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我与社会课件(27张ppt)+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我与社会课件(27张ppt)+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
山东“野人兄妹”
观看视频,思考山东兄妹被称为“野人”的原因。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1.1
我与社会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丰富的社会生活。
能力目标:认识并融入社会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性,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自学思考
1.如何理解“社会”?
2.P2运用你的经验: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感受社会生活?
3.P3探究与分享:(1)暑假参与\了解社会生活的难忘大事件
,你有哪些感受?
(2)对比婴儿、幼儿、小学、中学等各个时期参与社会生活的情况,你有哪些发现?
(3)感受社会生活有哪些意义?
4.P4相关链接、P5相关链接、P6拓展空间: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主要的社会关系有哪几种?
自学指导:
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P2—6,完成下面的思考问题,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且用铅笔圈点勾画重难点知识,时间5分钟。
写在P2标题处
社会:人类、社会活动、社会关系、集合、生活环境
问题1、如何理解“社会”
结合以上情境和你的经验,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写在P3问题处
亲身参与体验、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
问题2、运用你的经验P2:“李铭的一天”
(1)暑假参与社会生活的难忘大事件
,你有哪些感受?
问题3、P3探究与分享
看电影
玩游戏、追剧、看小说
上课外班结识新的老师朋友
去旅游
参观展览
关心国家大事
去书店看书
参加劳动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笔记1、感受社会生活:P3
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
(2)对比婴儿、幼儿、小学、中学等各个时期参与社会生活的情况,你有哪些发现?
问题3、P3探究与分享
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3)感受社会生活有哪些意义?
问题3、P3探究与分享
笔记2、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P4
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更好地认识、融入、参与社会!
问题4、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宅男宅女
呆在家里,不愿意出门或者极少出门的人,在家里购物、玩游戏、看书等等。不愿与人面对面的交往也不善于与人沟通交流。离开了电视、手机、电脑等就像没了命!
你欣赏“宅”这样的生活方式吗?
“宅人”是不是真正脱离了社会生活?
并未完全脱离社会,借助现代的科技手段与社会联系。
名人名言
P4相关链接
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都是别人创造的,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个人之所以成其为个人,以及他的生存之所以有意义,与其说是靠他个人的力量,不如说是由于他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从生到死,社会都在支配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爱因斯坦
笔记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P4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个人对社会)
我的关系网
P6拓展训练
同学
妈妈

老师
外婆
外公
社会对个人有什么影响?(个人身份是如何确定的?)
笔记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P5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笔记4、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
P5
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叶缘关系(分别理解)
父母兄弟姐妹
地缘关系
邻居
血缘关系
同学
业缘关系
同事
理一理
爸爸
售货员
弟弟
老师

血缘关系
血缘关系
业缘关系
业缘关系
地缘关系
“我”与周围这些人的社会关系?
邻居
知识小结
我与社会
感受社会
社会一员
笔记2、意义:3点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结点)
人的身份在社会关系中确定(不同)
笔记1、感受社会:绚丽多彩
笔记4、主要社会关系:血缘,地缘,业缘关系
★笔记3、个人与社会关系
1.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形式可以是(  )
①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②辍学到发达地区打工 
③到敬老院进行献爱心活动 
④开展助人为乐、学习雷锋活动
⑤不上学到灾区当志愿者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④
D
课堂练习
 2、为了响应城市文明创建活动,小海利用周末来到街上劝导人们文明走路,对于闯红灯、翻越栏杆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制止和劝诫。小海参与这一活动的收获有(

①延展了社会生活空间
②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变得丰富了,认识更深刻了
③看到了社会的阴暗面,认识了社会的本质
④培养了社会责任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
3.如果说社会是张网,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是(  )
A、网上的一个结点
B、漏网之鱼
C、互不相干的个体
D、一条线
A
 4、“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③社会是个人的相加
 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的,两者息息相关、不可分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5.小明在日记中写道:‘’在家里,爸爸是慈父;在学校里,爸爸是耐心的老师;在妈妈家里,爸爸是孝顺的儿子;在路上,爸爸是守法的司机……”小明的话说明(
 )
A.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是血缘关系
B.没有社会关系才会活得轻松
C.人们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具有不同的身份
D.只有成年人的社会关系才复杂
C
6.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社区,我与李奶奶是邻居。我与李奶奶的关系属于(  )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法律关系
B2018年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案
课题
1.1我与社会
单元
第一单元
主备人
课时
1课时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丰富的社会生活。
能力目标
认识并融入社会的能力。
知识目标
知道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性,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重点
感受社会生活
难点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学法
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
教法
情境教学法、讲授法
课前
准备
1、课前做好预习,通读本课教材内容,初步了解本框知识。
2、老师根据教材及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并设计问题与教学活动,制作课件。




备注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山东“野人兄妹”》。学生观看并思考回答:观看视频,思考山东兄妹被称为“野人”的原因。
2.师导入:这对山东兄妹被称作“野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长时间几乎脱离了社会生活。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一单元“丰富的社会生活”的第一框“我与社会”的学习,去感受我们生活的社会,认识我们每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板书课题)
3、学生齐读,明确本框体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
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P2—6,完成下面的思考问题,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且用铅笔圈点勾画重难点知识,时间5分钟。
1.如何理解“社会”?
2.P2运用你的经验: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感受社会生活?
3.P3探究与分享:(1)暑假参与\了解社会生活的难忘大事件
,你有哪些感受?
(2)对比婴儿、幼儿、小学、中学等各个时期参与社会生活的情况,你有哪些发现?
(3)感受社会生活有哪些意义?
4.P4相关链接、P5相关链接、P6拓展空间: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主要的社会关系有哪几种?
三、新课学习
感受社会生活
问题1、如何理解“社会”?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提示并补充关键词
社会:人类、社会活动、社会关系、集合、生活环境
问题2、运用你的经验P2:“李铭的一天”
结合以上情境和你的经验,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学生思考回答:略
教师小结:亲身参与体验、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
问题3、P3探究与分享
(1)暑假参与社会生活的难忘大事件
,你有哪些感受?
学生先自行梳理,然后可适当讨论交流。
教师梳理小结学生暑假生活,肯定其中有意义、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经历和感受,并提炼笔记1、感受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
(2)展示图片,思考问题:对比婴儿、幼儿、小学、中学等各个时期参与社会生活的情况,你有哪些发现?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3)播放视频《中美贸易战》,学生思考回答:感受社会生活有哪些意义?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国家大事,认识感受社会生活对于自身、社会、国家的意义。
学生交流想法,教师引导小结:
笔记2、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更好地认识、融入、参与社会!
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问题4、展示漫画“宅男宅女”及其介绍,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你如何看待“宅”这种生活方式?“宅人”是否脱离了社会生活?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认识:“宅人”的生活方式并未完全脱离社会,借助现代的科技手段与社会联系。每个人都与社会密切相关。
(2)展示名人名言P4相关链接,学生思考回答自己对名人名言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
笔记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个人对社会)
(3)梳理我的关系网
P6拓展训练,并思考社会对个人有什么影响?(个人身份是如何确定的?)
学生梳理展示,教师引导认识:
笔记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4)阅读P5页相关链接,思考回答:笔记4、社会关系有哪几种类型
血缘关系,以血亲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地缘关系,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
业缘关系,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出示幻灯片19、20,练一练,加强对三种关系的理解
四、课堂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小结,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我们一生中要经历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社会交往中建立了各种社会关系,进而获得不同的社会身份,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布置
作业
必做题
见练习册
选做题
见练习册
板书设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