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贤相辈出,却无力改变官场的腐败昏庸; 名将咸聚,却无法抵挡小国的进攻; 才子云集,却热衷无休无止的内耗; 经济富裕,却用于购买和平; 文化昌盛,却不能扭转颓败的国运。这是什么朝代?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这里所描绘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楼塔镇中陈信云宋太祖——赵匡胤北宋是谁什么时候怎样建立的? (960年)“陈桥兵变”皇袍加身北宋为什么要加强中央集权?1.唐末五代,军阀武将飞扬跋扈,影响到政局的稳定。2.宋太祖本人就是通过兵变夺取政权的,为防止类似的兵变重演。3.宋朝建立时,全国仍处于割据状态,要巩固统治,结束封建割据,必须加强中央集权。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有哪些措施?1.解除石守信等统军大将的兵权2.建立禁军,轮流驻防京师3.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4.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5.采取崇文抑武策略,选拔文臣任中央和地方官吏6.增设机构以制衡各级官员权力 天子之卫兵,以守京师,备征戍,曰禁军。 “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 禁军定期更换驻地,而统军的将领并不随军调动,以此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即兵将分离的局面军事上为什么禁军要轮流驻防京师?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文化上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神童诗》宋?汪洙如何看待“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点?客观上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但从历史影响看,它强化了“为当官而读书”的观念 。宋代的科举考试非常发达,教育在民间有较大的发展,为多姿多彩的文人世界的形成提供了根本条件。资料:宋朝以前,宰相、大臣可以和皇帝对坐议事。相传,宋太祖有一次上朝,宰相范质等仍坐着。宋太祖说:“我眼花,你们把文书拿近来让我看。”范质等起身呈递文书后,回到原处,发现座位已被撤走。从此,宰相、大臣只能站着同皇帝讲话。君臣礼仪的变化,说明了什么?说明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积极影响:地方的行政权、财权和军权都收归了中央,官员的权力受到制衡和约束,武人干政的风险降低,士人受到普遍尊重。北宋的中央集权有什么的影响?增设官僚机构扩充军队养兵养官战争赔款分散军权冗官冗兵冗费军队战斗力弱贫弱消极影响多余的导致北宋出现积贫积弱的局面材料说明了北宋中期面临怎样的局面?这一状况的根源在哪里?积贫积弱的局面根源在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造成的北宋王朝收支情况表 年代 收入(贯) 支出(贯)1021 15085万 12677万1049 12625万 “所出无余”1065 11613万 13186万北宋王安石变法王安石是一位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惟一不坐轿、拒奢华、拒纳妾的宰相,也是惟一死后无任何遗产的宰相。实现富国强兵王安石变法目的是什么?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措施(一) 名 称 内 容青苗法 每年青黄不接时,官府向农民提供种子或贷款。收获后,农民以20%的利息偿还。募役法 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交纳役钱。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均输法 依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采购物资。方田均税法 核实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赋税。 市易法 政府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措施(二)名称 内 容省兵法 减少官兵的数量保甲法 把农村人户以保、大保为单位编定起来,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的人户,出一人为保丁。保丁平时种田,农闲练兵。保马法 规定百姓可自愿申请养马,每户一匹,富户两匹,由政府拨给官马或给钱自购。养马户可减免部分赋税,马病死则要赔偿。将兵法 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每“将”兵力一般为几千人,有的达万余人。每将置正、副将各一人,挑选武艺较高、作战经验丰富的武官担任,专管训练。王安石的变法有什么历史作用? 农业生产有所改善,政府收入有所增加,国家军力有所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积弱的局面。王安石的变法为什么会失败?用人不当,在变法过程中出现一些损害百姓的现象,新法又危及一些社会阶层的既得利益,遭到强烈反对。从王安石的变法失败中你获得哪些启示?要注意用人,要维护老百姓的利益,改革者要掌握实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