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3.1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共同的家园阅读P48-49页的探究园:发展面临的压力思考:课本中资料与图片反映了我国的发展所面临的哪些问题(简单概括)?试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3.1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一、可持续发展战略谈一谈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不足),水资源(污染)破坏严重。土地荒漠化严重(过度砍伐,生态破坏严重)环境(大气)污染严重资源消耗大,对外依赖程度高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因为人们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引起的。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短缺、生态环境的恶化等问题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给我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损害人们的健康,降低生活水平,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关键)发展问题世界性问题怎么办实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道难解的却又是必须有解的题!PRED问题Population-人口Resources-资源Environmen-环境Development-发展一.可持续发展战略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中国)面临一系列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时进行长期反思的必然结果。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强调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一致,让子孙后代能够享受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代际公平”例:保护耕地:但存方寸地,留于子孙耕!3.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国际共识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 概念。(课本P52 “小链接”)温州网讯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文明之源。瓯江、楠溪江、飞云江、鳌江、塘河……纵横交错的水网,织就温州美丽的水乡风貌,也滋养着瓯越独特的人文品格。寻踪瓯水,正是为了寻找我们千年流淌、奔流不息的水乡文化,寻找“美丽浙南水乡”的文化源头。 浙南水乡,美丽瓯地,背倚青山,面朝江海,聚平原之秀色,汇江河之便利。曾经,温州主城区河道纵横交错,水网密布。每当暮色四合,鸥鹭齐飞,给人无限的宁静与遐想。在2014年3月22日第二十二届“世界水日”临近之际,随着我省“五水共治”活动的深入开展,随着浙南美丽水乡蓝图的描绘,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水乡建设,关注水环境保护、水文化发展等等。而那些与水有关的人和事,更是让人回味无穷。悠悠古瓯地 浓浓碧水情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温州这些村上了央视 看看美丽乡村建设的温州经验黄南林坑、屿北古村、文成天鹅堡......在4月23日、25日这两天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分别播出了温州这三个美丽乡村的画面,引发不少惊叹。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涌现出一批空间优化布局美、生态宜居环境美、乡土特色风貌美、业新民富生活美、人文和谐风尚美、改革引领发展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示范乡镇和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2018年4月26日 温州网一.可持续发展战略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必然结果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代际公平3.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国际共识4.我国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显著成绩课堂小结温州这些村上了央视 看看美丽乡村建设的温州经验黄南林坑、屿北古村、文成天鹅堡......在4月23日、25日这两天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分别播出了温州这三个美丽乡村的画面,引发不少惊叹。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涌现出一批空间优化布局美、生态宜居环境美、乡土特色风貌美、业新民富生活美、人文和谐风尚美、改革引领发展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示范乡镇和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2018年4月26日 温州网【涉及的相关考点知识】1.社会34.描述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开发利用情况 a2.社会35.描述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 b3.社会36.综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理解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b4.社会37.列举实例,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特点 b5.社会8.能够从不同类型地图和图表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c6.社会9.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c7.思品31.知道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a8.思品24.学会正确行使权利,正确履行公民的义务 c9.思品33.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学会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c10.思品41.认识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c【相关热点链接】温州“美丽乡村”考点对接▲和谐世界的追求与可持续发展的选择34.描述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开发利用情况 a35.描述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 b36. 综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理解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b37.列举实例,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特点 b2018年温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部分中考接轨21.(12分)通过区域综合治理,H乡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美、经济强、社会和谐的美丽乡镇。(1)据图6判断,H乡最有可能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2分)(2)十年前,甲居民区夏季易发洪涝灾害,根据上图说明原因。