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探究二从马镫看中世纪欧亚国家间的文明传播 课件(2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4探究二从马镫看中世纪欧亚国家间的文明传播 课件(21张PPT)

资源简介

课件21张PPT。从马镫看中世纪欧亚国家间的文明传播亚历山大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帝国2世纪,罗马帝国8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马镫的起源 马镫是骑马时的踏脚和支撑装置,一般成对垂于马鞍两侧之下。 1、什么是马镫? 2、马镫的作用?马镫的作用不仅是帮助人上马,更主要的是在骑行时支撑骑马者的双脚,起到在奔跑中稳定身体的作用。
行进时,骑者以马镫为主要支撑点,可以解放骑乘者的双手,在马背上做各种动作。在马镫发明前,骑士们怎么骑上马? 当时上马的主要姿势为:或左手紧抓马鬃,飞身上马;或用手中的矛点地支撑身体而跳上马;或靠踩住安装在矛上的横栓而上马。

当骑在马上时,骑士们的双脚是无处搁置的,奔腾或跳跃时,骑士们必须紧紧抓住马鬃,夹住马肚,才能避免被颠下马背。 3、马镫的历史?古代人类骑马的大多数时间里,双脚都没有支撑。(1)古代埃及人尚不知马镫为何物。亚历山大的骑兵横扫中亚时,都骑在马上无处搁浅。奔驰或跳跃时,骑兵必须紧紧抓住坐骑的鬓毛,以免颠下马背。(2)中国的战国时期,赵武灵王为了抗击游牧民族侵扰,推行“胡服骑射”,但战国乃至汉初的骑兵马具也没有马镫。 中国春秋时期及以前作战以车战为主,骑兵仅是一种辅助力量。战争方式为双方步兵、战车相向对峙,骑兵作用远不如车兵。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但从战国乃至汉初的骑兵,马背上只有像坐垫一样的马鞍,填充物是兽毛,马鞍前后没有鞍桥,更没有马镫。当马飞奔或腾跃时,骑者只能用双腿夹紧马身,同时用手紧抓马鬃才能避免摔下马来,很难手舞大刀长矛灵活刺杀,骑兵的作战可能主要是骑在马上向敌人射箭、冲击,不能灵活使用各种兵器。4、马镫的发明?发明马镫的最初想法可能来自偶尔用来帮助上马的皮绳套最早使用皮绳套的大概是中国的中原人、印度人或中亚游牧民族。5、马镫的铸造?大约3世纪,中国人已在铸造金属马镫了。5、马镫的使用? 成熟的双马镫的使用,标志着骑马用具的完备,骑兵的发展从此进入新时期。 骑兵开始使用马镫后,作战能力大大增强。
首先,骑兵可稳稳地坐在马上自如地使用武器攻击敌人;
其次,人与马牢固地结合在一起,骑兵可借助战马的力量刺杀敌人,冲杀力极强;
第三,马镫为骑兵能冲入步兵阵营、近距离搏杀创造了条件。随着盔甲装备的加强,骑兵可在步兵阵营中横冲直撞,威力尽显。骑兵遭遇步兵?马镫的传播 金属马镫发明后很快传播到东北亚的高句丽地区,突厥人向西传播——6世纪末7世纪初萨珊波斯人从突厥人那里引入马镫——7世纪初萨珊波斯人传给阿拉伯人——7世纪早期,马镫传向东欧和东罗马帝国,并继续向北欧、西欧等地传播中国
(西晋) 马镫所主导的一幕幕历史大剧:
1、公元374年,北匈奴单于巴兰伯率匈奴骑兵西渡顿河,击败以步兵方阵为主力的东哥特军队,宣示了骑兵时代的来临;
2、阿提拉(406-453)率匈奴骑兵横行欧洲如入无人之境,被教廷和欧洲封建主恐惧地称做“上帝的鞭子”;
3、唐朝名将李靖率三千精骑奇袭阴山的突厥王庭,引弓百万的突厥大帝国土崩瓦解(630年);马镫的传入对中世纪欧洲历史的影响 对中世纪欧洲历史的影响非同小可,马镫将骑手与马融为一体,这些骑手手持长矛或重的长枪,越来越普遍地披挂金属盔甲,他们就成为纵横欧洲中世纪近1000年的封建骑士,对欧洲中世纪军事贵族封建主义制度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看到使用马镫后的骑兵的优势,进行了军事改革,建立骑兵军队。
经过查理马特、丕平、查理大帝三代人的努力,到8世纪后期,骑兵已成为法兰克王国最有战斗力的军队,查理曼帝国的建立及其疆域的拓展,无不得力于新式的骑兵军队,骑士军队逐渐代替了步兵,成为当时西欧战争中的决定性力量,封建骑士纵横欧洲中世纪近1000年。封建骑士纵横欧洲中世纪近1000年如果遇到蒙古骑兵? 1、7-9世纪,凶悍的阿拉伯骑兵冲出阿拉伯半岛,沙尘暴般席卷了西南亚和北非。
2、奠立中世纪西方世界格局的十字军骑士的八次东征(11-13世纪);
3、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率领蒙古骑兵横扫亚欧大陆(12-13世纪); 世界战场上的骑兵身影 4、土耳其骑士挥舞圆月弯刀、建立起横跨亚非欧的奥斯曼帝国(13-15世纪),
5、帖木儿率突厥-蒙古骑兵纵横欧亚草原和西南亚,其后裔巴布尔又率军长驱直入印度、建立了莫卧帝国(1526-1857);
