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框 保护环境需用“重典”板块一:保护环境——有法必依 加强环境保护立法和执法工作,把保护环境纳入法治化轨道,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目前,我国已形成以宪法为基础,以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环保法律体系,这为保护、治理环境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有力的法律保障。宪法环保法资源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水法森林法渔业法水土保持法矿产资源法动物防疫法草原法土地管理法野生动物保护法 你还知道更多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吗?环保法律体系:构成 主要内容基础:宪法 ①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出明确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②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③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主体:环境保护法 主要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明确了政府、单位和个人保护环境的权利和义务等,为依法保护环境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1)保护优先(2)预防为主,综合治理(3)公众参与(4)损害担责 材料一: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张德江介绍说,过去一年,聚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连续检查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6部环境领域法律实施情况,连续两年听取审议国务院年度环境状况和环保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听取审议生态补偿、自然保护区建设、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等7个专项报告,推动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材料二:2018年1月,我国第一部土壤污染防治领域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二次审议稿)》(下称“草案”)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草案于2017年6月初次审议,同年12月下旬再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我国正在进一步加强立法,不断完善环保法律法规,争取在环保各个领域都做到有法可依。 截至2017年11月底,环保部门共执行《环境保护法》配套办法及移送环境犯罪案件35 667件,与前一年同期相比增长102.4%。1-11月,实施五类处罚案件最多的是浙江,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移送行政拘留,涉嫌污染犯罪移送公安机关案件共3 965件。而环境污染罚款总额最高的是辽宁,超2亿元,占全国总量约五分之一。 严格执法是保护环境的关键。国家重拳出击,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切实加大处罚力度,用法治的力量向污染、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宣战。板块二: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1)我们要积极学习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律己,不做污染和破坏环境的事。(2)学会运用法律手段,反对和制止破坏环境的行为,依法保护环境。如果发现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我们可以向环保执法部门举报。(3)要求我们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环境问题需要我们一起解决,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1.搞好学校和家庭的环境卫生;2.爱惜花草树木,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3.开展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鸟类的宣传活动;4.针对本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搞一些调查研究,并向有关部门提出整治环境的建议;5.其他:⑴使用无磷洗衣粉;⑵使用无氟冰箱;⑶不使用一次性餐具;⑷买菜使用布袋子、竹篮子,不使用塑料袋;⑸不吃野生动物;⑹不使用或少使用贺卡;⑺节约水、电、气等能源;⑻实行垃圾分类,不乱扔废旧电池;⑼节约用纸; (10)使用无铅汽油。青少年学生能为保护环境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自己遇到以下情况会怎么办?有的同学乱丢乱扔废电池; 卫生间的水龙头坏了,水“哗哗”地流着;看到人们用过的食品包装袋或塑料方便袋被风吹得到处都是;看到自己所住的社区(村庄),人们随处乱倒垃圾;周末朋友聚会,有人要到露天烧烤店吃烧烤; 比一比,谁的点子多落实环保行动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在自家的庭院:在自己所在的校园:在自己居住的村庄(社区):栽花种草,保持整洁……不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爱护树木……打扫街道,参加义务植树……1.我国十分重视环境保护的立法工作,制定了许多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其中,我国环境保护的主体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染防治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2. 浏阳市大瑶镇老桂新村山水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有人却屡屡染指这里的林木资源。2017年9月10日,市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合议庭开庭审理了何某、黄某盗伐林木一案,两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一年四个月。