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从尼罗河流淌出的古埃及文明 【教材分析】 《古代埃及》是《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古埃及是大河文明的典型代表之一,课文介绍尼罗河流域的位置、自然环境、早期国家的分布,国家的发展历程,然后重点介绍古埃及文明在各个领域的成就,最后,概述了古埃及的盛衰史。教材在介绍古埃及国家位置、国家统一、文明成就中都提到尼罗河的影响,可见,自然环境深深影响文明产生和发展,特别是古埃及的自然环境-尼罗河影响了古埃及文明。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历史与社会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掌握了一定的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学习方法。然而七年级的历史与社会内容,着重于介绍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状况,学生已经有了一定地理知识基础。七年级下册最后一个单元“文明探源”用一课时学习了早期文明区域,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它们的共性就是位于北温带的大江大河附近。其中四个早期文明发祥地之中,其一就是尼罗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因此学生已粗略学习过尼罗河流域适宜于发展早期农业的自然环境,农业发展促进早期文明出现即出现了象形文字和早期古代埃及国家。本次课,是八年级第一课,从这一课开始,学习的视角就开始站在历史发展角度,探究人文。本次课学习,大部分学生应该会对这种历史的学习的方法、思维方式都还比较陌生,他们往往会存在感性认识较强,理性认识不足特点,对过多的枯燥的文本呈现会不感兴趣。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梳理古代埃及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总结古埃及的代表性文明成就;推断古埃及文明的辉煌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说明自然环境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组织学生阅读各种资料,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对报刊信息质疑的讨论,培养学生的质疑的精神,辩证地、全面地看待事物的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及表达能力;通过组织学生演出短剧《埃及法老的一天》,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肢体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古埃及文明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树立早期各区域人类文明属于全人类文化遗产的,人人有责保护人类文明的责任意识;理解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理解人类现代文明和古代文明之间的传承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古代埃及的文明成就及其对古代和现代文明的影响。 难点:1.理解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 2.理解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教学方法】 采用ppt和视频教学法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视频《尼罗河风光》 展出课题《从尼罗河流淌出的灿烂的古埃及文明》 一、导入新课 师:一边是荒芜的沙漠,一边是沃土,强烈的反差画面充斥着我们的眼目,让我们更加向往了解这片土地,及其这片的古老土地上那古老的文明,古埃及文明即尼罗河文明。 师:最近我在看新闻的时候,看到一篇报道,请一位同学读一下报道的信息。 展示报纸新闻报道,请班级学生阅读报纸。 问:以上报道中对古埃及农业的描述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呢?请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报纸新闻,取材源于生活,又存在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辩证地、全面地看待事物的能力,质疑的精神。) 二.新课教学 (一)尼罗河文明的曙光 1.古埃及的自然环境 (1)展示《古代埃及自然环境图》、《尼罗河沿岸气温降水图》《尼罗河定期泛滥图》《古代埃及农业壁画》 学生阅读学习单上资料图思考后回答问题。 师总结:尼罗河为古埃及农业发展带来灌溉水源和肥沃土壤,为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奠定基础。尼罗河为古埃及文明带来了曙光。 (2)展示古埃及地图 师:请同学们读图判断尼罗河的流向,并说明理由。 学生回答:…… 师:观察图片,说说尼罗河在古埃及发挥着哪些作用?(除了影响古埃及农业发展之外) 学生回答:…… 师总结:“尼罗河便于航运,有利于沿岸地区的交通,加强了这些地区的交流和联系,为古代埃及的走向统一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设计意图:通过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介绍,使学生理解自然环境对文明的影响,体现史地结合的理念。) 