(4分)(3)与十年前相比,H乡发生了许多变化。请在图7中找出一个变化,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予以评析。(6分)(评析要求:逻辑严密,表述简洁)2018年温州中考卷中考接轨21.(12分)通过区域综合治理,H乡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美、经济强、社会和谐的美丽乡镇。(1)据图6判断,H乡最有可能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2分)解题思路:(社会考点2-b)气候特点(气温与降水)---(社会考点5-b)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社会考点6-b)地理区域2018年温州中考卷气候类型 主要分布区域 分布的地形区 特点 成因温带季风气候 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北)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东部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1月平均气温低于0摄氏度)干燥,年降水量400-800mm,雨热同期 受季风和纬度位置的影响,位于东部季风区、北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 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1月平均气温高于0摄氏度)少雨,年降水量800mm以上,雨热同期 受季风和纬度位置的影响,位于东部季风区、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滇南、台南、雷州半岛、海南全省 终年高温(每月平均气温大于15摄氏度),有旱、雨两季,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受季风和纬度位置的影响,位于东部季风区,热带温带大陆性气候 西北地区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中西部、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冬冷(1月平均气温低于0摄氏度)夏热,温差大,全年降水较少,气候干旱 受海陆位置(主因)和纬度位置的影响,地处内陆,远离海洋高原山地气候 青藏地区 青藏高原 高寒(1月平均气温低于0摄氏度)低温,昼夜温差大,降水少,有雨旱季之分。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受地势海拔高度的影响,位于高海拔地区中考接轨21.(12分)通过区域综合治理,H乡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美、经济强、社会和谐的美丽乡镇。(1)据图6判断,H乡最有可能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2分)解题思路:气候特点(气温与降水)---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地理区域2018年温州中考卷淮河秦岭中考接轨21.(12分)通过区域综合治理,H乡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美、经济强、社会和谐的美丽乡镇。(1)据图6判断,H乡最有可能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南方地区 。(2分)(2)十年前,甲居民区夏季易发洪涝灾害,根据上图说明原因。(4分)解题思路1.(社会考点8-C)地图三要素(地图的语言):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2.(社会考点9-C)自然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河流湖泊(水源)等要素。参考答案(2)以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降水集中。河道弯曲,防(泄)洪能力差。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写出2点即可,4分)2018年温州中考卷中考接轨21.(12分)通过区域综合治理,H乡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美、经济强、社会和谐的美丽乡镇。(1)据图6判断,H乡最有可能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南方地区 。(2分)(2)十年前,甲居民区夏季易发洪涝灾害,根据上图说明原因。(4分)2018年温州中考卷(3)与十年前相比,H乡发生了许多变化。请在图7中找出一个变化,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予以评析。(6分)(评析要求:逻辑严密,表述简洁)中考接轨21.(12分)通过区域综合治理,H乡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美、经济强、社会和谐的美丽乡镇。(3)与十年前相比,H乡发生了许多变化。请在图7中找出一个变化,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予以评析。(6分)(评析要求:逻辑严密,表述简洁)解题思路与要求:图7中找出变化,回答关键词(知识点),表述有递进关系(前因后果)(以“实现退耕还林”为例) 1.退耕还林。。保护环境。。发展旅游。。促进发展。。改善生活。。社会和谐。2.由此可见。。。变化既。。又。。(可持续发展含义)。。因地制宜,协调发展。。体现可持续发展。2018年温州中考卷命题思路:本试题关注时政热点和乡土教育,贴近社会实际,侧重对学生获取信息、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考查。参考答案中三个层次有递进关系的体现,学生必须要在图7中找出变化,再对应回答(知识点精准到位),这不仅是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检测,同时也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生活和国家时政的习惯。参考答案(1)南方地区(2分)(2)以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降水集中。河道弯曲,防(泄)洪能力差。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写出2点即可,4分)(3)实现退耕还林。居民区从山区搬到平原地区。兴修水利工程。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单一农业转变为农业与旅游业共同发展)。(符合题意,写出一点即可 6分)评析示例:(以“实现退耕还林”为例) H乡实施退耕还林后,首先,减少了当地的水土流失,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其次,改善后的生态环境为当地发展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促进了经济发展;第三,生态环境和经济状况的改善,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由此可见,H乡的这一变化既满足了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促进了生态、经济和社会三者的可持续发展。(从PRED的角度进行评析,且言之有理亦可)人生考试免不了,唯有套路得人心!下列哪些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计划生育 围湖造田 乱砍滥伐碧水蓝天 植树造林 使用一次性筷子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垃圾分类回收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低碳生活选一选知识体系第三单元 生态文明 社会和谐3.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3.2民生优先 造福人民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点)保护环境与生态文明计划生育与提高人口素质(难点)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和谐 人人共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