案例表明( )A.盗伐林木一律判刑B.林木资源不得砍伐C.破坏环境,依法追责D.小题大做,处罚过重C3. 2017年5月,环保部通报了7起新近发生在京津冀环保大督察中拒绝检查、阻碍执法的事件。据统计,自环保督察工作开展以来,各地发生拒绝检查、阻碍执法事件共十多起。环保部环境监察局负责人曾坦言,当前我国环境污染违法犯罪行为呈高发多发态势,仍没有根本性扭转,企业顶风非法排污、暴力抗法的案例时有发生。这表明( )① “环境执法难”问题在全国比较突出②国家需要重拳出击,加大处罚力度③用法治力量向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宣战④将顶风非法排污、暴力抗法行为一律入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A保护环境需用“重典”保护环境——有法必依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1.以宪法为基础,以环境保护法为主体2.加强立法,完善环保法律法规1.努力增强环保意识2.自觉落实环保行动 目前我国正加强环境立法,加大执法力度,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关爱自然、保护环境,是人类共同的责任。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家!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告诉大家好吗? 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习近平 第二框 保护环境需用“重典”【目标定位】 一、教学目标情感 态度 价值观 目标 1.增强依法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自身做起,为依法保护环境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 2.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能力 目标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认识身边的环境问题,增强分辨是非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 目标 1.我国的环保法律体系 2.依法保护环境 3.自觉履行保护环境义务的做法 二、重点难点1.我国的环保法律体系。2.自觉履行保护环境义务的做法。【课堂设计】一、情景导入巧设图片,激情导入播放生态环境遭破坏的典型图片,如被污染的大气、日本工人在杀戮鲸鱼、滚滚沙尘暴在袭击城镇、因气候变暖而逐渐融化的冰川等。学生看后,会发出惊叹之声,引起心灵震撼。问:它们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会带来什么危害?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导入新课。二、教学建议1.保护环境——有法必依(1)竞赛——说法律,知多少开展一个竞赛小活动,让学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环保法律法规的名称。给学生留出短暂的时间做准备,在竞争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互动,课堂氛围始终处于一种抢答的热潮中)教师引导:众多法律共同构成了我国的环保法律体系,你知道我国目前形成了怎样的环保法律体系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环保法律体系)教师总结过渡:通过展示,我们知道我国十分重视环境保护的立法工作,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其中宪法是基础,环境保护法为主体。(2)时政解读:材料一:2018年3月11日,张德江在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指出,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全面修订环境保护法,相继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建立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制度,构建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材料二:2018年1月,我国第一部土壤污染防治领域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二次审议稿)》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草案于2017年6月初次审议,同年12月下旬再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简要点拨:我国正在进一步加强立法,不断完善环保法律法规,争取在环保各个领域都做到有法可依。(3)严格执法是保护环境的关键①展示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原则并简要记忆。原则: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②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案例,并提出问题。淄博市环境执法人员接到市民的举报后加大了监察力度,发现27家建筑施工单位存在夜间施工扰民的现象,当即责令其立即停止夜间施工,并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了行政处罚。淄博市环境执法人员接到市民的举报后加大了监察力度体现了什么环保原则?把学生分成小组,认真讨论后学生能回答出: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总结归纳:目前我国正加强环境立法,加大执法力度,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淄博市环境执法人员依法进行行政处罚说明了什么?把学生分成小组,认真讨论后教师总结归纳。教师总结:严格执法是依法保护环境的关键。用“铁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加大对污染者的处罚力度,决不允许环境违法者逍遥法外。2.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1)结合P80—81案例思考 有的同学认为:“保护环境是大人们的事,是将来的事,与我无关。”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提示:这种观点错误。