2.古埃及的文明产生和发展 展出古埃及国家的发展历程的年代尺。 (公元前3500年出现小国)(前15世纪强盛地跨亚非两洲帝国) 公元前4000(前3100年美尼斯 (前6世纪被波斯灭亡) 建立统一的埃及国家) (设计意图:本环节梳理信息运用年代尺、梳理历史文明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能将繁琐的文字梳理为简单的图标信息的能力) (二)尼罗河文明的成就 走进古埃及,欣赏短剧《古埃及法老的一天》 (设计意图:本环节插入短剧,即培养部分学生合作意识和肢体表达能力,同时激发全体学生学习兴趣。) 探究一: 阅读学习单材料,结合课文,思考: 1.古埃及的法老有哪些权利? 2.古埃及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文明成就,这些成就都有哪些重要的影响?(从古代或现在角度思考) 学生四人小组进行讨论,时长5-7分钟。学生探究后,各组按学习单上探究一的问题展示答案。 师在黑板上用文字板书总结古埃及文明成就的各领域、成就、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的探究,知道真实的文物考古挖掘资料,应证历史的真实性,这样设计也可以让学生理解,历史的解读可以通过实物资料和文字资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掌握了一种新的历史学习方法,即实际又有趣。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活动,可以活跃学生思维,在互帮互助中完成任务,优秀学生有表达机会,学困生能从与他人的交流中提高能力,全体学生的结归纳的能力普遍得以提高,通过学习过程从小培养团队意识、合作能力及竞争意识。) 在各组展示答案的过程中补充下列资料: (1)展示《法老的金面具》、《法老的金棺》、《法老的手持太阳杖雕塑》三件文物资料共同告诉我们古埃及法老权利有何特征? (设计意图:展示实物资料,真实感受历史的真实性,增加知识,引发学习兴趣,为解决本次课主问题埃及的文明成就做铺垫性的知识架构) (2)展示古埃及象形文字,猜一猜:这几个文字的意思?,说明商博良对读懂埃及文字所做的贡献。 (3)展示课本上有关建造金字塔的材料一、二。 材料一: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根据传闻写道:“他(胡夫)强迫所有的人为他做工,……他们分成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都要工作3个月, ……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20年。 材料二:有学者估计,如果用火车装运建造金字塔的石料,大约要用60万节车皮。如果把这些石头凿碎,铺成一条一尺宽的道路,可以绕地球一周。 思考:按照你的想象,四五千年前金字塔的建造者是用什么办法开凿,搬运重达十几吨的石块的? 生回答: 师:这里有一段有关金字塔如何建造的视频,现在比较多的人赞同这个观点,请大家欣赏一下。” 展示资料三:金字塔如何建造的视频 师:观看完视频,我们再探究另一个问题。 探究二:现代人赞叹“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为什么?(结合视频资料和课文,思考) 学生小组汇报 师:“金字塔不单纯是一个宏伟的建筑,它综合反映了古代埃及的经济实力、社会结构、宗教信仰、科技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和解读文本材料的探究,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发展,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感受古代埃及的科技水平,社会发展的程度,以及他们的宗教信仰,理解教学难点,为何金字塔是古代埃及的象征。) (4)展示古埃及太阳历石刻。 师: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把一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每季4个月,岁末加5天宗教节日,一年为365天。它与地球围绕太阳运行一周的回归年的天数仅有1/4天误差。 (设计意图:展示实物资料,真实感受历史的真实性,增加知识,引发学习兴趣,为解决本次课主问题埃及的文明成就做铺垫性的知识架构) 思考:在以上古埃及文明成就中,你认为哪些成就是直接或间接与尼罗河相关的? 生回答: 师总结:制定太阳历,古代埃及人观察尼罗河水泛滥,发现其规律,制定太阳历。 发展君主制,尼罗河成为加强埃及南北交流的纽带后,国家面积扩大,要求发展更大规模的灌溉农业,大规模的水利工程需要强化国王权利,君主制度随之逐步发展起来。 部分小结:难怪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展出思维导图 1.充足的灌溉水源和肥沃土壤促进早期农业发展,为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奠定基础 影响古埃及文明 尼罗河流域 的起源和发展 2.尼罗河便于航运,促进埃及走向统一 自然环境 1. 观察尼罗河水涨落规律,制定太阳历。 影响古埃及文明 的成就 2.尼罗河两岸统一后,为加强管理实行君主专制 (设计意图:联系以前学过的地理知识,通过思维导图人文历史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养成史地知识相结合的思维方式,知道自然环境深深影响人文特色,从而达到对古代埃及文明成的一个整体、深入的理解) (三).