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垂直的生计 课件+教案+导学稿+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1 垂直的生计 课件+教案+导学稿+素材

资源简介

?
《垂直的生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各种地图或文字资料,获取有效信息,描述秘鲁安第斯山区的自然环境;?2、能够说明山区人们是如何利用山区来发展生产生活的,描述他们的生产生活特色;?3、学会分析山区人们生产生活的特色与山区自然环境的关系,树立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二、重点难点?
重点:安第斯山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色;?难点:安第斯山区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带我去那隐秘之境》,请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你的感受??
(让学生从空中立体、直观地鸟瞰安第斯山脉,感受安第斯山脉唯美的自然风光,产生向往之情)?
过渡:这是根据一位摄影师的作品剪辑而成的,从厄瓜多尔到巴塔哥尼亚,他在安第斯山脉进行了7个月的拍摄,涌动的白云,璀璨的星空,梦幻的仙境,巍峨的雪山,几十万张照片,最终向人们呈现了这美得让人屏息无言的作品。今天,就让我们循着摄影师的视角,走进那隐秘之境。??
学法点拨?
认识区域的方法:一条主线识区域,两个环境析区域。即遵循“地理位置(在哪里)—自然环境(为什么)——人文环境(怎么样)”这条主线。两个环境即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从地形、气候、水文、资源等分析,人文环境从生产、生活、民族、风俗等分析。?
?新课教学?
(一)寻找安第斯?1、找一找:?
在世界地形图中快速找到安第斯山脉的位置。(描述大洲位置、半球位置)?2、填一填:?
给出三幅地图,结合书本第一段,把安第斯山的名片补充完整。?
3、想一想:?
出示朋友圈图片,欣赏观察,朋友们去安第斯山旅游看到的自然景观。(热带雨林、灌木、草地、羊驼、雪山)提问:他们去的是同一个地方吗?为什么自然景观截然不同呢??
(以朋友圈形式呈现,贴近生活,让学生明白不同海拔处,热量和降水不同,自然景观就不同)?
(二)走进安第斯?1、连一连:?
结合书图3-17,把自然景观与相应的海拔高度用线连起来。?2、算一算:?
假设山脚温度为25℃,计算各个海拔点的温度??(让学生从数字上直观感受温度随海拔升高不断降低。)?3、议一议?
安第斯山脉海拔高,自然带垂直分布,自然景观垂直分布,这种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来说是有利还是不利呢??
播放视频:《南美洲纪录片》,提问:假如真的要在这里生活,需要克服哪些生存难题??(严寒、空气稀薄、狂风不止,地球本身的火山威力,食物短缺,山区地表崎岖不平,土壤不够肥沃,交通不便…)??
(三)解密安第斯?
过渡:面对这些挑战,想活下去已经很难了,兴旺更是不可能。?
绝地求生,不但需要勇气,更需要的是智慧,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试着帮印第安人解决这些生存难题。?
合作探究:生存大挑战——分四个组,每一个组解决一个问题?
①耕地少,如何解决食物问题??②温差大,如何解决着装问题??③天气冷,如何解决住房问题??④山路多,如何解决出行问题??1、食?
(1)安第斯山区人以什么为食??
(2)图片上的马铃薯和我们这里的有什么不同??(3)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农作物??
(4)这些农作物有什么特点?(耐寒、抗旱)?(5)你们会把这些作物种在哪里??
(6)高海拔处打算发展什么?可以驯养哪些动物???
(7)食物短缺,极为珍贵,印第安人还发明了哪些保存食物的方法??
关于保鲜食物的方法,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一连串的问题,牵引学生思维,印第安人的生产特色迎刃而解)?
为了永远铭记马铃薯的贡献,秘鲁政府把5月30日定为“全国马铃薯日”(播放视频)??
师生总结:低海拔处发展种植业,种玉米、马铃薯、小麦、大麦等,高海拔处进行畜牧业,驯养羊驼和骆马,形成了山上山下不同的景观,这就解决了生计问题,这种随着海拔高度的垂直变化而带来的生产方式的变化,就是垂直的生计。?
2、衣?
(1)观察图3-22,穿什么样的服饰?有什么特点??
(2)出示2016年秘鲁APEC峰会上各国领导人的合影的照片,简单介绍印第安人的传统服饰叫彭丘,提问为什么都用羊驼毛制作呢?(养的羊驼多,羊驼毛质地轻柔,纤维细长,保暖性强,极为珍贵,有纤维上帝之美誉),羊驼毛出口是秘鲁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又被称为“安第斯山脉走动的黄金”。?
(3)出示2017年秘鲁羊驼毛主题时装秀的现场图片,从本土到国际,从传统到前卫,羊驼毛制成的服装在时尚界刮起了一股旋风。?
现在,秘鲁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剪羊驼毛节,为了保护羊驼,还设立了自然保护区,羊驼在秘鲁的地位可以完全媲美于大熊猫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
?3、住?
(1)观察图片,当地人住的是什么样的房子??(石头做的)?(2)房子有什么特点?(低矮、窗小、墙厚)?(3)这都是为了?(防风保暖)?4、行?
(1)出示图片:秘鲁的公(崎岖不平,蜿蜒曲折)。?(2)那么,出行可以靠什么交通工具呢?(骆马)?
(3)观察这张图,你看到了什么?(骆马体虽小,但背着很多重物)被当地人誉为山区之舟。?
(4)出示:秘鲁的国徽,你发现了什么?(骆马),这就充分说明了骆马在印第安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
5、过渡:印第安人“靠山吃山”,衣食住行无不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并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作为南美洲的开拓者,他们勤劳勇敢又充满智慧,不但活了下去,还兴旺起来了,早在15世纪就建立起了强大的印加帝国。?
出示:秘鲁的马丘比丘遗址,简单介绍;?出示:印加人修建的梯田,简单介绍,(让学生感受印第安人的聪明才智,燃起敬畏之情)?
?6、面对不利的环境,他们遵循自然规律,利用自然景观垂直的变化,进行了合理的开发。?这体现了区域发展的什么原则?(因地制宜)?
他们把自己的生产生活与山区海拔的变化融为一体,体现了人与自然怎样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趋利避害、和谐相处、合作共赢。??
(四)展望家乡?出谋划策:?
宁波作为浙江“双城记”的一城,“一体两翼”中的一翼,如何进行因地制宜的发展???(种植业、旅游业、渔业、港口经济、文化事业等,宁波正致力于打造国际港口名城,正在努力打造东方文明之都。)?
?
结束语:书藏古今,港通天下,宁波正走在美丽、和谐、发展的康庄大道上。
课件22张PPT。涌动的白云璀璨的星空梦幻的仙境巍峨的雪山带我去那隐秘之境学法点拨“地理位置(在哪里)—自然环境(为什么)——人文环境(怎么样)”这条主线自然环境:从地形、气候、水文、资源等分析
人文环境:从生产、生活、民族、风俗等分析区域地理考查一条主线识区域两个环境析区域第二课
与山为邻垂直的生计一、寻找安第斯南美洲南半球西半球《南美地形图》 请你结合书本和地图,把安第斯山的名片补充完整。海陆位置: 洲西部,西临 洋
海拔高度:平均海拔3660米
山脉走向: 走向
荣誉称号: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素有 之称
穿越国度:厄瓜多尔、 、 等国《南美政区图》南美太平南北“南美洲脊梁”秘鲁智利 不同海拔处,
热量和降水不同,自然景观就不同。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的变化25℃16℃7℃-2℃热带--热带雨林暖温带--灌木、林地寒温带--草原寒带--积雪垂


