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冷战时期的世界第四课亚非拉地区的发展 ——殖民体系的瓦解课前预习:1、在亚洲,20世纪40年代 , 等国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作为最大的殖民地国家,它的独立对帝国主义殖民体系产生了巨大冲击。2、在非洲,1952年 独立,1956年宣布将 收归国有。1960年有17年非洲国家独立,被称为 年。1990年 独立,标志着殖民时代终结。3、在拉丁美洲,1959年 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经过1964年到1999年的斗争,2000年1月1日,巴拿马正式收回 主权。4、亚非拉摆脱殖民枷锁后,面临的共同任务是 , 。5、1955年 会议,中国代表周恩来作了发言。六七十年代, 和 等国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成为新兴的现代化国家。1964年77年发展中国家,发表了《 》,要求改变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相关资料:1、亚非会议:万隆会议,即1955年4月18日至24日,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这是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这次会议由于在万隆召开,所以也称万隆会议。周恩来在会上声明,“中国人民不要同美国打仗,愿意同美国政府讨论缓和台湾海峡紧张局势的问题。”面对会中各国的不同要求,提出了求同存异,得到各国的认可。又称万隆精神。……2、"亚洲四小龙":指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亚洲的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和韩国,它们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吸引外国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迅速走上发展道路,成为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经济火车头之一,一跃成为全亚洲发达富裕的地区。3、不结盟运动: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和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针对当时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严重对抗殃及广大中小国家的情况,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1961年9月,首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25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不结盟运动的成立是发展中国家走向联合自强的新开端,在支持和巩固成员国民族独立和经济发展、维护成员国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力量。课堂合作探究:1、画年代尺:1947(印度独立),1949,1952,1955,1959,1960,1990,2000.阅读课文,按下面的时间填写年代尺印度独立1947年2、探究分享: 发展中国家的声音 史实(做法) 成功的借鉴中国声音:新加坡,韩国声音联合声音(七十七国)课后作业:1、2014年是新中国与非洲国家外交关系开启的58周年二某校九年级历史复习课上,王老师要求学生找出下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独立浪潮叙述中的四处错误,如果你是王老师的学生,相信你能很快发现并予以纠正。(要求:改错时不能改变非洲独立浪潮这一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最先在南非展开。1952年,埃及爆发了反帝反封建革命。以尼赫鲁为首的革命力量发动武装起义,赢得了埃及的真正独立。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取得独立。其中,仅1950年一年就有17个国家独立,因此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七八十年代,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深入发展。1990年,津巴布韦的独立标志着非洲殖民时代的终结。(1)错误是: 应改为: (2)错误是: 应改为: (3)错误是: 应改为: (4)错误是: 应改为: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寻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发言材料二:“……自由的权利必须为人民所享有,自由和独立必须尽可能不迟延地给予现在仍然是附属地人民的人们。的确,一切国家都应有权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自由选择它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和它们自己的生活方式。”——亚非会议的最后公报(1)写出亚非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2)亚非会议讨论了什么问题?它的召开表明了什么?(3)从亚非会议最后公报的内容上看,体现了与会国的什么愿望?(4)联系材料,举例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为摆脱不平等的政治、经济秩序所作的努力。(政治、经济方面各一个)课件18张PPT。 第四课 亚非拉地区的发展 殖民体系的瓦解 情景导入 亚非拉兄弟国家支持我们的主要理由有哪些呢?共同的经历,共同的命运,共同的发展要求1952年1947年1949年1960年1990年1959年1955年印度独立中国独立埃及独立亚非会议古巴社会主义建立非洲独立年纳米比亚独立阅读课文,按下面的时间填写年代尺2000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西方殖民体系的瓦解独立之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亚非拉独立意味着什么呢?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1 .亚非拉国家有了独立发展政治、经济的机会。2 .世界殖民体系宣告瓦解。 世界上共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40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欧美)。