尼罗河文明的挽歌 播放音乐,展出资料: 公元前6世纪,古埃及被波斯所灭。 为了政权的稳定,后来的征服者在公元前四十七年一把火将亚历山大城图书馆化为灰烬。四百多年后,又拆毁了大部分神庙,并赶散了所有还懂一点古埃及文字的祭司。 与此同时,尼罗河沿岸的气候突变带来的旱灾,彻底地击溃了这个尼罗河孕育的伟大文明,将一切都用风沙掩埋。如今能让我们看到的显著标志就只是一尊狮身人面像和几十座金字塔在夕照风摧中顽强的挺立了。 阅读材料思考:古埃及文明的衰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生回答: 师:的确,除了战争、统治者的摧毁之外,尼罗河的干旱也是造成文明衰落的重要原因。 (设计意图:插入背景音乐,感受文明衰落的悲伤情怀,通过材料,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历史缘由,理解历史的发展受人类自身的因素影响,也深深受制于自然环境。) (四)拓展课文,四大文明发展结果比较 “在世界四大文明中,其他三大文明都已经中断或衰落,唯有中华文明傲立世界五千载而绵延不绝.” ——— 阿诺德·汤因比(英国) 摘自《历史研究》 有关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观点很多,有地理因素说、经济因素说、文化因素说、政治因素说、民族特性说等,你支持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此拓展题请大家回去查找资料,思考,下次课我们再一起分享各自的观点。 课堂小结 古代埃及文明 文明历程(文明的产生、发展、灭亡) 政治 自然环境 建筑 影响 文字 文明的成就 历法 医学 其它 结束语:今天我们学习了古埃及文明,我们人类的早期大河文明,愿我们人类的文明能在我们这一代继续传承。 【板书设计】 古埃及的文明成就。 领域 主要成就 影响 政治 创立君主专制制度 促进国家统一和发展 建筑 建造金字塔 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 文字 创造象形文字 传承了古埃及文明 历法 发明太阳历 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罗马历和公历都源于此。 医学 懂解剖学、分科治病 促进医学发展 【作业设计】 古代埃及练习 一.选择题 1.尼罗河是古代埃及文明的母亲河,它的基本流向是 ( ) A.自东向西 B.自南向北 C.自北向南 D.自上而下 2.古代埃及初步建立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大约是在距今 ( ) A.2500 年前 B.3100 年前 C.4000 年前 D.5100 年前 3.世界第一长河所孕育的文明古国是 (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中国 4.考古工作者在埃及金字塔里发现了许多符号,这种古老而神秘的文字是 ( ) A.腓尼基字母 B.字母文字 C.象形文字 D.甲骨文 5.下列有关古代埃及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埃及大部分领土位于非洲东部 ②埃及气候干旱,终年雨量稀少 ③尼罗河是埃及唯一的水源 ④尼罗河谷地区一度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区之一 ⑤约从公元前3000年开始,尼罗河沿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小国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6. 从制作木乃伊的过程中,我们能看到古代埃及人在医学方面的成就主要表现在 ( ) ①解剖学 ②懂得血液循环与心脏跳动的关系 ③高超的防腐技术 ④麻醉技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古埃及人民曾经写下诗歌尼罗河--- 万岁,尼罗河!你来到这片大地,平安地到来,给埃及以生命。啊,隐秘之神,你已将黑夜引导到白昼,我们庆祝你,给我们指引。你种植了拉神开垦的花园,给一切行走者以生命;你永不停息地浇灌着大地,沿着你自天国下降的旅程。食品的珍爱者,赐予谷物的人,普塔神啊,你给每个家带来光明。 (1)你认为在古埃及人心目中尼罗河处于怎样的地位? (2)结合诗歌及课文知识,分析说明古埃及人赞美尼罗河的原因? 参考答案 1-6 B D A C D A 7.(1)古代埃及人的母亲河(古埃及人的生命之水)等,意思相近皆可 (2)古代埃及人赞美尼罗河,因为结合材料可知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它给古埃及带来了农业灌溉水源和肥沃土壤,从而养育了古埃及人民。通过课文我们还知道,尼罗河促进古埃及河流运输便利,加强沿岸地区的交通,促进古埃及的统一。同时,尼罗河促进了古埃及文明的发展,如人民通过观察尼罗河,发明太阳历,因着尼罗河灌溉工程设施建设的需要,建君主专制制度等。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本堂课教学设计思路比较清晰,内容丰富又有条例,环节过渡流畅,重点突出,难点分析清楚。总体上教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尼罗河文明的曙光。从古埃及的自然条件开始分析,归因自然环境促成早期文明的出现和发展。第二部分,尼罗河文明的成就。分析古埃及文明的表现和古埃及文明对当代和后代的影响,同时也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文明成就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第三部分,尼罗河文明的挽歌,分析文明衰落的原因,除了人的因素外,还有自然环境干旱,尼罗河河水干涸的因素导致。