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正视发展挑战 课件(49张PPT+3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正视发展挑战 课件(49张PPT+3个视频)

资源简介

运用你的经验:我们在生活中常看到这样一些公益广告。
◇不要让眼泪成为世界上最后一滴水。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这里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许多时候,我们的选择可以改变环境。一个小小的习惯带来的效益可能超乎想象。改变,其实是对我们的未来负责。所有的所有,都是为了我们自己。低碳生活,从现在开始。
◇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相片,什么都不要带走。
◇……
这些公益广告涉及生活中哪些主题?读了这些广告,你有什么感受?
(1)涉及生活中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
(2)读了这些广告,我的感受是要自觉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义务。
①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②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③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1.我国重视人口问题的原因
中外人口对照表(单位:亿):
我国的人口现状(人口国情):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
表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
国家 中
国 印
度 美国 印尼 巴西 俄国 日本 法国 英国
人数
13.7
10.2
2.8
2.2
1.7
1.5
1.3
0.6
0.6
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①人口基数大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含港澳台地区)。全国大陆人口总数为1339724852人。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2.6%,多于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探究分享
根据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推算,同2016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每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教育程度的人口由8930人上升为12445人,具有高中教育程度的人口由14032人上升为15350人,具有初中教育程度的人口由38788人下降为35633人,具有小学教育程度的人口由26799人下降为24356人。
思考:从国民受教育的程度看,你认为我国人口文化素质的基本状况如何?它对我国社会经济有哪些影响?
(1)我国人口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但人口文化素质整体还比较低,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2)人口文化素质低:会使我国人才缺乏、人力资源不足,阻碍经济发展;人口文化素质低还会制约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人口文化素质低还会,增加就业难度,影响人们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还会加剧资源环境问题,影响社会稳定。
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②人口素质偏低
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②人口素质偏低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阅读P75探究与分享
我国人口的新特点:①增速趋缓
我国人口的新特点:②出生率低
预测我国60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表
我国人口的新特点:
③老龄化加剧
我国人口的新特点:④男女性别比例失衡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每百名出生女婴对应的出生男婴数。中国2010年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这一数值为118.06,即当时平均每出生100名女婴相对应地出生了近120名男婴.这大大偏离了103-107的正常范围。"2020年中国将有3000万到4000万光棍汉找不到老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我国人口的新特点:
⑤城乡分布不平衡
我国人口的新特点:⑥“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
2.我国人口现状
我国人口现状
重要国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
新特点: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
3.我国人口问题的危害
人口问题危害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
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
思考:面对这些危害,我国该怎么办?
(1)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2)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
(3)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问题。
4.实行计划生育原因
5. 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好处
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6.我国为什么要长期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①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②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
③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7.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①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
②2016年,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子女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意义
1、内容: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子女政策。
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2、意义:
(1)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供给,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
(2)有利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3)有利于更好地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播放视频:《2017年“全面二孩政策”效果显现》
播放视频:《我国资源环境的危机》
思考:观看视频后,你有什么感受?
这四幅图反映了我国资源环境面临哪些危机?
1.资源环境面临哪些危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面临哪些严峻的挑战?(当前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有哪些?)
资源环境危机
资源日益短缺
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系统退化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你对上述环境问题的危害了解多少?
环境问题的危害:影响人们的
身体健康,加剧自然灾害的发
生和破坏生态平衡,制约经济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
国家邮政局发布的《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快递业的包装主要集中在快递运单、编织袋、塑料袋、封套、包装箱(瓦楞纸箱)、胶带以及内部缓冲物(填充物)等七大类。2016年,我国快递业包装物共消耗快递运单约312.8亿枚、编织袋约32亿条、塑料袋约68亿个、封套约34亿个、包装箱约37亿个、胶带约3.3亿米……这些不可自然降解的塑料袋、胶带,排放的二氧化碳每年近3000万吨。
材料呈现:
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材料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的资源形势是怎样的?
结合教材第78页 内容,探讨完成以下问题:
结合教材及图片,说明我国面临什么样的资源形势?产生资源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这样的资源形势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① 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②原因: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影响
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我国的资源国情或我国资源现状)
①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②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
③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不能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
3.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我
国为什么要合理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
P78
●请你点评以上观点,并说明理由。
1、以上四个人的观点,我都不赞同。
2、(1)资源是有限的,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所以,我不赞同“为了保障经济快速发展,多用些资源也是值得的”的说法。
(2)中国经济的发展不仅依靠资源,更重要的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转型发展。所以,我不赞同“中国经济持续发展,靠的就是资源支撑。”的说法。
(3)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我们应该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必须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所以,我不赞同“有了钱就可以到国际市场购买资源”的说法。
(4)节约资源和合理利用资源同等重要。只有把节约资源和合理利用资源结合起来,才能有效破解我国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难题,才能减少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才能加快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不赞同“与节约资源相比,更重要的是合理利用资源。”的说法。
2018年2月27日,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最好的环保长效机制就是坚持严格依法办事,依法执法,环保督查就是长效机制的具体体现,不存在放松的问题。在当日的发布会上,环境保护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刘炳江透露,环境保护部正在抓紧研究起草蓝天保卫战的三年作战计划,明确具体时间表和路线图,以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等重点区域为主战场。
材料呈现:
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环境保护部为什么抓紧研究起草蓝天保卫战的三年作战计划?
雾霾笼罩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垃圾包围城市
草原沙化
土壤污染
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
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
90年代身心受害。
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成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
请插入图片
(见教程)
我国面临怎样的环境形势?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这些现象会产生什么危害?
阅读79页教材然后思考:
我国面临的环境形势:环境形势不容乐观,环境问题愈发严重、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
原因: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
环境问题的危害: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①我国面临的环境形势:环境形势不容乐观,环境问题愈发严重、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
②原因: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
③资源环境问题的危害: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5.我国面临怎样的环境形势?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这些现象会产生什么危害?
P79
●(1)你遇到过小源日记里描述的霾吗?霾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什么危害?
雾霾对人体的健康影响较大,尤其是霾,其组成成分中的硫酸盐、二氧化硫、大气污染物及所携带的各种细菌和病毒易侵入人体呼吸道,使人体呼吸系统防御功能降低及呼吸不畅、胸闷、干咳、咽干痒等,它的危害与二手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尽可能少开车,绿色出行,如骑公共自行车、步行;保护环境,不焚烧垃圾;等等。
●(2)查找资料,了解造成霾的主要原因。生活中,我们可以为减轻霾做些什么?
资源环境问题的危害
资源环境问
题的危害
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①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②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③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
6.为什么要关爱和保护环境?
人口问题
资源问题
环境问题
思考:
●面对突出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
我们的必然选择
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①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得到解决。
②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
6.面对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我们如何解
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面对资源环境问题我们在行动
面对资源环境问题我们在行动
国家: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社会:坚持绿色发展,走文明发展之路
个人:为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做力所能及的事
(1)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


