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49张PPT。第二课 历史的昭示 历史的昭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考:通过我们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哪些道理?新闻速递 2018年6月18日,第四届“曹灿杯”全国青少年朗诵大赛河北区暨“喜迎十九大、讴歌新时代”河北省第四届朗诵大赛在省会石家庄完美落幕。新闻速递 选手们用各富魅力的声音演绎自己心目中的中华经典美文,让现场观众大饱眼福、耳福,充分感受到参赛选手对中华经典文化的真挚热爱和深刻体悟。 本次比赛通过配乐诗朗诵的形式歌颂党的伟大成就,弘扬了民族精神,表达了对党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和美好的祝愿,又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指示,为广大青少年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和才华的平台,展现了我省当代青少年的良好精神风貌。使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在无形中增强,使青少年更加喜爱中华传统文化,感受国学魅力,感悟先人智慧。你能熟练背诵哪些中华经典美文?1.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给我们怎样的历史启示? 回顾历史,铭记祖国五千年的辉煌,不忘近代百年的耻辱。我们要记取历史的启示: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为什么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荣发展的精神源泉,是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而绵延不绝的内在动力。知识大PK 小组比拼:结合学过的内容和阅读过的中华典籍,列举出最能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名言名句或寓言故事,并说出它们分别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什么思想或精神。 看看哪组同学列举的又快又多。2.为什么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博大精深闻名于世,它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保持了中华民族的特色,维护和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自2002年起,我国每年举办“汉语桥”系列中文比赛,截至2018年已举办十七届,吸引了110多个国家上百万名青少年参加。“汉语桥”已经成为国际人文交流领域重要的品牌活动,被誉为连接世界的“文化之桥、友谊之桥、心灵之桥”。2.为什么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根基。爱国精神、奋斗精神、仁爱精神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3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强调,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创造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奋斗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达到创造人民更加美好生活的宏伟目标。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团结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形成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梦想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有这样伟大的人民,有这样伟大的民族,有这样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也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 请将你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感受和理解(如成语、名言、人物典故等)填入下图。塞罕坝林场 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我们要大力倡导这种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 王继才生前是江苏省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所长。1986年,26岁的王继才接受了守岛任务,从此与妻子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今年7月27日,王继才在执勤时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58岁。 王继才夫妇32年坚守海岛的动力源于内心朴素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正是对国家的挚爱让王继才夫妇数十年如一日,在“与世隔绝”的小岛上抵抗住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艰难环境,始终守卫着祖国的边哨。 海归战略科学家黄大年、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太行新愚公”李保国……这些和王继才一样的时代楷模以坚守笃行勇于奉献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在岁月的深处写下崇高与伟大,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奋斗者的品格与力量。2.为什么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是我们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基础,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和交流中站稳脚跟的基础,也是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肥沃土壤。2.为什么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⑸ 对我们青少年来说,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认识历史、尊重历史和珍惜历史的重要依据,是我们开创未来的基础。 我们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自觉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开创未来。2.为什么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荣发展的精神源泉,是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而绵延不绝的内在动力。 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博大精深闻名于世,它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保持了中华民族的特色,维护和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根基。爱国精神、奋斗精神、仁爱精神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是我们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基础,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和交流中站稳脚跟的基础,也是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肥沃土壤。 ⑸ 对我们青少年来说,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认识历史、尊重历史和珍惜历史的重要依据,是我们开创未来的基础。 我们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自觉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开创未来。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自觉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略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点; 积极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同破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言行作斗争; 为保护、宣传、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政府献计献策。 (2018河北)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价值观的传承载体。回答1~3题: 1.“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无论路途有多遥远、春运的列车有多拥挤,只要一到春节这个时间节点上,回家的脚步就变得急促起来。“回家过年”折射出( ) ①对亲情乡情的重视 ②对物质财富的追求 ③对阖家团圆的情感需求 ④对五谷丰登的祈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改革开放40年,春运规模从1亿人次变为近30亿人次,速度从绿皮车变为复兴号,买票从风雪中排队变为80%车票由互联网售出……春运的变化见证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 ) ①人口增速加快 ②经济的发展 ③共同富裕的实现 ④人民生活越来越美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春意盈九州,年味儿飘四海。从雪花飞扬的俄罗斯到温暖和煦的泰国,从多彩神秘的墨西哥到热情洋溢的西班牙……如今,在海外,越来越多的“洋粉丝”加入了过春节的队伍。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具有独特魅力 ②中国引领世界文化发展 ③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④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中考真题演练ADC (2017河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家园,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回答4~5题: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丰厚的精神滋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启发我们与人为善、平等待人;“群己合一”,启示我们要有团队精神、善于合作;“和而不同”,启迪我们尊重不同文化并与之和平共处……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①影响我们的道德情操 ②影响我们的思想观念 ③凝聚中华民族的智慧 ④决定我们的行为方式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④ 5.