亚非拉国家绝大多数是不发达或最不发达国家。1971年24个成员国列为最不发达国家,2015年,全世界经联合国批准的最不发达国家已经有44个。——亚非拉国家的发展崛起之策2.为什么亚非拉国家的发展还面临着重重困难呢?1 .经济不发展可能会带来哪些后果呢?资料1:因历史的原因,资金技术落后,亚非拉许多地区形成了单一经济,如埃及的棉花、东南亚的橡胶和锡等,造成了对发达国家和世界市场的依赖资料2:西方国家利用国际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向发展中国家高价出售工业品,低价收购农产品和工业原料,通过这种不等价交换,20年间就使发展中国家损失了1300多亿美元。根本原因: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长期受到侵略,压迫,剥削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经济旧秩序3 .探究分享谋出路 声音新加坡、韩国声音史实成功的借鉴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战略,抓住机遇,加快自己的发展。六七十年代,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合作。1955年亚非会议1964年七十七国集团会议 联合声音(七十七国)1961年不结盟国家或政府首脑会议发展中国家要合作。改变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国声音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中国的崛起: 在世界经济因国际金融危机近十年处于低迷状态,中国经济一直保持了领先的发展势头,中国成功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位,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重要特点》今日中国2016年末在非洲投资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在非洲,从公路、铁路、电讯到基础设施,中国身影无处不在。今年3月宣布已免除20个非洲国家2015年底到期的无息贷款债务。中非友谊 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方案”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两极对抗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亚非拉的独立与发展课堂小结:多极化趋势1、一条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运河,于1914年通航,是国际航运要道,被誉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1999年,当政府从哪国手中收回该运河的全部主权( )A.西班牙 B.英国 C.葡萄牙 D.美国2、下面是九年级某班小明同学围绕“印度的独立与振兴”制作的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与史实明显不符,此处是( )独立时间:1947年斗争对象:英国领 导 人:纳赛尔发展状况:印度独立后半个多世纪中,科技领域成绩显著,综合国力有了较大增强。A.独立时间 B.斗争对象 C.领导人 D.发展状况课堂训练DC3、1960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主要是因为这一年( )。A: 非洲出现了第一个独立国家B: 有一大批非洲国家获得独立C: 是二战后非洲独立运动的开端D: 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4、2016年巴西奥运会的举行,使得世界聚焦拉丁美洲。下列拉丁 美洲国家中,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是( )。A、古巴 B、巴西 C、阿根廷 D、巴拿马5、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有51个成员国。2012年联合国已经有192个成员国,其中新增的成员国绝大多数在联合国成立时还是殖民地。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践行B、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C、 非洲的纳米比亚获得独立D、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演变BBB再见!“英王王冠上一颗最明亮的宝石” 殖民体系的瓦解2、新中国成立在哪一年?3、中国人民经历了哪些苦难?1、印度独立有什么意义?巴拿马运河——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1999.12.14. 巴拿马运河主权交接仪式2、巴拿马运河连接哪两大洋?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3、运河收回有什么意义?太平洋和大西洋4、面对这些经历我们有何感想?独立之悟1、简述巴拿马运河收回的艰难历程。中国收回香港、澳门主权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第五单元冷战时期的世界 第四课亚非拉地区的发展 ——殖民体系的瓦解 一、 学教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语言描述、图片说明、视频回顾等方式还原历史,让学生了解印度 等亚洲国家的独立和发展过程,非洲民族独立的进程,理解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原因和亚非拉地区的发展要求。 能力目标:通过听描述、观图片、看视频、思问题、表观点的课堂主动学习活动,培养 学生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在些基础上进一步形成学生认识历史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及其抗争的过程,体会摆脱帝国主义的殖民统 治体系的艰难经历,认识到一个国家只有加快发展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通过对比中国的发展,增强热爱和平以及爱国主义情感。 二、 学教内容:人教版九下历史与社会,第五单元冷战时期的世界,第四课亚非拉地区的发展——第一课时殖民体系的瓦解 三、 学教课型:新授课(讨论合作型) 四、 学教流程 承上启下导入新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对抗成了国际格局最鲜明的特点。