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考点6: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是中国地理的重要知识,做中国地理相关题目时将运用到。本考点需要掌握中国的四大地理分区及其特征;四大地理分区典型地区(南方地区:太湖流域、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上海;北方地区:小兴安岭、黄土高原、北京;西北地区:新疆、内蒙古、乌鲁木齐;青藏地区:青藏牧区、拉萨)的自然和人文特征 一 四大地理分区 四大地理区域概况(根据自然环境的差别来区分) 地区——气候干旱、资源丰富、地广人稀、经济落后 地区——高寒气候、氧气稀薄、民族资源丰富、经济落后 地区——温带季风气候为主、纬度高、冬季较寒冷干燥 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海拔低、纬度低、温暖湿润南方北方分界线和范围自然环境差异地形气温降水气候类型河流水文农业生产耕地类型耕作制度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人文环境差异饮食习惯居民特色体育活动交通条件◆ 二 中国主要地区的典型特征 1.南方地区:(1) :水乡古镇、鱼米之乡、小桥流水 (2) :巴蜀文化、川菜、川剧(热量足、日照不足) (3) :现代化农业基地、进出口贸易繁荣 (4) :综合性大都市、国际化都市2.北方地区:(1) :原始森林资源 (2) :信天游、腰鼓、窑洞 (3) :四合院、胡同(古老而现代)3.西北地区:(1) :坎儿井,瓜果之乡,绿洲农业 (2) :那达慕大会、蒙古包、蒙古袍 (3) :国际大巴扎4.青藏地区:(1) :牦牛(高原之舟)、酥油、奶酪、青稞、糌粑 (2) :日光城,雪顿节、浴佛节、“打林卡”(2018金华)交通的改善助力区域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铁开通营。高铁自西安引出,穿越关中平原、秦岭、汉中平原和大巴山脉进入四川盆地,接入成都,为“西三角”经济区建设迈开坚实的一步。材料二:“西三角”经济区包括陕西省、四川省和重庆市的61个城市,幅员面积37.78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4亿;陕西的基础材料、矿产资源丰富,四川水电资源和天然气丰富,重庆则是长江上游最大的港口;另外,三地还聚集了一大批科研院所和大中院校。 (1)根据图1,判断西安在成都的________方向,图2中与西安气候基本吻合的是________(甲或乙)。 (2)秦巴山地生长着近千种药用植物,有“天然中草药宝库”之称。请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其成因。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西三角”经济区建设的优势。 【答案】(1)东北;甲(2)气候因素:秦巴山地气候复杂,介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之间,介于湿润区和半湿润区之间。地形地势因素:该地属于山地地形,自然景观垂直差异显著,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3)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交通条件改善;矿产、能源资源丰富;科技人才优势;国家政策支持等。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一般定向法、北方地区气候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原则,西安在成都的东北方向。西安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所以图2中与西安气候基本吻合的是甲,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2)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气候因素方面,秦巴山地气候复杂,介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之间,介于湿润区和半湿润区之间,在地形地势因素方面,该地属于山地地形,自然景观垂直差异显著,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所以秦巴山地能生长着近千种药用植物,有“天然中草药宝库”之称。(3)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三角”经济区建设的优势有: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交通条件改善;矿产、能源资源丰富;科技人才优势;国家政策支持等。一、选择题:(2016?杭州)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1-2题。1、关于图中I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②接近于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③我国1月O℃等温线大致经过该界线 ④和我国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基本重合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以下为北京、杭州、乌鲁木齐、西宁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其中属于杭州的是( )A.A B.B C.C D.D【2017台州】读亚洲大陆沿89°E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3-4小题。3、与丙区域相比,甲区域( ) A.热量较丰富 B.降水更丰沛 C.夏季昼夜温差较大 D.土壤更肥沃4、近年来,乙区域的畜牧业产品逐渐走向全国各地。影响此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市场 B.技术 C.劳动力 D.交通5.【2016嘉兴】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特色。