布二、走进安第斯假如真的要在这里生活,需要克服哪些生存难题?绝地求生生存大挑战三、解密安第斯 ①耕地少,如何解决食物问题?
②温差大,如何解决着装问题?
③天气冷,如何解决住房问题?
④山路多,如何解决出行问题?合


究玉米和马铃薯是山区居民的主要粮食耐寒
抗旱羊驼和骆马的奶和肉为人们提供丰富的食物适应性强①耕地少,如何解决食物问题?山上山下不同的景观低海拔(山谷和山坡)处高海拔处种植业畜牧业羊驼骆马垂直的生计围巾 披肩“纤维上帝”“安第斯山脉走动的黄金”保暖
方便②温差大,如何解决着装问题?2017秘鲁羊驼毛主题时装秀 从传统到前卫 从本土到国际就地取材,坚固保暖石 屋③天气冷,如何解决住房问题?多山
险峻
崎岖体小
耐饥
耐渴山区之舟骆马是当地居民的主要运输工具④山路多,如何解决出行问题?印加帝国 安第斯山区山上山下不同的生产生活景观,遵循了区域发展的什么原则?,体现了人与自然怎样的关系? 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趋利避害
和谐相处
合作双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出谋划策家


波平原、丘陵为主
季风气候
水网密布
风光秀丽种植业
旅游业 东海之滨海洋事业
港口经济国际港口名城历史文化名城
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业
文化产业东方文明之都四、展望家乡谢 谢导学提纲:《垂直的生计》
课堂互学
一、寻找安第斯
1、请你结合书本和地图,把安第斯山的名片补充完整。
二、走进安第斯
1、连一连:把自然景观与相应的海拔高度用线连起来
三、解密安第斯
1、集聚智慧,绝地求生
①耕地少,如何解决食物问题?(提示:以什么为食?种在何处?有哪些新方法?)
②温差大,如何解决着装问题?(提示:穿哪些服装?有什么特点?)
③天气冷,如何解决住房问题?(提示:住什么房子?有什么特点?)
④山路多,如何解决出行问题?(提示:靠什么交通工具?有什么特点?)
补充资料:(1)、
种植条件
水稻
小麦
玉米
马铃薯
棉花
水(多中少)

中|少
中|少
中|少
中|少
热(高中低)

中|低
高|中|低
高|中|低
中|低
(2)、

2、安第斯山区山上山下不同的生产生活景观,遵循了区域发展的什么原则?,体现了人与自然怎样的关系?
四、展望家乡
出谋划策
1、宁波作为浙江“双城记”的一城,“一体两翼”中的一翼,如何进行因地制宜地发展? (提示: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角度去分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