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课件+教案+学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课件+教案+学案+素材

资源简介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评价秦始皇的功与过。
2、引导学生归纳“秦完成统一的原因”、“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在小组活动中,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3、通过分析秦统一的措施,认识大一统基业。分析秦统一历史意义和进步作用,学生逐步认识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教学难点:中央集权制及对秦始皇的评价。
三、教学方法
分析讨论法、主体探研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观看一组有关秦国、秦朝的资料,引出秦朝、秦始皇。
(二)秦国秦朝
1、展示战国七雄分布图。教师补充:远交近攻
2、概括:秦能强大起来,并最终灭六国统一全国的原因?(远交近攻、商鞅变法) 3、结合学习资料中活动一内容,概括补充秦能强大起来,并最终灭六国统一全国的原因还有哪些?
材料一:秦地处中国西北部的渭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易守难攻??
材料二:公元前318年,秦占领四川的产粮大平原;大大地扩大秦的地盘和力量?? 材料三:秦统治者都是能干又野心勃勃,用法家学说,将所有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上。 材料四:战国七雄长期征战,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灾难。渴望结束割据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安定已成为当时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
小结:秦王嬴政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顺应了历史潮流,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秦朝。
(三)法古?师今?
过渡: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秦王嬴政花了整整10年的时间最终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秦始皇可以高枕无忧了,秦统一后,依旧困难重重,公元前213年,一次朝宴上,对于秦朝实行的郡县制度出现了反对的声音(通过看视频引出:法古?师今?)课件显示:淳于越:说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法古)
李斯: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师今)
1、展示秦朝行政系统简图,说说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设置、特点、作用(教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
2、秦始皇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郡县制)。七国的历史,七国的文化,一套创历史的政治制度能否解决所有问题,结合学案活动二完成
阅读课文和材料,试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秦始皇巩固统治遇的措施及相关知识点。 总结:秦始皇开创的统一制度,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业,开辟了新的历史发展方向。经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经济得到发展,秦朝慢慢的强盛了起来,秦朝疆域辽阔。观察秦朝疆域图,说说秦朝疆域四界。(东到大海,西到临洮,北至长城一代,南达南海。)
3、想一想:如何理解“大一统”(国家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思想文化上都是统一的,不是分割的。)
(四)暴哉?圣乎?
1.、欣赏一段视频,了解世人对秦始皇的评价。 2、文字展示贾谊、毛泽东的观点。 “以暴虐为天下始”。 —西汉.贾谊《过秦论》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 ——毛泽东《七言律诗》
3、秦始皇之我见: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你的观点是什么?请用史实说明理由。
4、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认为如何评价一个历史人物?
评价一位历史人物,我们应该史论结合,不能空下结论,应该一分为二看待问题。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活动资料
一、秦国 秦朝
活动一: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思考:为什么秦能强大起来,并最终灭六国统一全国?
材料一 :秦地处中国西北部的渭河流域,这一地理位置有助于秦获得胜利,因为渭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易守难攻……(函谷关:两边是山,中间是几公里长的通道,很难攻陷。)
材料二:公元前318年,秦占领了四川的产粮大平原;这大大地扩大了秦的地盘、增强了秦的力量……(物产丰富:农业:农有余粟、女有余布;手工业:冶(ye2)铁业、煮盐业、纺织业等都得到很大发展;商业都得到很大的发展。)

材料三:秦的统治者都是些能干又野心勃勃的现实主义者,拥有雄才大略,率先应用法家学说,将所有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上。
材料四 : 战国七雄长期征战,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灾难,不利于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交流。渴望结束割据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安定已成为当时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
二、法古?师今?
活动二:阅读课文和材料,任选一个方面,试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秦始皇巩固统治的措施。(小组合作完成,一组派代表介绍,其他组进行补充)
材料一:秦统一后,一个原来齐国的百姓准备坐马车到原燕国买布,由于两国的道路宽窄不同,结果半路而返。他到秦国买布,由于货币不同,没有买到。他到原楚国,由于布的尺寸不同,原来做长裙子的布只能做短裙,双方起了争执。最后到原赵国,由于方言不同,他又不认识赵国的文字,无法交流,最终失望而归。
材料二:秦建国初,社会上仍是百家争鸣,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借用古代圣贤的言论批评时政。有的甚至暗地里诽谤秦始皇。
三、暴哉?圣乎?
活动三: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你的观点是什么?请用史实说明理由。




课件16张PPT。 秦始皇
开创大一统基业秦最终灭六国的原因?远交近攻秦国易守难攻商鞅变法渴望统一远交近攻雄才大略物产丰富二、学古?师今? 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
非所闻也 诸生不师今而学古,
以非当世 淳于越李斯秦朝行政机构示意图最高统治者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政治郡县制度皇帝制度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焚书坑儒颁布律令修筑长城大修驰道统一车轨统 一 度 量 衡度[长度]量[容积]衡[重量]度:寸、尺、丈、引量:合、升、斗、桶衡:铢、两、斤、钧、石焚 书坑 儒  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术士与儒生),皆坑之咸阳。   焚六国史书,民间诗、书、百家书(医药、卜筮、种树之书除外)。南海东海陇西长城一带秦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三、暴哉?圣乎?史论结合一分为二“以暴虐为天下始”。
—西汉.贾谊《过秦论》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

——毛泽东《七言律诗》暴君千古一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