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正视发展挑战》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年级学习 目标 ①增强学生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紧迫感。 ②收集整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数据及事实,理解实行计划生育、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③了解我国人口和资源环境的现状及特点,认识人口和资源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重点 增强学生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紧迫感。难点 认识人口和资源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以生活中的公益广告导入。思考:这些公益广告涉及生活中的哪些主题?读了这些广告,你有什么感受?答案解析: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捕杀野生动物等主题。中国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人口问题和资源环境危机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我们必须积极应对挑战、共同努力。引出本课主题--正视发展挑战 结合当下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现状,思考对策。 从学生常见的案例出发,思考如何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讲授新课 《发展中的人口问题》探究一:图片展示国庆假期,旅游景点人山人海。思考我国人口现状。探究二:思考:”我国人口与森林的变化“这张示意图表明了什么 ?同时结合人口问题视频资料,分析人口现状带来的危害。 答案解析: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 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 探究三:讨论并回答:面对人口现状问题带来的危害,我们应该怎么做。引发学生思考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探究四:结合近年来我国劳动力状况变化材料,思考劳动力人口变化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有哪些?答案解析:我国劳动力人口数量下降,人口状况趋于老龄化。劳动力数量的减少会导致人力资源不足,劳动力成本增加,影响经济发展。 引导大家思考全面二孩政策的必要性。 《资源环境面临危机》探究五:辨析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答案解析:前三位同学观点错误,没有认识到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不符合我国国情。最后一位同学观点正确 探究六:观看视频蓝色星球思考我国环境现状? 答案解析: ①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成为民心之患。②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们的必然选择是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学生小组讨论,1.人口问题的特点;资源、环境现状。 2.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们的必然选择 让学生通过情景体验/视频感受,认识代价与回报的关系,知道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能够认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正视发展中的挑战,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国策。 板书 人口现状及危害 正视发展挑战 计划生育国策的必要性 资源、环境现状 如何应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6.1 正视发展挑战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5.1 延续文化血脉5.2 凝聚价值追求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本单元教材结构:6.1 正式发展挑战6.2 共筑生命家园单元解读:文明与家园两个角度引导我们认识:文明是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目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筑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共筑生命家园,让人民更富裕,让国家更富强,让中国更美丽。 自主预习123我国人口现状(基本特点及其它特点)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重要性、必要性)4我国的资源状况及特点?6面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们的必然选择是什么?我们的行动是什么?5人口问题的危害?我国的环境现状及特点?化学课件:www.1ppt.com/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www.1ppt.com/kejian/shengwu/ 地理课件:www.1ppt.com/kejian/dili/ 历史课件:www.1ppt.com/kejian/lishi/ 新课导入思考:这些公益广告涉及生活中的哪些主题?读了这些广告,你有什么感受?答案解析: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捕杀野生动物等主题。中国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人口问题和资源环境危机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我们必须积极应对挑战、共同努力。十一国庆假期的“人山人海”不同教育阶段人口所占比例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 发展中的人口问题11、我国人口现状重要国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新特点: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老龄化严重男女性别比失衡思考:这些现状,会给我国带来什么危害?2、人口问题危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人森林木从众 发展中的人口问题1思考:”我国人口与森林的变化“这张示意图表明了什么 ? 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重要性: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3、为什么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必要性:①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②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③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问题。 发展中的人口问题1实行计划生育?化学课件:www.1ppt.com/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www.1ppt.com/kejian/shengwu/ 地理课件:www.1ppt.com/kejian/dili/ 历史课件:www.1ppt.com/kejian/lishi/ 探究:答案解析:我国劳动力人口数量下降,人口状况趋于老龄化。劳动力数量的减少会导致人力资源不足,劳动力成本增加,影响经济发展。2016年,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子女政策,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1资源日益短缺2环境污染严重3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4、资源环境危机 资源环境面临危机2经济与社会发展面对的严峻挑战:①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②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③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5 我国资源状况及特点中国经济持续发展,靠的就是资源支撑。为了保障经济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多用些资源也是值得的。我国经济发展了,有了钱就可以到国际市场买资源与节约资源相比,更重要的是合理利用资源答案解析:前三位同学观点错误,没有认识到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不符合我国国情。最后一位同学观点正确①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成为民心之患。②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6 我国环境问题现状 资源环境面临危机2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 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资源环境面临危机2思考:面对突出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7、我们的必然选择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5.1 延续文化血脉5.2 凝聚价值追求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6.1 正式发展挑战6.2 共筑生命家园重难点:1.人口问题的特点;资源、环境现状;(重点) 2.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们的必然选择(难点)1、(2017·齐齐哈尔)我国的养老社会服务,亟待来一场供给改革。这体现了我国( )的特点。A.人口基数大 B.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C.男女性别比失衡 D.人口素质偏低BC2、(2017·西宁)下列关于“全面二孩”政策的认识正确的是( )A.表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已经过时B.它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严峻的人口问题C.有利于促进人口均衡发展D.人口老龄化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运用拓展3. 五十多载寒来暑往,河北塞罕坝林场几代人持续造林护林100多万亩,将原来“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山秃岭修复成“蓝天白云游,绿野无尽头”的“华北绿肺”。从人与自然关系角度看,塞罕坝的生态变迁给我们的启迪是 ( )①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 ②人类要主动改善生态环境③人类善待自然,自然则滋养人类 ④自然能满足人类的一切需要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B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1 正视发展挑战一、单选题1.当前,我国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趋势明显的态势,养老问题异常严峻。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人,占总人口的17.3%。这①说明我国目前的人口形势依然十分严峻②启发我们应适时放弃计划生育,谋求人口结构的均衡发展③表明我国人口问题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改变④体现了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2.据统计,我国人均耕地、草地面积和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33%、28%。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37%,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雾霾现象凸显。这体现我国( )A. 既是个资源大国又是个资源小国B. 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C. 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和环境问题D. 