四大发明传入西方,被英国哲学家培根誉为“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呼吁,“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培根和75位诺贝尔奖得主的观点共同说明了中华传统文化( ) A.对人类文明进步有重要影响 B.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方向 C.对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最大 D.能够解决人类面临的一切问题AA 6.(2018湖北黄冈)2018年3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下列选项中所述事例,不能体现习近平主席上述论断的是( ) A.当代“愚公”黄大发绝壁上凿出“通天渠” B.“时代楷模”钟扬热心公益,援藏十六载 C.操劳数十年,南仁东为中国开了“天眼” D.穷尽毕生精力,霍金为人类“探索新地球”打开了一扇“窗”D (2016河北)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的独立、发展、富强而不懈奋斗。回答7~8题。 7.抗战时期,一位父亲送给参军的儿子一面“死”字旗,旗上写着:“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乃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从中,我们能感受到这对父子( ) ①救亡图存的坚定决心 ②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③赴汤蹈火的牺牲精神 ④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家国情怀代代相传。在和平年代的今天,能够体现出家国情怀的是( ) ①只买国产商品,抵制外国产品 ②升国旗时庄严肃穆,行注目礼 ③谴责台独行径,期盼祖国统一 ④欣闻屠呦呦获诺奖,为国自豪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中考真题演练DA (2015河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作为一名中国人,一定要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切身感受她的魅力。回答9~11题: 9.下列所示事物,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是( )?? 10.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每到春节,亲人团聚,其乐融融。全球各地华人共享一年的收获和喜悦,庆祝祖国的繁荣和发展。由此可见,春节凝结的精神内涵是( ) ①和谐 ②创新 ③爱国 ④勇敢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1.在英国爱丁堡过春节的中国留学生小沈,不仅在大学里面看到了大型的兵马俑彩灯展,还在沿街的许多地方看到了春联、饺子等中国特色的事物。在异国他乡过春节的小沈应有的感受是( ) ①思念家乡和亲人 ②骄傲和自豪 ③中华文化优于其他文化 ④中华文化独具魅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ADC 12.(2016河北)话说节日文化。(7分) 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众多的传统节日,这些传统节日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折射出千百年来积淀凝聚的民族认同。中考真题演练① 端午节(或端五节、端阳节、五月节、诗人节、女儿节等)。② 吃月饼(或赏月、赏桂、观潮等)。③ 重阳节(或登高节、老人节、敬老节等)。④ 喜庆团圆(或辞旧迎新、祈福纳祥、注重亲情等)。(4分) 传承(或了解)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认同、增强中华民族意识、树立民族自信、弘扬民族精神、提高道德素质等。(3分)中考真题演练 ⑵.今天,重视并过好传统节日对我们青少年有什么意义?(3分)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阅读教材P12内容,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和自己搜集的材料,分析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失败的原因。 4.近代中国,各种探索救国之路失败的根本原因? 没有先进、正确的理论指导,没有代表人民利益的先进政党的领导。5.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⑴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⑵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方向,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 ⑶ 在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带来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领导核心,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6.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哪些伟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制度,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⑴ 在政治上,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一系列政治制度,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 ⑵ 在工业领域,工业体系的逐步建立,使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改变。 ⑶ 在农业上,粮食连年增产,人民的温饱问题逐步得到解决,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⑷ 在科技、教育方面,多项重大科技成就震惊世界;教育体系逐步建立,教育条件逐步改善,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⑸ 在外交方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为打开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重新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标志着新中国的外交取得了重大突破。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不断地为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增添新的壮丽篇章。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内涵)?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承载着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是人奋斗的梦想之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国家 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景,是我们国家的价值目标,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的重大问题。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对于凝聚人心,汇集人们的智慧和才能,推动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社会 这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描述,是全社会的价值取向,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的重大问题。它是全社会崇尚的道德风尚,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精神力量。公民 这是公民个人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回答了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对其有深刻的认识,树立崇高的追求,使其更好地指导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9.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在于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在社会中,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着向上、向善的力量,共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我们中学生应当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积小德成大德,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0.回顾历史,我们应该记取哪些历史的启示? 回顾历史,我们要记取的历史的启示有: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2014河北)公务员为群众办好每一件实事、商家为消费者提供货真价实的商品、看见需要帮助的人热心上去搭把手。这些行为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 ) ①敬业 ②自由 ③诚信 ④友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2018河北)热心追问迷路老人信息并拨打其家人电话;为累得满头大汗的快递小哥送上一瓶水;在装有玻璃碴儿的垃圾袋上特意贴上提示纸条……这些凡人善举( ) ①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境界 ②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③有助于形成自由的价值取向 ④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016河北)平等观念,是照亮现代文明的一道亮光,让我们与之同行。当今社会生活中,与这一要求相符的是( ) ①尊重从事脏活重活苦活的人 ②盗版者与版权所有者收益相同 ③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 ④保证农村考生都能被大学录取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CA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SHE-中国话_高清.mp4 教科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课历史的昭示课件(49张PPT).pptx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_高清.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