(2)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
(3)落实环保行动;
(4)同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
坚持“五用”生活原则
弃用:放弃使用一次性产品 ;代用:自备购物袋,代替使用塑料袋;节用:节省利用能源、资源 ;慎用:珍惜木材,慎用纸张;重用:把废物重新使用,如废物回收或把废物再做成有用的物品
我们中学生又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
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
节约资源 我有责任
P80
●(1)查找资料,分析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如土壤受到污染,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可引起急性、慢性中毒及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
土壤保护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
●(2)请你通过展板、手抄报等形式向社区居民宣传土壤保护的重要意义。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我国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有了大致的了解,知道了我国面临严峻的形势,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不会改变。知道了我国资源环境面临严重危机,资源问题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知道了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明确了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
种下一棵树就给大地种下绿色希望,植下一片绿就为生命创造一方美好家园。回答1-2题:
1.“十二五”期间,我国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共完成造林4.5亿亩、森林抚育6亿亩,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我国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的意义在于( )
①改善生态 ②净化空气 ③增加资源种类 ④建设美丽中国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五十多载寒来暑往,河北塞罕坝林场几代人持续造林护林100多万亩,将原来“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山秃岭修复成“蓝天白云游,绿野无尽头”的“华北绿肺”。从人与自然关系角度看,塞罕坝的生态变迁给我们的启迪是 ( )
①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 ②人类要主动改善生态环境
③人类善待自然,自然则滋养人类 ④自然能满足人类的一切需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D
B
3.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2017年1月,全国人人常委会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规定:对超标、超总量排放污染物应加倍征收环保税。材料体现的信息有( )
①法律具有规范作用 ②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③法律具有保护作用 ④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是我国第一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确立了多排多征、少排少征、不排不征和高危多征、低危少征的正向减排激励机制。环境保护税法的施行( )
A.表明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 B.体现了我国坚持绿色发展的环保理念
C.提高了企业的排污成本,不利于企业发展
D.说明我国把环境治理作为国家的中心工作
B
B
5.“十二五”期间,我国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共完成造林4.5亿亩、森林抚育6亿亩,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我国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的意义在于( )
①改善生态 ②净化空气 ③增加资源种类 ④建设美丽中国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6.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因为( )
①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②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造成的浪费和损失严重
③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④我们树立了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7.据中国青年报2017年3月19日报道:作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制度性安排,中央环境保护督察今年将首次覆盖全国,此前已督查16个省份,各级环保部门下达行政处罚决定12.4万余份,约谈6300多人,问责6400多人,罚款66.3亿元。实施环保督察制度( )
①是政府部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②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体现,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③必然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④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D
A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