资源环境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3.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对这一政策认识错误的是( )A. 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B. 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要适时地调整C. 该政策有利于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D. 有利于促进家庭幸福以及社会和谐4.我国资源现状的总体特点是( )①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②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③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④资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5.我国制浆造纸行业污水排放量约占全国污水排放总量的10%~12%,居第三位,所排放的污水中化学耗氧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0%~50%,居第一位。这组数字警示我们( )A. 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无法遏制B. 要想发展经济只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C. 当前我国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D. 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6.针对我国目前人口现状,下列所要采取的措施中,正确的是A.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对劳动力需求大,应放松人口控制B. 着眼于“西部大开发”规划,应大力推动人口由东部向西部移民C. 继续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D. 少数民族人口少,不用实行计划生育7.近年来,某市实施绿色发展兴林富民战略,利用林地资源优势,推行“万亩林亿元钱”模式,采取林粮、林旅、林药、林禽等模式,加快林下经济发展。2018年,全市林下经济总量达22.8万亩,实现产值6.5亿元,带动农户5.8万户增收。对此,下列观点你赞同的是 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 ②人与自然能够协调发展、和谐共处 ③践行绿色生产方式、走生态文明道路 ④应最大限度自由开发各种自然资源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8.安徽怀宁县高河镇新山社区检测出228名儿童血铅超标;浙江台州市路桥区峰江街道上陶村检测出172人血铅超标,其中儿童53人。导致上述血铅超标的污染源,几乎全是蓄电池企业。这表明 ①环境污染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②环境污染已成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③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④人类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9.2017年1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实施一周年,其中规定: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这一政策的实施 ①说明我国人口形势不再严峻,国家可以取消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②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③是为了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④是为了顺应百姓的愿望,会导致人口大幅度增加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②③二、简答题10.材料一 中国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7%、5.4%和7.5%;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不仅远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1)从上述材料看,我国为什么实施节能减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应该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怎样的努力?材料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具有双重使命。一方面,要建成法治中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另一方面,要开创不同于西方的法治文明,向世界提供法治的中国方案。——摘自2018年2月14日《光明日报》(3)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4)怎样厉行法治,建设法治中国?答案:1.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责任的含义,责任与角色的关系。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和不应当做的某些事情。①说法正确。角色与责任的关系是: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②说法正确。因此要增强社会责任感,③说法正确。承担责任的付出: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承担责任的回报: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物质回报和精神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等。④说法正确。所以选择B选项。2.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认识责任,是对学生识记能力的考查。根据所学知识,对于自己选择的责任,就应该有勇气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做出正确的评估,做出合理的选择。无论怎样,我们一旦作出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应负的责任,A观点错误,B观点正确;C、D观点体现的是如何做选择,而不是选择后应如何承担,不合题意,所以本题选择B答案。3.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做负责任的人的理解。对材料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做出正确选择。分析让责任在公民心中汇聚,让责任在新时代熠熠闪光,要求我们养成负责任的习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所以③④说法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②说法错误,有些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但我们应该自居承担相应的责任。故选C。考点:做负责任的人【点睛】解答此题关键在于理解做负责任的人,要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4.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做负责的人。对材料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做出正确选择。分析中学生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是服务社会,参与公益活动的表现,是承担责任,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所以①③说法符合题意;②说法是政治生活,与题意要求不符,排除;④说法错误,我们要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故选C。考点:做负责的人5.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不言代价与回报的理解。承担责任都会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风量。因为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的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包括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所以①②④说法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但是承担责任不是为了回报。故选C。考点:不言代价与回报【点睛】解答此题关键在于理解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6.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做负责任的人。对材料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做出正确选择。分析47岁的刘丽“我就是一名环卫工人,清扫路面是我的责任”说明她对自己负责,承担责任时不言代价与回报,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所以①②③说法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承担责任,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等代价。故选A。考点:做负责任的人7.D【解析】【详解】分析题文可知,本题考查“怎样做负责任的人”这一知识点。结合所学,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因此AC都是积极承担责任的表现;虽然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是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全身心地投入,把事情做好,因此B选项也是负责任的表现;而D说法错误。本题为反向选择题,所以本题选择D。8.A【解析】【详解】分析题文可知,本题考查“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计代价和回报”这一知识点。结合题文中的背景材料,王珏化名“兰小草”,给急需帮助的孤儿寡母捐款,不图回报,因此①符合题意;王珏帮助他人的行为是亲社会行为,因此②符合题意;王珏勇于承担责任,在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因此③符合题意;④错误,奉献社会的行为值得我们大力提倡。根据以上分析,本题选择A。9.(1)承担责任需要我们付出时间和精力;需要我们承担某些精神上的代价;需要我们放弃一些个人的兴趣和利益;等等。(2)在家庭中,应孝敬父母,做个好孩子;在学校中,应努力学习,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中,应遵纪守法,做个好公民。(3)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解析】【详解】(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承担责任的代价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结合材料和所学,承担责任的代价从需要付出时间、精力、金钱、个人的兴趣和利益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承担责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家庭,承担的责任从孝敬父母,帮助父母做家务等方面回答;在学校,承担的责任从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等方面回答;在社会,承担的责任从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提高自己的责任感的认识,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从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无私奉献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6.1正视发展挑战习题.doc 6.1正视发展挑战教案.doc 6.1正视发展挑战课件.pptx “全面二孩”第一年,中国人口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mp4 人口过剩问题.mp4 塑料正在毁灭海洋.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