第四部分,拓展课文启发学生思考,横向比较,为何中华文明绵延不绝(作为课后拓展思考题)。在第二部分尼罗河文明的成就教学中,通过设计探究主问题为线索,围绕主问题补充各种资料,适时提出其它问题。这种设计即达到重点突出,又能很好解决教学难点,实现教学目标的完成。拓展部分通过启发学生横向比较不同地域的文明发展,有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对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思考,增强他们民族的自信心感,自豪感,增强爱国爱民族情怀。 2.本堂课的教学采用了多样的教学手段,如视频、图片、文字材料、短剧表演、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以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堂有效性。亮点一,导入上运用了尼罗河风光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报刊文章的质疑进行导入,即充能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培养学生质疑精神。亮点二,在探究题中设计学生表演短剧《古埃及人的一天》,使部分学生的表演能力、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同时通过组织全体学生观看学生表演,了解古埃及宫廷的一个侧面,达到在轻松、愉悦的模拟情景中学习历史知识的目的,即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又可以使学生感性认识课本知识,深入理解知识。 3.本次课的内容是历史教学,通过年代尺梳理历史文明发展过程的思路的方法,培养学生将繁琐的文字梳理为简单的图标信息的能力,同时不断渗透史地结合的理念,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事物存在的观点,即历史事物是具备一定时间和空间的存在。 4. 本次课注重以生为本的理念。课堂中设计的两大探究,即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对信息的分析整理归纳总结的能力、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注重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竞争意识。 5.本次课完成了课堂设计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在人类早期文明的探究学习中,使学生感受到人类文明之美、之伟大,增强了学生热爱早期人类文明的情感,培养了良好的世界文明观。 不足之处: 这节课课堂设计了探究一和探究二,其中探究二问题:现代人赞叹“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为什么?本设计原本是想让全体学生阅读课文,小组讨论,然后回答问题。但是,课堂中学生能即刻回答出来,而且,几个学生还陆续举手发言,有学生提到当时人民拥有了许多知识,如数学、天文学知识;有学生提到当时的科技也相当发达;有学生提到当时的社会政治制度已比较完善,总体上学生回答已比较完整,总结后就是一个完整的答案。 “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对希罗多德这句话的理解,课堂中可以先让学生发表观点,再老师概括尼罗河为古埃及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及对古埃及文明成就带来的影响,让学生做总结应该能更好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更好地体现以生为本的课堂特征。 再教设计: 本次课的探究二问题:现代人赞叹“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为什么?设计作为思考题来完成。 “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对希罗多德这句话的理解教学环节,设计问题,“请结合本次课学习内容谈谈你对希罗多德这句话的理解”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总结。课件22张PPT。尼罗河风光从尼罗河流淌出的-- 灿烂的古埃及文明2017年4月13日 永州日报环球趣事-埃及:西方人眼中的伊甸园 希罗多德等历史学家在它们的著作中曾描绘过一个近似伊甸园的土地,在那里“大多数的人仅仅播种他们的种子,将他们的牛羊赶到田野上,让牛羊将种子踏入土中,然后,再过4、5个月,农民们就可以去收割庄稼了。” 在他们眼中,埃及一定看上去是这块福地。以上报道中对古埃及农业的描述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呢?请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尼罗河为古埃及农业发展带来灌溉水源和肥沃土壤,为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奠定基础尼罗河文明的曙光 尼罗河观察图片,说说尼罗河在古埃及发挥着哪些作用?(除了影响古埃及农业发展之外)尼罗河便于航运,有利于沿岸地区的交通,加强了这些地区的交流和联系,为古代埃及的走向统一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古埃及文明的发展历程前3500年出现小国前3100年美尼斯建立统一的埃及国家前15世纪成为地跨亚非两洲帝国前4000年前2000年公元元年 走近古埃及 欣赏短剧《埃及法老的一天》尼罗河文明的成就小组探究一阅读学习单材料,结合课文,思考:1.