下列民族与其生活特色对应正确的是( )A.藏族——糌粑 B.回 族——青稞酒 C.壮族——窑洞 D.蒙古族——吊脚楼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图。回答6-7题6、对图示区域降水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降水丰富而且比较均匀 B.大部降水在1800mm以上C.降水大致由南向北逐渐递减 D.降水由四周向中间逐渐递增7、下列有关图中甲城市的自然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有( )①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②地处杭嘉湖平原南端③是该省的行政中心 ④水网密布河湖众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017·嘉兴)下图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我国某省自然环境资料图。完成8-9小题。8、该省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冬季均温皆低于 0℃ B.?降水东北向西南递减C.?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 D.?地处三大高原交界处9、该省发展经济可利用的当地资源是 A.?黄河中游段的丰富水能 B.?昆仑山区中的冰雪融水C.?西北部充足的太阳光照 D.?东北部茂密的原始森林10.(2017·丽水)? 2016年9月27日,首届“中国扶贫论坛”在甘肃省定西市召开下列描述符合定西市的是( )A.位于兰州的西北方向 B.处于黄河的下游地区C.地处我国南方地区的四川盆地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11.【2017?丽水】上海、桂林、凉山、哈尔滨四地分别以“光、水、火、冰”为创意源点,成为2017年春节联欢晚会的分会场.下列对其人选原因推断合理的是( ) A. 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集时尚和科技为一体的现代化大都市B. 广西桂林地处黄土高原,这里因水土流失严重而引发人们关注C. 四川凉山因独特的民族风情——傣族的火把节备受欢迎D. 哈尔滨纬度高,属于寒带气候,终年积雪,被称为“冰城"二、材料题12.【2018舟山】川藏铁路的建设,将为西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用藏铁路示意图(图6)材料二:川藏铁路全长1629千米,计划2026年全线通车。线路台阶式八起八状,累计爬升高度超14000米。铁路沿线,马尔康卓克土司官寨、昌都卡若遗址等藏羌文化、佛教文化星罗棋布,与雪山,草原等自然生态景观浑然融合。材料三:川藏铁路沿线多是少数民聚居区,很多还是“老少边穷”地区。以前,由四川进入西藏的交通主要依靠川藏公路,运输能力有限。相关人士介绍,中国通过青藏铁路,宝成铁路的建设,已有足够的技术能力和经验完成川藏铁路的修建。 (1)川藏铁路会经过哪些主要地形区?铁路沿线自然环境恶劣,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综合材料二,三,从人文因素分析修建川藏铁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3.【2016舟山】(10分)人们因地制宜,创造着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阅读图表,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表1:甲、乙两区域典型城市气温、降水资料 项目城 市1月份7月份年降水量(mm)日均最高温(℃)日均最低温(℃)日均最高温(℃)日均最低温(℃)喀什市0-10321864成都市1033022904(1)据图5、图6,判断甲、乙两区域分别所属的地形区,并说出其共同的地形特点。(3分)(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两地形成不同农业生产特色的自然原因。(4分) (3)甲区域人们在发展绿洲农业过程中,创造了何种灌溉设施?请你为该区域农业发展再提两条合理化建议。(3分)15.(2017·湖州)甲县绿芦笋是我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该县把绿芦笋产业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一张特色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根据图6判断,甲县的地形是________,其主要耕地类型是________(填水田或旱地)。 (2)根据图7,图8,描述甲县种植绿芦笋的有利和不利自然条件。 (3)根据材料,简述甲县发展绿芦笋产业的人文环境优势。 考点6: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是中国地理的重要知识,做中国地理相关题目时将运用到。本考点需要掌握中国的四大地理分区及其特征;四大地理分区典型地区(南方地区:太湖流域、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上海;北方地区:小兴安岭、黄土高原、北京;西北地区:新疆、内蒙古、乌鲁木齐;青藏地区:青藏牧区、拉萨)的自然和人文特征 一 四大地理分区 四大地理区域概况(根据自然环境的差别来区分)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资源丰富、地广人稀、经济落后 青藏地区——高寒气候、氧气稀薄、民族资源丰富、经济落后 北方地区——温带季风气候为主、纬度高、冬季较寒冷干燥 南方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海拔低、纬度低、温暖湿润南方北方分界线和范围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北自然环境差异地形多丘陵多平原气温1月均温在0°C以上1月均温在0°C以下夏季普遍高温降水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下气候类型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较湿润温带季风气候,较干燥河流水文河湖众多,水量大,冬季普遍不结冰,便于航运河流少,水量小,冬季结冰,不利于航运农业生产耕地类型水田为主旱地为主耕作制度一年两熟或三熟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经济作物茶叶、甘蔗、柑橘、油菜甜菜、苹果、大豆、花生人文环境差异饮食习惯喜欢吃米饭喜欢吃面食居民特色注意通风、防雨,屋顶坡度大,便于排泄雨水注意防寒保暖,墙壁厚实,窗户严密,屋顶坡度小,室内一般有取暖设备体育活动爱好游泳,划龙舟爱好溜冰,骑马等运动交通条件既有公路、铁路,还有水运陆路交通发达,基本无水运◆ 二 中国主要地区的典型特征 1.