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2)落实环保行动行动一:用“眼”发现——课前布置同学们用DV或相机拍摄校园、社区、家庭中不符合环保的现象。老师点名邀请DV高手并要求他解说自己的视频内容。DV视频:王宁的一天早晨:拎一包垃圾随手扔在楼下的草地上;到办公室把空调开到24 ℃。中午:去餐馆吃饭,用一次性纸杯、一次性筷子,剩余较多饭菜,扬长而去……晚上:回家打开所有房间的灯并大声唱卡拉OK……教师总结表扬:这位同学不仅视频拍得好而且解说很精彩,请同学们为他鼓掌。下面有请这位女生来展示你的相片,并给大家解说。相片一:工厂浓烟排向天空相片二:小区内露天垃圾池相片三:路边成排的露天烧烤摊教师总结:同学们用自己的“眼睛”记录下了我们身边不利于环保的行为,对于这些不良行为我们应积极提出建议并发出倡议,下面大家一起做倡议书。行动二:动手去写——请你选择一个合适的对象(家长、校长、县长、总理、联合国秘书长……),写一份有关环保的倡议书。行动三:从我做起——请列举你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符合环保行动的具体生活小事。教师总结:我们生活中也存在很多符合环保的行为,请你列举出来。学生回答:使用布袋子买菜、购物;植树造林;变废为宝,循环使用课本……教师归纳:绿色低碳生活少用一次性用品,自带水杯和购物袋;少用打印机,多用电子邮件;少制造垃圾,多变废为宝;少乘车,多走路;不踏草坪多植树;搞好学校和家庭的环境卫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花草树木,积极参加义务植树等。总结归纳:我们要自觉履行环保义务,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环保公益活动,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为环保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三、课堂小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要主动提高环保意识,自觉履行环保义务,主动为保护环境作贡献。四、板书设计一课一练·提能力一、单项选择题1. 2018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正式实施,一个新的税种——“环境保护税”自此取代了已存在十余年的“排污费”。这说明 ( B )A.只要立法就能杜绝破坏和污染环境的行为B.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法律保障,依法保护大自然C.对排污企业只要劝说就可以,用不着处罚D.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还未形成2. 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法律,为依法保护环境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 ( C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3.浏阳市大瑶镇老桂新村山水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有人却屡屡染指这里的林木资源。2017年9月10日,浏阳市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合议庭开庭审理了何某、黄某盗伐林木一案,两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一年四个月。案例表明 ( C )A.盗伐林木一律判刑 B.林木资源不得砍伐C.破坏环境,依法追责 D.小题大做,处罚过重4.下边漫画《节水曲》倡导我们 ( C )①要珍惜和节约资源②要从小事做起,落实节约资源的行动③在家庭生活中要斤斤计较④积极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A.②④ B.②③C.①②④ D.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5.2017年11月28日,环境保护部联合黑龙江省政府,约谈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和哈尔滨、佳木斯、双鸭山、鹤岗4市政府主要负责人,督促落实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措施。约谈会指出,10月份哈尔滨等4市持续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空气质量指数长时间“爆表”,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请思考:(1)请你分析一下造成雾霾天气的人为因素是什么。答:过多的汽车排放的尾气、燃煤排放的废气、建筑工地的扬尘等。(2)针对如此严峻的环境问题,国家采取了哪些对策?答: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制定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正在进一步加强立法,不断完善保护环境的各项法律法规,争取在环保各个领域都做到有法可依。材料一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之本、发展之基。水是生命之源。2017年,浙江“五水共治”持续发力。2017年5月瑞安市吹响了“剿灭劣五类水”治理河道污染的冲锋号。当地市民积极参与治水、护水活动。材料二 “志愿汇”是“互联网+”在公益领域中的应用。通过这个平台,未来杭州老百姓参与志愿者服务将更便利。来自瑞安市的青年志愿者和当地学生、外籍教师一起为河道悬挂护水牌,市民扫一扫护水牌上的二维码就可以进入“河管家”反馈系统,及时反映存在的问题。(1)材料中所提到的“水质恶劣”“河道污染”等环境问题,从本质上讲是什么问题?为解决这些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实行的基本国策是什么?答:环境问题。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2)在日常生活中,参与治污行动,改善生态环境,除了“码”上举报,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答:学习和宣传环保知识,践行低碳生活方式;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落实环保行动;勇于同各种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171119)广饶水滴公益环保部“绿色环保·我先行”第三十三期活动_标清.wmv 3.7.2 保护环境需用“重典”.ppt 7.2.docx 7.2课时练.docx 环保部对车企首开污染罚单 处罚金额超3800万_标清.wmv 通天下20170627环保部将启动排污许可证执法检查 开启“一证式”时代 高清_标清.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