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本道德与法治九年级第三课第一框教学设计课题 生活在民主国家单元二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九学习目标理解民主的价值;了解民主政治建设和曲折发展过程;知道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重要形式和具体的民主制度;理解落实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意识,认识到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客观评价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曲折发展情况,从而增强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情感。重点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难点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展示图片暴君、独裁者和政策的重大失误,提问:这些情况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哪些影响?如何从根本上避免?学生思考回答 通过反面例子,让学生知道民主的珍贵。讲授新课提问:什么是民主,说说你心目中的民主?介绍“民主”一词在中国的起源。讲述民主在世界的起源,以古希腊举例。提问:民主有固定的形式吗?为什么?讲述中国近代以来探索民主的历程。提问:为什么今天的生活会来之不易,需要怎样维持下去?展示漫画《我就是民主少一点》,提问:看此漫画,你有何感想?介绍中国的民主是新型民主,提问:这个“新型”到底是如何体现的?介绍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民主内容、特点、形式和制度安排。提问:关于民主,你还有哪些好的建议?学生讨论回答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学生讨论学生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适度引导。中西对比后,设置冲突,让学生明白一种制度和思想需要切合具体的国情和实际。为引出下文的新型民主做铺垫。让学生看书归纳。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进行拓展。课堂小结当前我们国家正在向建立高度的民主社会迈进,需要我们每个国民都要具有民主意识。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探究了民主的内涵,中国追求民主价值的历程,以及新型的民主,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希望同学们能够真正领会,为将来共建民主社会、和谐社会服务。板书课件28张PPT。3.1生活在民主国家新知导入暴君大独裁者政策的重大失误这些悲剧,如何从根源上避免?新知讲解一、民主的足音(一)什么是民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虽然历经几千年,至今仍然是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 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下面以中国为例子,中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国情下,是如何认识和探索民主的呢? 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近代中国饱受封建专制压迫和外敌入侵的屈辱。抗击侵略、反对专制、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二)中国追求探索民主价值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但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最后都遭到失败。中华民族的民主意识初步觉醒,但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外加反动势力的强大导致失败。为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积极奋斗。同样因为自身的妥协性和软弱性,外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而失败 新 文 化 运 动(资产阶级激进派)前期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后期十月革命带来希望,为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追求民主价值结论?中国历史近代史国情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没有实现“还权于民”现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追求民主价值 建党初期(1921——1927)中共一大:政治纲领明确提出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确定了实现政治民主与社会民主的目标,并在组织原则方面体现出党内民主的精神。 中共二大:现阶段的任务是民主革命,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第一次提出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这是一个工农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采取民主集中制的政权组织形式,广泛吸收群众参加根据地的政权建设、政治管理和社会管理。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为根据地人民履行民主权利提供了保障,是党对政治民主在实践方面非常重要的探索。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创建三三制政权模式、实行普遍、直接、平等的民主选举,对“民主共和国”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这一时期党对政治民主的探索,不仅对巩固抗日民主政权、保护边区人民利益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创造出了许多民主的新形式、新办法和新政策,成为中国政治民主进程中十分耀眼的一页。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论联合政府》、《论人民民主专政》、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政治民主探索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民主政权体系具有一定程度的过渡性和尝试性特征中国历史近代史国情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中国革命胜利人民民主胜利没有实现“还权于民”现代史国情 中国现代史: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现代史分为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两大历史阶段。这一时期是中国人民建立政权、巩固政权、探索与发展中国,使中国走向富强、民主、自立的一段发展史。进入现代史 追求探索民主价值 建国初期(1949——1956) 改革开放以来(1978——今天) ◎1949 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共同纲领》,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制度;◎ 1954 年,一届人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根据《共同纲领》和 1954 年宪法,为实现民族平等,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1956 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民主确立◎文革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了个人崇拜的束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在农村逐步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民族工作,颁行了《民族区域自治法》;◎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法治国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在改革开放的同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继续探索社会主义民主中国历史近代史国情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革命胜利人民民主胜利没有实现“还权于民”继续探索社会主义民主确立社会主义民主现代史国情中国人的民主历程(三)法治体现、保障民主 历史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人民民主专政建立各级人民民主政权建立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民主真正确立1954年第一部宪法颁布1982年制定现行宪法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需要法治保障。◎已往的民主都是对少数人实行民主、对大多数人实行专政。◎社会主义民主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绝大多数人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从这幅漫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二、新型民主 ▲2.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广泛性:绝大多数人享有真实性:充分反映人民意愿,实现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保障人民的合法权利 ▲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发展选举民主发展协商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安排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根本基本网络问政成为新的民主协商形式思考:怎样通过网络渠道实现公民的民主权利?探究分享课堂练习1. 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的历史事件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C.文化大革命 D.1982年宪法修改2.下列对民主价值认识和理解正确的是 ( )A. 民主价值只靠民主制度建设就能实现B. 我国民主就是自由发表意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C.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D.实践证明,中国新型民主不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AC拓展提高 假如你是一名政协委员,与同学合作调查所在地区的民生问题,试着写出你们的“提案”。课堂总结 当前我们国家正在向建立高度的民主社会迈进,需要我们每个国民都要具有民主意识。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探究了民主的内涵,中国追求民主价值的历程,以及新型的民主,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希望同学们能够真正领会,为将来共建民主社会、和谐社会服务。