南方地区:(1)太湖流域:水乡古镇、鱼米之乡、小桥流水 (2)四川盆地:巴蜀文化、川菜、川剧(热量足、日照不足) (3)珠江三角洲:现代化农业基地、进出口贸易繁荣 (4)上海:综合性大都市、国际化都市2.北方地区:(1)小兴安岭:原始森林资源 (2)黄土高原:信天游、腰鼓、窑洞 (3)北京:四合院、胡同(古老而现代)3.西北地区:(1)新疆:坎儿井,瓜果之乡,绿洲农业 (2)内蒙古:那达慕大会、蒙古包、蒙古袍 (3)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4.青藏地区:(1)青藏牧区:牦牛(高原之舟)、酥油、奶酪、青稞、糌粑 (2)拉萨:日光城,雪顿节、浴佛节、“打林卡”(2018金华)交通的改善助力区域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铁开通营。高铁自西安引出,穿越关中平原、秦岭、汉中平原和大巴山脉进入四川盆地,接入成都,为“西三角”经济区建设迈开坚实的一步。材料二:“西三角”经济区包括陕西省、四川省和重庆市的61个城市,幅员面积37.78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4亿;陕西的基础材料、矿产资源丰富,四川水电资源和天然气丰富,重庆则是长江上游最大的港口;另外,三地还聚集了一大批科研院所和大中院校。 (1)根据图1,判断西安在成都的________方向,图2中与西安气候基本吻合的是________(甲或乙)。 (2)秦巴山地生长着近千种药用植物,有“天然中草药宝库”之称。请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其成因。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西三角”经济区建设的优势。 【答案】(1)东北;甲(2)气候因素:秦巴山地气候复杂,介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之间,介于湿润区和半湿润区之间。地形地势因素:该地属于山地地形,自然景观垂直差异显著,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3)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交通条件改善;矿产、能源资源丰富;科技人才优势;国家政策支持等。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一般定向法、北方地区气候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原则,西安在成都的东北方向。西安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所以图2中与西安气候基本吻合的是甲,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2)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气候因素方面,秦巴山地气候复杂,介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之间,介于湿润区和半湿润区之间,在地形地势因素方面,该地属于山地地形,自然景观垂直差异显著,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所以秦巴山地能生长着近千种药用植物,有“天然中草药宝库”之称。(3)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三角”经济区建设的优势有: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交通条件改善;矿产、能源资源丰富;科技人才优势;国家政策支持等。一、选择题: (2016?杭州)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1-2题。1、关于图中I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②接近于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③我国1月O℃等温线大致经过该界线 ④和我国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基本重合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南北方地理分界线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I界线为南北方地理分界线,与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位置大致吻合。故选择B【答案】B2、以下为北京、杭州、乌鲁木齐、西宁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其中属于杭州的是( )A.A B.B C.C D.D【解析】杭州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年降水量高于800mm,1月气温在0℃以上。故选择C【答案】C【2017·台州】读亚洲大陆沿89°E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3-4小题。3、与丙区域相比,甲区域( ) A.热量较丰富 B.降水更丰沛 C.夏季昼夜温差较大 D.