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大化改新 (2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大化改新 (24张PPT)

资源简介

日本的大化改新


阿拉伯
大唐
日本
日出之国
——日本
畅所欲言
说说你了解的日本……

民族:
国花:
国旗:
大和民族
樱花
日之章旗
国服:
和服
古代最高统治者:
大王—天皇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40-42,图册P28:
1.请依据年代尺上的时间找出古代日本发展历程中的大事
2.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影响?
大和统一日本
“大化改新”
出现武士阶层

646

10世纪



1世纪
5世纪
出现早期国家
一、古代日本的发展历程
公元前221
公元前2070




古代日本长期落后于中国
材料一: 7世纪大化改新前,日本处在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及部民(被贵族控制无人身自由的农民),权势很大。一方面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另一方面中央贵族之间争权夺利,使皇权旁落。

材料二:初唐时期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由于政治清明,文化昌盛,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
大化改新前的日本:

(内因:各种矛盾尖锐,政局混乱,皇权旁落)
(外因:大唐王朝高度繁荣,制度先进)
角色扮演 体验变革
2、假如你是当时被贵族控制、受剥削压迫的部民,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你希望政府怎么做?
1、假如你是当时皇权旁落的天皇,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你会怎么做?
公元645年(日本皇极天皇四年)6月12日,日本太极殿。这一天日本 朝廷正在接见“三韩”(新罗、百济、高句丽 )的使者,举行“受贡”仪式。随着“嘎吱吱”的一阵响声,宫门全部关闭,中大兄皇子突然拔剑刺杀了大贵族苏我氏,在场的许多贵族大惊失色。原来这是中大兄皇子联合以中臣镰足为代表的改革派为改革而发动的政变。
中大兄皇子刺杀苏我氏
宫廷政变
大化改新的过程:
645年,皇室和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铲除苏我氏
645年,孝德天皇继位,建年号“大化”
646年,孝德天皇进行国制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背景 内容 影响

社会矛盾尖锐
皇权旁落

部民受压迫重社会不稳定
改革行政制度,
实行中央集权
土地收归国有,
分给农民,收赋税
部民转为国家公民




大化改新
农民积极性提高
农工商发展
日本成为依靠
“律令”实行统治的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
——把日本历史推入了一个新时代
日本仿效唐朝制度推行的一次重要改革
“改”
大化改新 唐朝的制度
646年,天皇发布《改新诏书》
1.废除豪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每六年按人口把田地分给农民。田地不得买卖,受田者死后,田地归还国家。农民向国家缴纳赋税。

2.中央机构:






地方机构:设省、郡、里,官吏由中央任命。 均田制:将国有土地按人头划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

租庸调制: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物(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交地方土产(调)。
?
三省六部制:
?





道州县制度:地方分为道、州、县三级,由中央任命官员

找一找:找出大化改新和唐朝制度的相同点
3.701年,发布了《大宝律令》,作为治国的基础。

“改”
大化改新 唐朝的制度
646年,天皇发布《改新诏书》
1.废除豪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每六年按人口把田地分给农民。田地不得买卖,受田者死后,田地归还国家。农民向国家缴纳赋税。

2.中央机构:






地方机构:设省、郡、里,官吏由中央任命。 均田制:将国有土地按人头划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

租庸调制: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物(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交地方土产(调)。
?
三省六部制:
?





道州县制度:地方分为道、州、县三级,由中央任命官员

找一找:找出大化改新和唐朝制度的相同点
3.701年,发布了《大宝律令》,作为治国的基础。






一衣带水
日本大化改新后的一段时期被称为“唐风时期”,
请用具体的史实加以说明?(教材P42)
大化改新后的日本:
比较一下,平城京与长安街在城市布局方面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618年)
(710年)
宫城都坐北朝南,都有东西两市、棋盘式街道,朱雀大街名称与走向相同,等等。
中国:岳阳楼
日本:京都平安神宫
建筑


服饰
公元8世纪,中国唐代服装传入日本,对起源于日本本土的和服产生了影响。

中国唐朝铸币
日本的铸币
日本仿唐朝第一次铸造的铜币
“和同开珎(宝 )”,即“开元通宝”的简称。
铸币
日本书法(空海《风信帖》)
书法
中国书法(唐·欧阳询《张翰帖》)
日本的平假名、片假名就是利用汉字的草书与楷书的偏旁创制的。
文字

日本的茶道源于……
日本传统文化洋溢着浓郁的中华文化气息
汉文化在日本风行一时……
材料一:大化改新大量吸取了唐代的文化制度,但是日本没有建立宦官制度,也没有吸收中国传统的“易姓革命”的思想。

材料二:日本在7-8世纪利用汉字创造了本国的字母假名
思考:当时文化落后的日本对吸收先进的中国文化抱什么态度和方法?
以史鉴今:
日本学者木宫泰彦总结7—10世纪唐朝文化对日本文化发展的影响之后,有一段值得引人深思的论述:

唐朝三百年间,由于学生、学问僧学来和带回的中国文化产物,不断给予日本新的启迪,中国前进,日本也前进。因此,日本的文化一刻也没有停滞,不断吸收中国的优点,经过整理提炼,咀嚼融化,终于在平安朝中期以后,在各个方面都逐渐摆脱了唐风,产生了优美、典雅的日本文化。



1、结合上述资料思考,这反映了日本民族的什么特点?
探究感悟 以古鉴今
2、日本效仿中国进行改革,大化改新取得了成功,对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有强烈的危机意识,乐于学习,善于学习
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正视自身的不足;
要乐于并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和先进文化;
积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