板书设计生活在民主国家民主的足音理解和认识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新型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安排如何落实人民当家作主广泛性真实性:选举民主 协商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部编版本道德与法治九年级第三课第一框教学设计课题 生活在民主国家单元二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九学习目标理解民主的价值;了解民主政治建设和曲折发展过程;知道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重要形式和具体的民主制度;理解落实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意识,认识到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客观评价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曲折发展情况,从而增强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情感。重点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难点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展示图片暴君、独裁者和政策的重大失误,提问:这些情况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哪些影响?如何从根本上避免?学生思考回答 通过反面例子,让学生知道民主的珍贵。讲授新课提问:什么是民主,说说你心目中的民主?介绍“民主”一词在中国的起源。讲述民主在世界的起源,以古希腊举例。提问:民主有固定的形式吗?为什么?讲述中国近代以来探索民主的历程。提问:为什么今天的生活会来之不易,需要怎样维持下去?展示漫画《我就是民主少一点》,提问:看此漫画,你有何感想?介绍中国的民主是新型民主,提问:这个“新型”到底是如何体现的?介绍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民主内容、特点、形式和制度安排。提问:关于民主,你还有哪些好的建议?学生讨论回答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学生讨论学生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适度引导。中西对比后,设置冲突,让学生明白一种制度和思想需要切合具体的国情和实际。为引出下文的新型民主做铺垫。让学生看书归纳。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进行拓展。课堂小结当前我们国家正在向建立高度的民主社会迈进,需要我们每个国民都要具有民主意识。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探究了民主的内涵,中国追求民主价值的历程,以及新型的民主,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希望同学们能够真正领会,为将来共建民主社会、和谐社会服务。板书课件28张PPT。3.1生活在民主国家新知导入暴君大独裁者政策的重大失误这些悲剧,如何从根源上避免?新知讲解一、民主的足音(一)什么是民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虽然历经几千年,至今仍然是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 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下面以中国为例子,中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国情下,是如何认识和探索民主的呢? 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近代中国饱受封建专制压迫和外敌入侵的屈辱。抗击侵略、反对专制、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二)中国追求探索民主价值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但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最后都遭到失败。中华民族的民主意识初步觉醒,但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外加反动势力的强大导致失败。为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积极奋斗。同样因为自身的妥协性和软弱性,外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而失败 新 文 化 运 动(资产阶级激进派)前期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后期十月革命带来希望,为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追求民主价值结论?中国历史近代史国情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没有实现“还权于民”现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追求民主价值 建党初期(1921——1927)中共一大:政治纲领明确提出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确定了实现政治民主与社会民主的目标,并在组织原则方面体现出党内民主的精神。 中共二大:现阶段的任务是民主革命,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第一次提出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这是一个工农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采取民主集中制的政权组织形式,广泛吸收群众参加根据地的政权建设、政治管理和社会管理。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为根据地人民履行民主权利提供了保障,是党对政治民主在实践方面非常重要的探索。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创建三三制政权模式、实行普遍、直接、平等的民主选举,对“民主共和国”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这一时期党对政治民主的探索,不仅对巩固抗日民主政权、保护边区人民利益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创造出了许多民主的新形式、新办法和新政策,成为中国政治民主进程中十分耀眼的一页。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论联合政府》、《论人民民主专政》、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政治民主探索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民主政权体系具有一定程度的过渡性和尝试性特征中国历史近代史国情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中国革命胜利人民民主胜利没有实现“还权于民”现代史国情 中国现代史: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现代史分为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两大历史阶段。这一时期是中国人民建立政权、巩固政权、探索与发展中国,使中国走向富强、民主、自立的一段发展史。进入现代史 追求探索民主价值 建国初期(1949——1956) 改革开放以来(1978——今天) ◎1949 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共同纲领》,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制度;◎ 1954 年,一届人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根据《共同纲领》和 1954 年宪法,为实现民族平等,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1956 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民主确立◎文革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了个人崇拜的束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在农村逐步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民族工作,颁行了《民族区域自治法》;◎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法治国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在改革开放的同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继续探索社会主义民主中国历史近代史国情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革命胜利人民民主胜利没有实现“还权于民”继续探索社会主义民主确立社会主义民主现代史国情中国人的民主历程(三)法治体现、保障民主 历史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人民民主专政建立各级人民民主政权建立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民主真正确立1954年第一部宪法颁布1982年制定现行宪法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需要法治保障。◎已往的民主都是对少数人实行民主、对大多数人实行专政。◎社会主义民主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绝大多数人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从这幅漫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二、新型民主 ▲2.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广泛性:绝大多数人享有真实性:充分反映人民意愿,实现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保障人民的合法权利 ▲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发展选举民主发展协商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安排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根本基本网络问政成为新的民主协商形式思考:怎样通过网络渠道实现公民的民主权利?探究分享课堂练习1. 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的历史事件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C.文化大革命 D.1982年宪法修改2.下列对民主价值认识和理解正确的是 ( )A. 民主价值只靠民主制度建设就能实现B. 我国民主就是自由发表意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C.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D.实践证明,中国新型民主不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AC拓展提高 假如你是一名政协委员,与同学合作调查所在地区的民生问题,试着写出你们的“提案”。课堂总结 当前我们国家正在向建立高度的民主社会迈进,需要我们每个国民都要具有民主意识。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探究了民主的内涵,中国追求民主价值的历程,以及新型的民主,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希望同学们能够真正领会,为将来共建民主社会、和谐社会服务。板书设计生活在民主国家民主的足音理解和认识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新型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安排如何落实人民当家作主广泛性真实性:选举民主 协商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1生活在民主国家 教案.doc 3.1生活在民主国家 课件.ppt 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主[超清版]_标清.a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