军队实行公民兵制,人们对孩子的教育注重意志品质的磨炼和身体的训练。罗马军队作战勇敢,军纪森严,擅离职守或逃离战场的士兵要受处罚,并被视为可耻。对勇于杀敌和立功者给予荣誉和嘉奖。
材料三:公元前30年,屋大维依靠自己的政治和军事能力,独揽大权,平息了企图分裂罗马共和国的内战,后被元老院赐封为"奥古斯都",并改组罗马政府,给罗马世界带来了两个世纪的和平与繁荣。14年8月,在他去世后,罗马元老院决定将他列入"神"的行列。
(1)结合材料一,分析共和国时期的罗马社会与希腊雅典城邦的民主制有何不同?
(2)结合材料二,想一想罗马人和斯巴达人有什么共同之处?这一共同之处对罗马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3)请结合材料三,客观的评价屋大维。
课件11张PPT。 世上有很多美好的词汇,可以分配给欧洲各个城市,例如精致、浑朴、繁丽、畅达、古典、新锐、宁谧、舒适、奇崛、神秘、壮观、肃穆……其中不少城市还会因为风格交叉而不愿意固守一词,产生争逐。
  只有一个词,它们不会争,争到了也不受用,只让它静静安踞在并不明亮的高位上,留给那座唯一的城市。
  这个词叫伟大,这座城市叫罗马。

——余秋雨《罗马假日》罗马帝国的兴衰合作学习:

自学本课,完成任务单上课堂任务的第一项——梳理罗马的发展历程。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公元前2世纪请分析:
罗马共和国“兴”的原因有哪些?军事:政治:经济:民族尚武,兵种齐全,装备精良,作战英勇,战术高超贵族政治与民主政治结合的共和制度自然条件:环境优越,适宜生存和发展农业、工商业发展 随着领土的扩张,罗马的奴隶制迅速发展,奴隶遍布社会的各个角落,处境悲惨……角斗士斯巴达克起义基督教的兴起 思考:有人认为罗马由共和制转变为帝制是历史的倒退,也有人认为这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进步。你怎样看待这一历史现象? 1.改变帝制是由当时的社会状况决定的,是顺应历史,并非历史的倒退。 2.在帝国最初,罗马地跨三大洲,局势安定,经济繁荣,史称“罗马和平”时期。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罗马帝国的衰亡内外交困 我们的国家要和平崛起,要屹立于世界之林,从罗马的兴衰史中,你能获得哪些启示?1、有一位欧洲人,他不出国,就能浏览地中海沿岸各地风光,他应该生活在( )
A.罗马帝国时期 B.罗马共和国时期
C.古代希腊 D.古代埃及
2、罗马帝国最初两百年间,局势安定,经济繁荣,史称“罗马和平”。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有(? )
①形成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②罗马内战结束,社会基本安定
③罗马帝国奴隶主统治的加强
④地中海成为罗马内海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课后小测验AD3、圣诞节前夜,传说会有“圣诞老人”专门为好孩子送上礼物。与该节日相关的宗教创始于( )
A.公元前6世纪 B.公元前3世纪
C.公元1世纪 D.公元7世纪
4、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出行时,12名扈从肩扛“法西斯”相随。“法西斯”是 ( )
A.保护执政官的武器 B.尚武精神的体现
C.强大战斗力的象征 D.执政官富有权力的象征
5、罗马帝国强盛时期,我国正处于什么朝代(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唐朝CDC(1)结合材料一,分析共和国时期的罗马社会与希腊雅典城邦的民主制有何不同?
(2)结合材料二,想一想罗马人和斯巴达人有什么共同之处?这一共同之处对罗马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3)请结合材料三,客观的评价屋大维。都尚武。促使罗马不断对外扩张 雅典民主是全体公民的民主,而罗马的民主是与贵族专制结合的民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