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秦亡的根本原因是 ,直接原因是 。秦的暴政农民起义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 ,时间是 ,结果 。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失败3、在项羽、刘邦起义的打击下,秦朝在 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年项羽失败自杀标志着楚汉之争结束,刘邦建立 ,定都 ,刘邦就是 。公元前207公元前202西汉长安汉高祖4、西汉初年,经济萧条,统治者采取了 政策。休养生息5、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注意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历史上成为 。文景之治 (休养 生息)汉 武 盛 世秦 朝 灭 亡西 汉 建 立汉 初 废 墟文 景 之 治一部电视剧的片头有这样一句话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民族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汉武帝是汉景帝的儿子。汉武帝简介 【大一统】 中央加强对地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局面。 一、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1、政治上2、经济上3、思想文化上a、颁布推恩令b、建立刺史制度c、设立司隶校尉统一铸造货币、统一盐铁经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王国问题是怎么来的?郡国并行制,王国势力的发展威胁到中央政权的统治。汉景帝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汉景帝时,采用晁错的建议直接削藩,导致“七国之乱”。 汉武帝采用了什么方法解决王国问题?谁提出的? 材料: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原,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主父偃 “推恩令” 问题三:结合推恩令示意图,理解什么是“推恩令”?推恩令前诸侯王封地嫡长子继承推恩令后王国实力王国实力不变削弱诸子继承封地封地诸侯王封地封地1王国问题 思考“推恩令”妙在哪里?皇帝诸侯王侯侯侯侯中央统辖的郡诸侯王侯侯侯分化实力转移矛盾兵不血刃没有费一兵一卒就解决了王国问题,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加强了中央王朝的统治。 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 汉武帝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监察制度司隶校尉首都及附近诸郡刺史全国13州部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秦朝——御史大夫西汉五铢钱,字体清晰,重量实为五铢,不易盗铸西汉“齐铁官印”封泥,是检验产品的证明铸五铢钱盐铁专卖材料四:富商大贾,冶铸鬻(yù)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公家之急,黎民重困。 ——《史记·平准书》助译:富裕的商人,冶铁铸币卖盐,积累了数以万计的财产,却不顾国家危急,加重百姓困苦。经济问题 烦恼一:最近比较烦,学派太多,思想太杂乱,唧唧歪歪的,吵得我心神不宁啊! 想一想:汉武帝面临什么难题? 思想不统一汉武帝采用谁的建议?他的主张是什么?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推行儒学教育的措施: 长安设立太学,地方设官学。汉代讲学图思考一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施有什么作用和影响? 积极:思想上实现大一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消极:禁锢了人们的头脑,不利于科学文化的发展。儒家学说成了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儒家“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秦始皇、汉武帝治国措施对照表 统一思想 管理地方 监察官员 秦 始 皇 汉 武 帝 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郡县制推恩令御史大夫司隶校尉刺史“秦皇汉武”是“大一统”格局的象征“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二、西汉衰亡汉武帝以后,汉朝开始由盛而衰,外戚王莽夺取政权。他采取各项变革措施遭到失败,政权被推翻。三、东汉建立公元25年,西汉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前期社会安定,中期,统治黑暗,政权名存实亡。1. 史书记载:“ 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 ……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的“上”指的是( )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武帝 D.唐太宗2. 下列与汉武帝大一统无关的是( ) A. 削弱诸侯国 B. 打击匈奴 C. 独尊儒术 D. 休养生息推恩 CD3.西汉的开国皇帝是 ( ) A.汉武帝 B.汉景帝 C.汉文帝 D.汉高祖 4、儒家学说被确立为正统思想,开始于( ) A 春秋 B 战国 C 秦朝 D 汉朝5、西汉时期出现经济发展,政治、思想、文化大一统局面是在谁统治时期?( ) A.汉高祖 B.汉景帝 C.汉武帝 D.汉文帝 6.汉朝,颁布“推恩令”的帝王是 A.汉文帝 B.汉景帝 C.汉武帝 D.汉高祖7. 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开始于 A.春秋后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初年 D.西汉盛期CD8.我国古代最高学府是 A.大学 B.太学 C.中学 D.国子监9.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 A.贾谊 B.东方朔 C.董仲舒 D.主父偃BCD10、为了加强监察制度,汉武帝在中央设置的机构是( )A.太尉 B.御使大夫 C.刺史 D.司隶校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