有两极格局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了许多新的变化,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出现了改革和演变。长期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亚非拉扮演了什么角色,起了什么作用?这是我们本课时要讲的内容。第四课亚非拉地区的发展,殖民体系的瓦解。 大家翻到书本P24 情景导入:————————(初步认识中非友谊,及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在讲新课前我们先看一个视频:1971年26届联大,“非洲兄弟把中国抬进了联合国”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以“时机不成熟”等为借口拖延,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没有恢复。 (师):亚非拉兄弟国家支持我们的主要理由有哪些呢? (生):共同的命运,共同的经历,面临共同的问题。 (过渡)亚非拉有什么共同的经历呢? 新课教学: 独立之路——西方殖民体系的瓦解 1、编写年代尺————————(让学生学会从历史过程中把握史实,并培养动手能力) 阅读课文,按下面的时间填写年代尺 1947(印度独立),1949,1952,1955,1959,1960,1990,2000. (生)……展示…… (师)这些独立的国家主要涉及哪些地区?(整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让学生学会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并树立全面观点) 2、亚洲独立运动。(亚洲图)近代以来亚洲人民长期处于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印度被称为“英王王冠上一颗最明亮的宝石”,经过长期斗争,1947年印度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布独立。 (师):印度是世界最大的殖民地国家,它的独立会产生哪些影响? (生):对帝国主义殖民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它的影响下亚洲一系列国家独立,五六十年代,这场民族独立运动席卷了非洲和拉丁美洲,导致了殖民体系的最终瓦解。 国情教育:(师):新中国成立在哪一年?中国人民经历了哪些苦难? (生1):1949、10、1 (生2):鸦片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独立之悟———————————————(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亚非拉独立的过程,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独立之后的巴拿马运河一直被美国控制,为了收回运河,巴拿马人民进行了艰难的斗争。 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师)1、请同学描述一下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过程。(生)…… 1999.12.14. 巴拿马运河主权交接仪式 2、巴拿马运河连接哪两大洋?(生)大西洋,太平洋 3、收回运河有什么意义? (生)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面对这些经历我们有何感想?(生3):国家独立来之不易,要珍惜。热爱和平。 中国收回香港、澳门主权(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国情教育 (师)有没有同学知道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生)…… (师)1997、7、1香港回归。1999、12、20澳门回归。 举国欢庆,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变成了现实,大大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 过渡:亚非拉一系列国家独立意味着什么呢? 1 .发展中国家有了独立发展政治、经济的机会。 2 .从世界看殖民体系宣告土崩瓦解。 崛起之策——亚非拉国家的发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师)独立后的亚非拉国家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生)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 新独立的国家有没有都走上富强的道路呢? 资料:世界上共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40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欧美)。亚非拉国家绝大多数是不发达或最不发达国家。1971年24个成员国列为最不发达国家,2015年,全世界经联合国批准的最不发达国家已经有44个。独立后的亚非拉国家只有少数发展得较快,大多数都是不发达或最不发达国家。 1 .经济不发展可能会带来哪些后果呢?依赖发达国家,经济殖民,有可能失去经济政治独立。 2.为什么亚非拉国家的发展还面临着重重困难呢? 资料呈现…… 教师小结: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长期受到侵略,压迫,剥削,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有债务,科技人才,人口,战乱,环境等) 根本原因: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 3、探究分享———————————————————(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你能帮它们出谋划策吗?(先思考) (师)(下面我们阅读书本内容,结合资料,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做法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样的借鉴?)大家按照这张表格来思考。首先找一下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哪些国家发出要求发展的强烈呼声? 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史实(做法),成功的借鉴 (师引导)中国声音:新加坡,韩国声音,联合声音 (生)史实,成功的借鉴……(一组展示,其他补充) 1、 老师小结: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团结起来,(为什么:共同经历,共同苦难,共同问题,共同的发展要求)。 