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课《创新永无止境》课件(52张PPT)+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课《创新永无止境》课件(52张PPT)+素材

资源简介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二、创新永无止境
1.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水平现状
2.我国应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3.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重视发展
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4.建设创新型国家应弘扬怎样的创新精神
5.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做
视频欣赏:智能家居生活
创新强国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
决定性因素
1.当今世界,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地位
思考:科技创新能力如此重要,我国科技水平
及其创新能力的现状怎样?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将科技创新视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并加以贯彻落实,我国科技创新成就显著。
我国首颗X射线卫星“慧眼”成功发射
HXMT的成功发射和运行,将使中国在国际竞争激烈的的高能天体物理观测领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国产C919大飞机成功飞上蓝天
惊动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在中国
量子计算机的运算速度
中国首艘国产航母
? 2014年12月18日,“蛟龙”号首次赴印度洋下潜,实现了深海探测梦。
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在中国贵州落成
全球最大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试飞机组进行了首次下水滑行。这标志着我国填补了水陆两栖大飞机的研制空白,而此前世界上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只有俄罗斯、日本拥有。
中国高铁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
2016年10月17日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载人飞船神舟十一号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8年新年贺词里说:我国科技创新、重大工程建设捷报频传
“慧眼”卫星遨游太空,
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
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海水稻进行测产,
首艘国产航母下水,
“海翼”号深海滑翔机完成深海观测,
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正式开港,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我为中国人民迸发出来的创造伟力喝彩!
思考:我国科技成就捷报频传说明了什么?
(1)目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2.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水平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发达国家在一些关键技术与核心产品上对我实施出口管制,我国集成电路、基础软件、互联网、高端生产装备、新材料等多个领域都存在产业安全风险隐患,相关制造业不仅面临低端锁定困境,产业链安全和供应链安全也得不到保障。比如,在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中,大量使用进口的芯片、软件和控制系统,一且被“卡脖子”,就难以保障设备和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于国防科技工业来说,核心技术更是买不来的,要突破制约武器装备发展的“瓶颈”,就必须下大力气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中国是制造大国却不是创造强国,整体上看,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严重缺失,始终是国人之痛。在世界互联网十强企业中,中国虽然占有四席,但核心技术、核心元器件却严重依赖国外。在国内市场已占八成份额、国际市场份额也不断攀升的国产智能手机,其中很大部分的核心技术依赖进口。
我国与发达国家创新情况对比表
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对外技术依存度
发达国家 3%以上 70%以上 30%以下
中国 1.23% 39% 50%
(2)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2.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水平现状
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要解决图表中反映的问题,你的建议是
①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②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③全国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 ④加强对青少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A.①????????????? B.①②???????????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探究
我国必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国家长远发展和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基于对科技创新战略意义的理性审视,明确提出
(1)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2)到203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3)到2050年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知识拓展:

创新型国家

(1)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
(2)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
(3)自主创新能力强的国家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
(4)创新产出高。
(1)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3.我国应该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2)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探究:
(1)阅读教材第25—26页“探究与分享”;
(2)问题:有人说,创新就该追求原创;有人说,我国发展起点低,创新应当从模仿开始。结合中国高铁故事,谈谈你的看法。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要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中国高铁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仰望到模仿,从创新到赶超的过程;经历了从发展初期的技术引进到消化吸收,再到自主创新,到完全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中国铁路人用心血和汗水铸就了“中国高铁”这个品牌。
(3)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4)建设创新型国家,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弘扬创新精神
(5)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重视发展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②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4.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1)教育的重要性(为什么要重视教育事业发展?)

教育改革全面推进
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
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
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2)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
探究与分享: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让我们想象一下:未来的学校将会是什么样子?
(1)个人:
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万众创新
探究
中兴“芯”片之痛
①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②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企业不能只是路着别人走,而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万众创新
(2)企业:
2、创新精神的表现:
①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②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③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④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探究:
材料: 李克强指出,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会越来越大,进一步放宽服务业的准入,还会全面放开制造业,在这方面不允许强制转让技术,我们将保护知识产权;要持续向社会发出信号,让恒产者有恒心,让投资者有信心,让各类产权者安心,给所有合法产权所有者都吃上长效定心丸。
保护知识产权:
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3、如何保护知识产权
①学习相关法律,如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
②未成年人也拥有知识产权。当未成年人的知识产权遭到侵犯时,可以有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出面请求有关机关予以法律保护,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
③拒绝购买盗版产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④对自己的发明创造成果及时申请专利保护。
4、创新的目的和意义
(1)创新的目的: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加美好
(2)意义: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1)树立远大理想,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勇于向传统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
(3)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敢于质疑、善于质疑。
(4)培养创新意识,积极参加小发明、小制作等科技创新活动等。
(5)培养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我们青少年怎样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
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
创新永无止境
创新强国
万众创新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重视发展教育?
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现状
我国应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1.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这表明( )
A.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大大增强
B.我国已建成创新型国家
C.我国的整体科技水平居世界前列
D.我国已成为科技强国
A
2.2017年6月16日,科学家潘建伟宣布:中国率先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打破了此前国际上保持多年的“百公里级”纪录。参与这次实验的两个地面站分别是青海德令哈站和云南丽江高美古站。这一科学实验的成功( )
①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创新型国家
②说明我国的量子科学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③得益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④离不开科学团队的艰苦奋斗,刻苦钻研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D
3.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必须( )
①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②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③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④全面引进国外的先进科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