土壤更肥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重要地形区分布及自然环境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丙位于孟加拉湾沿岸,位于热带地区,土地肥沃,为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适宜种植农业的发展;甲位于我国的塔里木盆地,为沙漠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冬季严寒,气温年变化大,故选择C。【答案】C4、近年来,乙区域的畜牧业产品逐渐走向全国各地。影响此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市场 B.技术 C.劳动力 D.交通【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青藏地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乙地为我国的青藏地区。近年来,青藏地区的畜牧业产品逐渐走向全国各地,影响此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青藏铁路的开通,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择D。【答案】D 5.【2016嘉兴】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特色。下列民族与其生活特色对应正确的是( )A.藏族——糌粑 B.回 族——青稞酒 C.壮族——窑洞 D.蒙古族——吊脚楼【解析】本题侧重考察学生典型区域的人文特色,B青稞酒是藏族的;C窑洞在黄土高原地区;D蒙古族是蒙古包【答案】A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图。回答6-7题6、对图示区域降水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降水丰富而且比较均匀 B.大部降水在1800mm以上C.降水大致由南向北逐渐递减 D.降水由四周向中间逐渐递增【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图片可知,甲区域降水大致由南向北逐渐递减。【答案】C7、下列有关图中甲城市的自然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有( )①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②地处杭嘉湖平原南端③是该省的行政中心 ④水网密布河湖众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杭州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城市是杭州,是浙江省的行政中心,是该城市的人文特征,与自然环境无关,所以③不符合题意。故选C。【2017·嘉兴】下图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我国某省自然环境资料图。完成8-9小题。8、该省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冬季均温皆低于 0℃ B.?降水东北向西南递减C.?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 D.?地处三大高原交界处【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甘肃省自然环境的有关知识。分析图文可知,该省为甘肃省,冬季部分地区冬季均温为0℃,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甘肃省地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三大高原交界处,所以D正确。【答案】D9、该省发展经济可利用的当地资源是 A.?黄河中游段的丰富水能 B.?昆仑山区中的冰雪融水C.?西北部充足的太阳光照 D.?东北部茂密的原始森林【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甘肃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甘肃省位于黄河的上游,所以A错误;该省利用的是祁连山脉的冰雪融水,所以B错误;该省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光照充足,植被稀疏,所以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答案】C 10.(2017·丽水)? 2016年9月27日,首届“中国扶贫论坛”在甘肃省定西市召开下列描述符合定西市的是( )A.位于兰州的西北方向 B.处于黄河的下游地区C.地处我国南方地区的四川盆地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定西市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定西市位于兰州的东南方向,所以A错误;定西市位于黄河的上游,所以B错误;定西市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所以C错误;定西市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所以D正确。故选择D。11.(2017·丽水)上海、桂林、凉山、哈尔滨四地分别以“光、水、火、冰”为创意源点,成为2017年春节联欢晚会的分会场.下列对其人选原因推断合理的是(? ) A.?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集时尚和科技为一体的现代化大都市B.?广西桂林地处黄土高原,这里因水土流失严重而引发人们关注C.?四川凉山因独特的民族风情——傣族的火把节备受欢迎D.?哈尔滨纬度高,属于寒带气候,终年积雪,被称为“冰城"【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上海、广西桂林、四川凉山、哈尔滨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集时尚和科技为一体的现代化大都市,所以A正确。【答案】A 二、材料题12(2018舟山). 川藏铁路的建设,将为西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用藏铁路示意图(图6)材料二:川藏铁路全长1629千米,计划2026年全线通车。