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参与公共生活课件(14张幻灯片)+学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参与公共生活课件(14张幻灯片)+学案+素材

资源简介

九(上)思想品德第2课第一框《参与公共生活》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公共生活;
2.明确自己作为公民为何要参与公共生活及如何参与公共生活。
【导学过程】
一、自主预习(在5-8分钟时间内,自主阅读全课,独立完成问题并在疑问处作标记)
(一)基本问题
1.社会公共生活的场所、领域和内容?
2.为何要参与公共生活?
3.怎样参与公共生活?
二、学教互动
围绕教学内容中的难点、重点、热点,可灵活设置课堂质疑、生生探究、交流展示、教师点拨、知识小结等环节。
三、当堂训练
(一)基础过关
1.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从与父母、老师、同学相处,到接触到更广阔的公共生活,我们的生活空间不断扩展,这里的公共生活是指 ( )
A.我们所熟悉的校园内同学之间的交往
B.在网络上与世界各地朋友的交往
C.由我们所熟悉的人和事所组成的交往
D.人与人相互之间的联系、交往与合作,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活
2.歌曲《外面的世界》“在很久很久以前……你离开我/去远空翱翔/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当你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会在这里衷心的祝福你”“外面的世界”是指( )
A.居住房间以外的环境 B.居住以外的地方
C.网络信息虚拟的黄金 D.社会公共生活
3.“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说明的道理是( )
A.任何人都能融入公共生活 B.任何人都离不开公共生活
C.任何人都能创造公共生活 D.任何人都能够丰富公共生活
4.在街道上、居民区内如果乱摆乱卖,大喊大叫,相互干扰,随意倾倒废物,不但影响环境,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社会秩序。这要求我们( )
A.要文明生活,维护良好的公共生活秩序 B.要自觉融入公共生活之中
C.要文明交往,懂得交往的技巧 D.以文明礼仪美化生活
5.漫画《睁眼瞎》告诉我们( )
①要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不做“看客”
②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要有实际行动
③亲近社会就在点滴之间
④凡事都有个先来后到,让是情分,不让是本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二)拓展延伸
6.近日,安徽淮南大学的学生小袁惹上了麻烦,原因是她在上学的途中,扶起一位摔倒的老人,并垫资送老人去医院治疗,后老人和家属认定小袁就是肇事者,小袁坚称没有撞倒老人,双方各执一词。虽然通过警方介入调查,真相水落石出。但是“老人跌倒扶不扶”一度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某校九年级1班开展了以此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辩论会。
(1)真理越辩越明,通过激烈的辩论,大家一致认为老人跌倒应该扶,请你谈谈应该扶的理由是什么?(至少两点)
(2)辩论会上,有些同学认为,只要积极主动,克服冷漠情绪就做到了对公共生活的参与。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课后记忆】
在当今社会,人们公共生活的场所和领域不断扩展,内容也日益多样和复杂。
主备人:陈曦 审核人:王俊龙 审批人:王彬
课件14张PPT。融入社会生活苏人版九(上)第2课江苏省高邮市汪曾祺学校 王俊龙相对于家庭生活,这是人们生活的哪一领域?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到超市购物、去图书馆阅览、参加志愿者活动、参与社区民主管理等,都是在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参与公共生活第一课《融入社会生活》之: 通读教材P12-16(正文)文字及图片,重点思考:教材围绕公共生活话题,重点阐述了哪几个问题?限时5分钟。 自主先学 你曾经参加过哪些公共生活活动?说一说你的收获。对话交流结论:参与公共生活,有何意义?
①参与公共生活有利于我们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同时,在参与公共生活的过程中,我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也能得到验证与运用。
②参与公共生活是我们健康、快乐生活的必要条件。
③参与公共生活,可以使我们学会与人相处,促进人际关系的协调。 最近,微信朋友圈里一则关于女孩遭人殴打的视频在疯传,并有很多评论。该视频内容显示,两个女孩又是扇嘴巴、又是脚踹,殴打另一年龄相仿的女孩。事发过程中,还有几名男性少年非但没有制止,围观嬉笑,并用高邮方言进行幸灾乐祸的对话。该视频引起高邮警方注意,并介入调查。评论:(短语描述)事件中几位男性少年的表现如何?社会关注结论:参与公共生活,需要有积极主动的态度,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培养亲社会行为。北京天坛公园内现有公共卫生间十多座,均为旅游星级厕所,免费为如厕者提供手纸。因为免费,许多人如厕后总是顺手带走一大叠手纸;而更多人是专门为纸而来,一天一趟甚至几趟,将手纸塞满布袋后捎回家,公物私用。思考:免费手纸值不了多少钱,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热衷于私拿呢?有什么解决办法?社会关注结论:参与公共生活,需要大力培养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社会关注思考:罗某的行为会产生哪些影响?罗某错在何处?社会关注结论:参与公共生活,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 2018年1月5日,G1747次列车在合肥站准备开车时,旅客罗某以等老公为由强行阻止关门。列车员和乘客多次劝解无果,乘警采取强制措施时,该女子依然用脚卡住门,并趁机钻回车上继续阻挠。
采访中罗女士称自己很冤:“只要乘警跟检票口知会一声,老公10秒钟就能进站等车。为了让老公上车,我这样做有错吗?”
公安机关认定罗某的行为涉嫌“非法拦截列车、阻断铁路运输”,扰乱了铁路车站、列车正常秩序,违反了《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第77条规定。 1月10日公安机关依法对其作出处理,对其采取罚款2000元的处罚。结论:青少年学生如何参与公共生活?
①参与公共生活,需要有积极主动的态度,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培养亲社会行为。
②参与公共生活,需要大力培养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
③参与公共生活,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1.D 2.D 3.B 4.A 5.A
6.(1)参与公共生活,需要有积极主动的态度,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培养亲社会行为。
公共生活中的冷漠心态既不利于个人心理健康,也是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现。P15
(2)需要克服冷漠培养亲社会行为。P15第一节
参与公共生活,需要大力培养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
还需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
还要将自身融入社会生活,积极主动、合理合法地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关心社会的治理,关注社会发展的走向,并为之作出应有的贡献。当堂反馈欢迎交流、研讨!2018、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