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 动荡的中东 课件(9张PPT)+教案+探究单+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4.2 动荡的中东 课件(9张PPT)+教案+探究单+素材

资源简介

《动荡的中东》学教设计
一、学教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中东的概念,知道中东地区在经济、交通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了解目前中东地区的形势,认识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以及对解决中东地区问题做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及步履维艰的进程。
(二)能力目标
利用中东地图、中东国家伊斯兰教教派比例图等提高读图、析图等能力;通过对联合国“分治”后阿拉伯和犹太人的人口和国土面积的数据等分析,培养材料解读及历史分析能力;通过综合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要素对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进行分析,培养分析、综合能力和历史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中东难民的处境感受战争带来的后果;通过对中东问题由来及其复杂化的学习,理解认识中东问题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动荡混乱的局势下,最终受害的是广大中东人民。通过对中东地区战争和当今中东动荡形势的了解,认识战争、武力不是解决矛盾的最好办法,树立和平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学教重点和难点
学教重点: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学教难点:巴以冲突及中东地区动荡的原因。
学教课型:新授课(讨论合作型)
四、学教过程:
导入:猜国家(叙利亚)联系时事新闻:美、英、法三国军事打击叙利亚,引出叙利亚难民的悲惨处境。
(二)讲授新课:
“难民”,中东地区之标签。视频感受叙利亚难民的处境,陈述叙利亚因为7年内战,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难民来源国,而它所在的中东地区亦是难民的“重灾区”。“难民”,俨然成为了中东的标签。 (初感动荡战乱的环境对当地人民造成的严重影响。)
二、动荡,中东难民之源头。
1、展示《中东政区图》,根据已有知识,说说为何中东难民不断。教师补充罗列二战后至今中东地区主要战争,认识中东地区难民主要源于动荡战乱。(感受中东地区的持续动荡局势)
2、追根究底探动荡之因。为何这一地区总是持续动荡、战争不断?提示特别关注巴以冲突,巴以冲突是中东问题的核心。
分组合作:1.各组按照分到的有关中东信息及相关提示,找寻动荡之因(计时5分钟)2.各组将找到的中东动荡因素向班级同学说明。
(拼切式合作学习法:共四组信息,各组从所给的信息和提示中找寻原因,之后全班整合。大致从地理位置、资源、宗教(教派)、民族矛盾、大国干预、恐怖主义等角度。在探寻中和整合原因中,体会中东错综复杂的矛盾。并认识到战争、仇恨不能带来和平自由的生活,只能使地区进一步处于动荡混乱之中,人民痛苦不堪。)
三、和平,中东难民之渴盼
1、一组照片感受难民中未成年群体,背景音乐为《心跳》为叙利亚盲童在大马士革废墟中所唱。(学生讨论,谈感受,产生共鸣,呼唤和平。)
2、列举中东的和平进程及人物如拉宾、阿拉法特,并感受中东和平进程的曲折,步履维艰。
3、回看“美英法军事打击叙利亚”的新闻,在6月20日难民日来临之际谈感想。(通过对中东地区战争和当今中东动荡形势的了解,认识战争、武力不是解决矛盾的最好办法,树立和平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小结
战争中,有人的眼中看到的是权力,有人的眼中看到的是财富,可是对于那些手无寸铁的平民来说,战争意味着什么?是逃亡、是死亡、是冷漠、是无家可归、是绝望!中东地区的矛盾错综复杂,但真心期盼这一地区通过谈判政治解决问题,早日实现和平!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本课以“难民”串起整节课的教学,视角新颖,有利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以“难民”为话题切入,让学生首先通过视频感受国家动荡战乱对人民带来的严重影响,引出中东自二战至今持续不断的冲突和战争导致大量难民。叙利亚难民儿童在废墟中所唱的歌曲《心跳》及几组战火中孩童的照片进一步感受动荡战乱对平民尤其是儿童的严重影响,认识战争、武力不是解决矛盾的最好办法,树立和平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思路清晰,层层递进,符合认知规律:感受“难民”处境(感受动荡的影响)——为何中东地区会形成大量的难民?(感受中东动荡的局势)——为何中东地区持续动荡?(探寻动荡的原因)——错综复杂的因素形成动荡的局势下难民尤其是对儿童危害极大。(呼唤和平,用谈判方式政治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清晰明了。
3.拼切式小组合作法。根据所给资料和提示,分组探寻中东动荡某些因素,之后再分享整合。这种尝试,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收获学习成果。这种学习方法以凸显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为目标,以展示和形成学生科学的思维品质为结果,更加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要求,更加突出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效果不错。
改进之处:这种拼切式的小组合作法是一种新尝试,讨论环节各组学生个体参与度高,学生主体地位突出。在展示探究成果、拼组环节中,老师还可以尝试再进一步地“放手”,让学生来扮演 “小先生”的角色,更充分地体现课堂主体的地位。
如果再设计的话,在该环节,我会这样安排:1、至少5分钟的分组讨论,老师在期间进行适当的指导。2、各组将找到的因素先板书于黑板,再面向其他各组同学说明理由,过程中解答其他组同学的疑问,老师适当补充。3、教师对各组进行评价,并对板书内容加以归纳整合。
《动荡的中东》探究任务单(1组)
1、读图完成填空:
② ③ ④ ⑤
A B
2、结合教材P27阅读卡、第三段及以上材料,分析中东动荡之因。
3、阅读P28,说说造成巴以冲突是否也存在该种因素?
《动荡的中东》探究任务单(2组)
资料一 资料二