线路台阶式八起八状,累计爬升高度超14000米。铁路沿线,马尔康卓克土司官寨、昌都卡若遗址等藏羌文化、佛教文化星罗棋布,与雪山,草原等自然生态景观浑然融合。材料三:川藏铁路沿线多是少数民聚居区,很多还是“老少边穷”地区。以前,由四川进入西藏的交通主要依靠川藏公路,运输能力有限。相关人士介绍,中国通过青藏铁路,宝成铁路的建设,已有足够的技术能力和经验完成川藏铁路的修建。 (1)川藏铁路会经过哪些主要地形区?铁路沿线自然环境恶劣,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综合材料二,三,从人文因素分析修建川藏铁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答案】(1)经过四川盆地(成都平原)、横断山区、青藏高原。铁路线经过高寒缺氧、地震频发地段,地势起伏大(山高谷深),有大面积冻土,地质条件复杂。(2)铁路沿线的旅游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沿线民族地区的经济有待发展;川藏地区的交通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我国有修建高山铁路的技术和经验。 13.【2016舟山】(10分)人们因地制宜,创造着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阅读图表,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表1:甲、乙两区域典型城市气温、降水资料 项目城 市1月份7月份年降水量(mm)日均最高温(℃)日均最低温(℃)日均最高温(℃)日均最低温(℃)喀什市0-10321864成都市1033022904(1)据图5、图6,判断甲、乙两区域分别所属的地形区,并说出其共同的地形特点。(3分)(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两地形成不同农业生产特色的自然原因。(4分) (3)甲区域人们在发展绿洲农业过程中,创造了何种灌溉设施?请你为该区域农业发展再提两条合理化建议。(3分)【答案】(1)甲是塔里木盆地,乙是四川盆地。(2分)地形特点:四周高、中间低。(1分)(2)甲区域温差大,降水稀少;沙漠广布,河流少且流量季节变化大。(2分)乙区域气候温和,降水丰沛;盆地内的成都平原地势平坦,河流多,灌溉水源充足。(2分)(3)坎儿井。(1分)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改善农业种植结构,开发耐旱、附加值高的农作物。(2分)【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重要地形区分布及其特点的有关知识。根据图上位置可判断甲地是塔里木盆地,乙是四川盆地;盆地的特点是四周高、中间低。(2)本题考查的是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影响的有关知识。分析农业特色形成的自然原因,要结台材料从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回答。甲区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差大,降水稀少;沙漠广布,河流少且流量季节变化大,发展绿洲农业。乙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沛;盆地内的成都平原地势平坦,河流多,灌溉水源充足,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3)本题考查分析农业生产特色及措施。坎儿井是干旱荒漠地区,利用开发地下水,通过地下渠道可以自流地将地下水引导至地面,进行灌溉和生活用水的无动力吸水设施。坎儿井在新疆地区历史悠久,分布很广。建议: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农业种植结构,开发耐旱、附加值高的农作物。14 .(2017·湖州)甲县绿芦笋是我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该县把绿芦笋产业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一张特色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根据图6判断,甲县的地形是________,其主要耕地类型是________(填水田或旱地)。??? (2)根据图7,图8,描述甲县种植绿芦笋的有利和不利自然条件。??? (3)根据材料,简述甲县发展绿芦笋产业的人文环境优势。??? 【答案】(1)平原;旱地(2)有利: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低温、夏季高温,四季分明);4月至6月降水较少,利于生长采摘。不利:7月至8月降水多,易发洪涝灾害。(3)距离大城市近人口众多,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品牌优势;政策支持等。?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县等高线稀疏地势平缓,海拔低于200m,所以甲县地形为平原。图6显示当地没有大的河流,所以当地比较干旱,故当地主要耕地为旱地。(2)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甲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低温、夏季高温,四季分明);4月至6月降水较少,利于生长采摘。但甲地在7月至8月降水多,易发洪涝灾害,不利于种植绿芦笋。(3)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甲县发展绿芦笋产业的人文环境优势:距离大城市近人口众多,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品牌优势;政策支持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考点6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原卷.doc 考点6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