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战略,加快自己的发展。 改变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过渡)在独立发展过程中,中国独树一帜,中国的发展为世界树立了榜样。 中国的崛起: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世界经济因国际金融危机近十年处于低迷状态,中国经济一直保持了领先的发展势头,中国成功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位,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展示成就…… 提升:中国发展中结合国情,进行改革开放,依靠自己,成功的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不仅有了经济自信,也有了政治自信。中国愿意用自己的发展经验为世界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方案”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课堂小结:(呼应开关) 本课时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本课时主要讲述了二战后,在两极对抗的过程中,新的力量在孕育,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了许多新的变化,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出现了改革和演变,亚非拉的独立与发展,它们不断发展膨胀,逐渐改变着世界的格局,冲击着两极格局,使它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课堂训练:…… 一条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运河,于1914年通航,是国际航运要道,被誉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1999年,当政府从哪国手中收回该运河的全部主权() A.西班牙 B.英国 C.葡萄牙 D.美国 2、下面是九年级某班小明同学围绕“印度的独立与振兴”制作的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与史实明显不符,此处是() 独立时间:1947年 斗争对象:英国 领导人:纳赛尔 发展状况:印度独立后半个多世纪中,科技领域成绩显著,综合国力有了较大增强。独立时间 B.斗争对象 C.领导人 D.发展状况 3、1960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主要是因为这一年()。 A: 非洲出现了第一个独立国家B: 有一大批非洲国家获得独立 C: 是二战后非洲独立运动的开端D: 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4、2016年巴西奥运会的举行,使得世界聚焦拉丁美洲。下列拉丁美洲国家中,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是()。 A、古巴 B、巴西 C、阿根廷 D、巴拿马 5、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有51个成员国。2012年联合国已经有192 个成员国,其中新增的成员国绝大多数在联合国成立时还是殖民地。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践行 B、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C、非洲的纳米比亚获得独立 D、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演变本课目是人教版九下《历史与社会》第五单元第四课第一课时:殖民体系的瓦解。包括亚非拉殖民体系的瓦解和亚非拉的发展。成功之处:1、基本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的。全面认识历史的能力。课堂设计采用整体教学设计理念,引导学生站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去认识亚非拉独立与发展。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从亚非拉的共同的命运,共同的经历入手,并以中国在其中的地位作用,贯穿整个过程,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探究合作能力。动手编写年代尺,合作讨论史实及对策,取得较好的效果。2、教学上多种方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采用背景材料自学、关键历史事件视频观看、图片展示再现当时的背景与历史、小组合作讨论手段,让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景中领悟老师对文本的解读,理解两极格局及导致其变化的内在因素,理解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体会中国的命运与负责任的态度,进一步感受到亚非拉发展的重要性及寻求发展的迫切要求。败笔之处:设计的教学内容太多,以至于有些环节比较匆忙,没有给学生留下充分活动,感知,体验的时间。在讲解知识点的选择上只能选择部分内容,做练习时学生有些问题显得没有落实。部分学生在合作中也显示了能力的不足,只想享受别人成果。教学语言中出现了几次口误,表达不够清晰,这是不应该的。教学中作为老师表情有些严肃,部分学生举手没有看到,这些都不利于学生能动性的发挥。课件制作也有些繁琐。再教设计:在合作学习的环节上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分配任务,尽量做到每人有任务,每人有责任,这样讨论会更深入一些。课件制作再深思熟虑,争取更科学,设计问题更合理。特别是遇到学生不理解时怎样诱导方面,我要更加认真推敲,并留给学生多一点活动的时间。课后问题设计,少几个选择题,多一个思考题可能更好一些。总之,在这次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中我有很多收获。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进步许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导读材料.docx 殖民体系的瓦解.pptx 第四课亚非拉地区的发展 ——殖民体系的瓦解 .doc 课后反思.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