古埃及的法老有哪些权利?法老独揽国家行政大权,主宰国家经济,控制国家军队和司法。2. 结合材料,分析古埃及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文明成就,这些成就都有哪些重要的影响?(从古代或现在角度思考)三件文物资料共同告诉我们古埃及法老权利有何特征?法老王权至高无上尼罗河文明的成就小组探究一阅读学习单材料,结合课文,思考:1.古埃及的法老有哪些权利?2. 结合材料,分析古埃及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文明成就,这些成就都有哪些重要的影响?(从古代或现在角度思考)1234……古埃及象形文字猜一猜:这几个文字的意思?脚院子水山坡嘴布匹面包按照你的想象,四五千年前金字塔的建造者是用什么办法开凿,搬运重达十几吨的石块的?材料一: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根据传闻写道:“他(胡夫)强迫所有的人为他做工,……他们分成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都要工作3个月, ……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20年。材料二:有学者估计,如果用火车装运建造金字塔的石料,大约要用60万节车皮。如果把这些石头凿碎,铺成一条一尺宽的道路,可以绕地球一周。建造金字塔小组探究二金字塔不单纯是一个宏伟的建筑,它综合反映了古代埃及的经济实力、社会结构、宗教信仰、科技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现代人赞叹“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为什么?古埃及太阳历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把一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每季4个月,岁末加5天宗教节日,一年为365天。它与地球围绕太阳运行一周的回归年的天数仅有1/4天误差。康翁波双神庙太阳历在以上古埃及文明成就中,你认为哪些成就是直接或间接与尼罗河相关的?制定太阳历:古代埃及人观察尼罗河水泛滥,发现其规律,制定太阳历。发展君主制:尼罗河成为加强埃及南北交流的纽带后,国家面积扩大,要求发展更大规模的灌溉农业,大规模的水利工程需要强化国王权利,君主制度随之逐步发展起来。影响古埃及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影响古埃及文明的成就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希罗多德尼罗河流域自然环境观察尼罗河水涨落规律,制定太阳历。尼罗河两岸统一后,为加强管理实行君主专制尼罗河便于航运,促进埃及走向统一充足的灌溉水源和肥沃土壤促进早期农业发展,为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奠定基础尼罗河文明的挽歌 公元前6世纪,古埃及被波斯所灭。 为了政权的稳定,后来的征服者在公元前四十七年一把火将亚历山大城图书馆化为灰烬。四百多年后,又拆毁了大部分神庙,并赶散了所有还懂一点古埃及文字的祭司。 与此同时,尼罗河沿岸的气候突变带来的旱灾,彻底地击溃了这个尼罗河孕育的伟大文明,将一切都用风沙掩埋。如今能让我们看到的显著标志就只是一尊狮身人面像和几十座金字塔在夕阳照射下中顽强的挺立着。阅读材料思考:古埃及文明的衰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代中国古埃及 “在世界四大文明中,其他三大文明都已经中断或衰落,唯有中华文明傲立世界五千载而绵延不绝.” ——— 阿诺德·汤因比(英国) 摘自《历史研究》有关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观点很多,有地理因素说、经济因素说、文化因素说、政治因素说、民族特性说等,你支持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自然环境文明历程(产生、发展、灭亡)文明成就政治建筑文字历法医学其他影响古埃及文明课堂小结1.写出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的具体表现。(举例说明)2.探究题:查资料,找一个有关古埃及文明的未解之谜?课后作业地理因素说:一方面:这块土地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另一方面,亚洲拥有广大平原和适合于耕种的土壤及其相应的农民社会。经济因素说:其一:中华文明的传承也得益于一个发达的市场交换网络。早在秦始皇时期,就已经统一了度量衡。这就有利于实现不同民族和地区之间的市场交换。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还得益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分工也有利于形成相对的和谐和稳定。政治因素说:长期的大一统的局面无疑为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奠定了稳定的政治基础。文化因素说:中华文化本身的包容性和开放性铸就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辉煌历史。 民族特性说:中华民族对内向往和睦,多民族一直是其特色,但是也从未因为统治者的统治而导致的“种族歧视”。古代埃及练习一.选择题1.尼罗河是古代埃及文明的母亲河,它的基本流向是 ( ) A.自东向西 B.自南向北 C.自北向南 D.