(注:伊斯兰教内部主要分为两个政治派别:逊尼派和什叶派。)
资料三:自古以来,世界上没有哪个城市可以像耶路撒冷那样,被投注那么多的信仰。身为三大宗教共同的“圣城”,它接受着来自全世界18亿教徒的顶礼膜拜,神圣不可方物。 (余秋雨《千年一叹》)

1.结合教材P27第一段及以上三则材料,分析中东动荡之因
2.阅读P28,说说造成巴以冲突是否也存在该种因素?
我认为中东地区的动荡与 有关。理由:


《动荡的中东》探究任务单(3组)

(注:1.《联合国宪章》规定:一个国家的分裂或统一,应由当地居民投票表决,联合国尊重当地居民的意志和选择,即 “民族自决权” 。
2.联合国成立初期一度受到美国的控制,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渐摆脱了被少数国家操纵的局面。)

阅读教材P28了解巴勒斯坦问题的形成过程。
结合材料分析造成巴以冲突的因素。(提示:思考联合国的决议是否公平?)
我认为中东地区的动荡与 有关。理由:
《动荡的中东》探究任务单(4组)
资料一
1.阅读教材P28了解巴以冲突的形成过程。
2.读以上两则资料,分析巴以冲突持续不断的原因。
(提示:第一次中东战争有何结果?战败方会滋生怎样的情绪?)
我认为中东地区的动荡与 有关。理由:
课件9张PPT。动荡的中东猜国家该国首都有 “人间的花园” 、“地上的天堂”美誉2011年——至今 内战已7年2018年4月13日,该国遭受美、英、法三国军事打击。该国位于中东地区叙利亚他们现在在哪儿?接下去要去哪?他们面临着怎样的处境?与之前相比失去了什么?为何他们要离开祖国?自2011年3月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叙利亚流离失所人口达1200万,为全球最多,占该国人口近三分之二。叙利亚成为全球输出难民人数最多的国家。“难民” ,中东地区之标签家乡有舍不能归 怀里无钱吃饭难 妻离子散沉痛难 遥望故乡泪满怀……2017年6月19日联合国难民署发布的《全球趋势报告》显示,全球难民和流离失所人数达到空前的6560万。其中,中东难民占大多数。中东政区图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
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
1982年第五次中东战争
1978-1986年两伊战争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战争
1991年海湾战争
2002年以色列入侵巴勒斯坦战争
2003年—2011年,伊拉克战争
2011年至今叙利亚战争
2014年至今的也门内战,沙特武装干涉,空袭也门
……动荡,中东难民之源头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巴以实现不了和平,中东就实现不了和平。”目前联合国难民救济及工程局保护范围内有520万巴勒斯坦难民人口巴勒斯坦问题——巴以冲突(中东核心问题)追根究底:探动荡之因分组合作:
1.各组按照分到的有关中东信息及相关提示,找寻动荡之因(计时5分钟)
2.各组将找到的中东动荡因素向班级同学说明分享。我认为中东地区的动荡与 有关。理由:……和平,中东难民之渴盼“够了,够了,血和泪已经够了,给和平一次机会吧!” ——前以色列总理拉宾《心跳》歌词:在废墟和战火中,我们的伤口很深,我们想要大声说出来,但我们的声音很微弱……我们想要唤回我们的童年……
以色列总理拉宾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签署了“奥斯陆协定”。 1993中东和平出现了曙光以色列与约旦签署了和平条约,结束了两国长达46年的战争状态。 1994以、巴共同签署 “塔巴协议”。根据协议,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范围将扩大到约旦河西岸27%的地域。1995通过谈判政治解决中东问题1995年10月4日以色列总理拉宾被犹太极端分子刺杀身亡。思考: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巴勒斯坦反间谍官员萨拉赫·哈拉夫曾说,谋杀阿拉法特的未遂行动有50多次。2004年11月11日,阿拉法特在法国巴黎逝世,享年75岁。死因存在争议,有观点称死于钋中毒。2018年4月13日,叙利亚遭受美、英、法三国军事打击。6.20世界难民日回看新闻,你想说些什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