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二课 第2课时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练习一、选择题1. 战国中后期,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合众弱以攻一强”、“事一强以攻众弱”的历史现象 ,其中的“一强” 是指( )A.秦 B.吴 C.楚 D.越2. 识读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图4属于哪一时期的形势图?( )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朝时期3. 他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 第一霸主逞威风”。该歌谣中的他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C.楚庄王 D.越王勾践4. 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 )A.晋文公 B.齐桓公 C.楚庄王 D.越王勾践5. .陕西西安栎阳城遗址是“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经考古认定是商鞅变法的发生地。该遗址位于战国时期的( )A.齐国 B.赵国 C.秦国 D.楚国6. 在我国古代,人们会以“牛”“耕”作为名,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A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7. 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 )A.国家产生 B.文明起源 C.政权分立 D.社会转型8.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A.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 B.承认土地私有,发展经济C.推行县制,便于国家管理 D.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9. 吕思勉在《中国的历史》中写道:“从春秋的末期,久已寂寂无闻,入战国的初期,又国多内难。又因为僻处西陲,开化最晚,大家都有些瞧不起他。”“他”是指( )A.楚国 B.秦国 C.齐国 D.魏国材料解析题10. 请写出《战国七雄形势图》中英文字母所表示的国名:A. B. C.答案1.A 2.C 3A 4. B 5.C 6.A 7.D 8.A 9.B10 A.燕;B.齐;C.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1张PPT)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八年级上第二课 亚非大河文明 第2课时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新知导入你听说过这个故事吗?反映了中国早期社会哪一历史时期,这一历史时期有怎样的特征?西周末年东周的开始王室衰微烽火戏诸侯新知讲解春秋之解前770年1、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2、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前476年前475年前221年春秋战国注释:春秋,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战国,因各诸侯国连年争战而得名。新知讲解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农业: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新知讲解王室衰微周天子地位的变化:西周时: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东周)春秋时: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这一变化与当时新式生产工具的出现有怎样的关系?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劳动效率提高,促进生产发展周天子经济实力衰落诸侯日益强大(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诸侯争霸新知讲解齐桓公越王勾践吴王阖闾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齐桓公宋襄公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诸侯争霸新知讲解背景:2. 经过:3. 结果: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自身利益相互展开争斗;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打着“尊王攘夷”旗号进行征战。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不断兼并和扩张;民族融合。齐桓公的霸业新知讲解齐桓公 成就霸业的主要原因?1、齐国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经济)2、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政治)3、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军事)4、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外交)(1)材料中的历史事实发生于哪个历史时期?春秋 管仲帮助齐桓公改革军制和内政,发展经济;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组织联军,阻挡楚国,树立威信。齐桓公首先称霸(公元前7世纪中期)(2)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3)“管仲相桓公”对齐国产生了什么结果? 材料:“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新知讲解春秋争霸的历史认识积极影响: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消极影响:客观上有利于实现区域性的局部统一,促进各民族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春秋争霸的实质和历史影响实质:奴隶主的掠夺战争!新知讲解战国时期七国形成三家分晋:赵、魏、韩(公元前403年)田氏代齐(公元前386年)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来春秋时期形势图战国时期形势图观察下列两幅地图,并结合教材,与春秋相比,战国时期大国形势有什么变化?战国时期新知讲解战国七雄匈奴燕齐楚秦宋吴越晋赵魏韩三 家 分 晋齐田氏代齐燕楚秦晋新知讲解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战国时期的战争与春秋时期的战争相比,有什么不同?战争规模更大,持续时间更长,也更为残酷,对社会经济发展破坏性更大,影响更广泛。如果你是当时的某个诸侯,面对激烈残酷的兼并战争形势,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应对?通过变法富国强兵,吞并别国或避免被别国吞并。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各国变法的原因:各国争霸的现实压力(直接原因)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什么相继展开变法运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1 背景2 目的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3 时间、代表性改革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军功奖励耕织建立县制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特权由国君直接派遣官吏治理4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影响?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1、商鞅变法代表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他们要求推翻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因此,商鞅变法适应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商鞅变法得到秦孝公的坚决支持;3、商鞅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并制订了一系列具体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商鞅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1、实现抱负应不怕挫折和牺牲;2、应顺应历史潮流,具有创新和献身精神。拓展提高1)、改革土地制度;——使封建土地所有制得以建立。2)、奖励耕战;——有利于提高人民的劳动积极性, 促进经济的发展。3)、奖励军功;——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4)、建立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性质:商鞅变法是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改革商鞅变法内容的作用以及性质商鞅变法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板书设计铁器和牛耕的推广水利工程的修筑战国七雄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2课时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课件 .ppt 第二课 第2课时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同步练习).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