自上而下 2.古代埃及初步建立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大约是在距今 ( ) A.2500 年前 B.3100 年前 C.4000 年前 D.5100 年前?3.世界第一长河所孕育的文明古国是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中国4.考古工作者在埃及金字塔里发现了许多符号,这种古老而神秘的文字是 ( )A.腓尼基字母 B.字母文字 C.象形文字 D.甲骨文5.下列有关古代埃及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埃及大部分领土位于非洲东部②埃及气候干旱,终年雨量稀少③尼罗河是埃及唯一的水源④尼罗河谷地区一度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区之一⑤约从公元前3000年开始,尼罗河沿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小国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6. 从制作木乃伊的过程中,我们能看到古代埃及人在医学方面的成就主要表现在 ( ) ①解剖学 ②懂得血液循环与心脏跳动的关系 ③高超的防腐技术 ④麻醉技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古埃及人民曾经写下诗歌尼罗河---万岁,尼罗河!你来到这片大地,平安地到来,给埃及以生命。啊,隐秘之神,你已将黑夜引导到白昼,我们庆祝你,给我们指引。你种植了拉神开垦的花园,给一切行走者以生命;你永不停息地浇灌着大地,沿着你自天国下降的旅程。食品的珍爱者,赐予谷物的人,普塔神啊,你给每个家带来光明。(1)你认为在古埃及人心目中尼罗河处于怎样的地位?(2)结合诗歌及课文知识,分析说明古埃及人赞美尼罗河的原因?参考答案1-6 B D A C D A7.(1)古代埃及人的母亲河(古埃及人的生命之水)等,意思相近皆可 (2)古代埃及人赞美尼罗河,因为结合材料可知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它给古埃及带来了农业灌溉水源和肥沃土壤,从而养育了古埃及人民。通过课文我们还知道,尼罗河促进古埃及河流运输便利,加强沿岸地区的交通,促进古埃及的统一。同时,尼罗河促进了古埃及文明的发展,如人民通过观察尼罗河,发明太阳历,因着尼罗河灌溉工程设施建设的需要,建君主专制制度等。 学 习 单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参考资料部分非洲地区地形图 气温降水图 古代埃及农业—壁画 尼罗河定期泛滥及其影响示意图探究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22年11月5日,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终于找到了图坦卡蒙陵墓的入口。挖掘出了大量珍宝,震惊了西方世界。纯金面具,纯金的棺材,纯金雕制镶满宝石的王位,铺满墓室墙壁的纯金浮雕、壁画,那具完整无缺的木乃伊……所有一切都让人类惊叹!所有出土文物超过10000件,每件都是无价之宝。卡特花费3年的时间把它们全部运出墓室;埃及政府又花费了整整10年的时间把它们运到开罗,开罗博物馆之前的所有藏品都因之黯然失色;而彻底研究它们可能需要未来人类全部的时间。 ----------《百度百科-图坦卡门陵墓》阅读课文、材料,结合小品,思考:古埃及的法老有哪些权利?结合材料分析,古埃及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文明成就,这些成就都有哪些重要的影响?(从古代或现代角度思考)领域主要成就影响??探究二:现代人赞叹“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为什么?(结合视频资料和课文,思考) 短剧:《埃及法老的一天》旁白: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古埃及美丽的太阳升起来了。睡床上,一名男子醒来,他可不是一般人,他是埃及的法老。法老:“来人,沐浴更衣”仆人:“来了,尊贵的陛下!”旁白:“一天以清洗打扮为始,法老的仆人恭敬为他洗浴,之后仆人伺候他穿衣,为他佩戴上各式珠宝,珠宝华服中的法老,看上去就像一名光辉熠熠的神一样。然后法老要开始他的工作了,他信步走向“听政厅”。他的大臣们鱼贯而入,他们向法老恭敬的行跪拜礼,匍匐于法老之前的土地。”将军、宰相、皇室成员、书记员:“万能的阿蒙神、太阳神,圣明的埃及法老、太阳神”将军:“尊贵的陛下,作为将军,我向你汇报,我国东北边境的努比亚人时常骚扰我们,请允许我带兵还击。”法老:“我命令你,将军,马上整理队伍,在耕种季第一个月5日出兵东北边境,还击努比亚人。”旁白:“书记员在纸草上记录了这个决定,并写上了日期。接着宰相上前报告公务。”宰相:“尊贵的陛下,今天是泛滥季第4个月的第十五天,据观察今年的尼罗河水泛滥的时间比往年短,水量有所少,再过十五天我们就要进入耕种季了,我想我们该招募一部分能工巧匠对灌溉设施进行改进,以防止今年粮食减产。”法老:“我准许你的请求。”旁白:“最后上前的是皇室成员”皇室成员:“尊贵的陛下!这一期我们招募到建造金字塔的身强体健的男子是10万人,后天前往更换上一期的人员。”旁白:“一天的听政就这样结束了,法老起身,朝神庙走去。作为法老,他必须把足够的贡品献给尊贵的神明——阿蒙·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从尼罗河流淌出的古埃及文明 .doc 从尼罗河流淌出的古埃及文明.ppt 作业.doc 学习单.doc 尼罗河风光视频.mpg 短剧: 《埃及法老的一天》.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