6、努尔哈赤率满洲铁骑内线快速机动、以少胜多五日歼灭明四路大军的三路(萨尔浒之战1619年),奠定崛起和入主中原之基……蒙古骑兵真的无敌吗?《大秦帝国》《大唐荣耀》《三国演义》 无须赘述骑士们的装备对于中世纪军事贵族封建主义制度具有何等意义┅┅中国的马镫最初曾促成这一社会形式的形成。在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外,最重要的发明也许就是马镫了。
——李约瑟说说你对李约瑟观点的理解 李约瑟认为中国发明的火药传到欧洲,在欧洲封建主义的最后阶段帮助摧毁了欧洲封建制度,而中国的马镫在最初却帮助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建立。古代中华文明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
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相互影响;
马镫促进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建立。 除了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外,传遍欧洲大陆、具有深远影响的其他中国发明是船尾舵、马镫和胸戴挽具等,马镫使中世纪欧洲穿戴沉重铠甲的封建骑士得以产生。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说你对斯塔夫里阿诺斯观点的理解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中国发明的马镫因其能使战马更容易驾驭,使人与马融为一体,使骑在马背上的人解放了双手,骑兵们可以在飞驰的战马上且骑且射,也可以在马背上左右大幅度摆动,完成左劈右砍等军事动作,大大提高了战斗力,从而使中世纪欧洲穿戴沉重铠甲的封建骑士得以产生。“不同文明的接触,以往常常成为人类进步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学习希腊,阿拉伯学习罗马,中世纪的欧洲学习阿拉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学习东罗马帝国。”
——罗素1)希腊学习埃及继承发扬了希腊哲学,继承吸收了希腊的学习成果,广泛采用柱廊式建筑,并饰以各种雕刻绘画2)罗马学习希腊克里特岛,米诺斯遗迹,希腊建筑受古代埃及影响,如侧面人像壁画、石造建筑、最早的柱头形式等结合罗素的观点,依据所学知识,查找相关资料,列举不同文明间相互学习的事例。3)阿拉伯学习罗马阿拉伯文化实在吸收消化原埃及、两河流域、波斯帝国和希腊罗马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部分欧洲学者认为,罗马法是伊斯兰教法的源泉之一,伊斯兰教的若干律例取自罗马法。4)中世纪的欧洲学习阿拉伯阿拉伯“代数学”之父花拉子米编撰的代数学著作传入欧洲后,直到16世纪仍为各大学的通用教科书。通过这本书,阿拉伯数字传到了欧洲。5)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学习东罗马帝国14世纪,欧洲以复兴阿拉伯人保存的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科学,掀起了一场文艺复兴运动。中国部分发明对欧洲的影响: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1)对国家民族而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
(2)对个人: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创造新生活。2、怎样对待传统文化(1)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行动:继承和发扬符合要求的、积极向上的;改造和剔除不符合社会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3、我们应当如何对待不同的文化? 尊重、包容、开放、兼容,(文化发展的多元化)
尊重民族传统文化的前提下,
学习借鉴外来的先进文化,学会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选择 1、 A2、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最大特征:封建庄园制度、封建农奴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以及基督教的作用和影响。3、D4、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帝国2世纪,罗马帝国8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 自我测评答案5、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