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聚落 (1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乡村聚落 (18张ppt)

资源简介

乡村聚落
城市聚落
聚落的分类
乡村聚落

自主学习:
1.观察两幅图片,请说出两个村落分别分布在什么地方?
2.分析村落如此分布的原因是什么?
3.从中可以得出,影响村落分布的因素是什么?
建在高地上
避免洪涝威胁
建在水源充足的地方
供水方便
气候(降水)影响村落分布
图二 干旱区的村落
图一 洪涝区的村落
河流影响村落分布
乡村聚落的分布与自然环境
图1-17 平原上的村落
图1-18 山谷中的村落
认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17中的村落呈什么形状?图1-18中的村落呈什么形状?
2.哪一村落的规模更大?哪一村落的房屋更密集?
3.由此可知村落的形态受什么影响?
乡村聚落的分布与自然环境
团状
带状
分布特点 规模、密集程度
山谷中的村落
平原上的村落
呈带状分布
规模小、较稀疏
呈团状分布
规模大、较密集
地形影响村落分布
自然环境:
气候
地形
水文(河流)
土壤
1.地形平坦
2.水源充足
3.温度适中
4.土壤肥沃
5.资源丰富
6.交通便利(人文)

自然环境影响
乡村聚落的分布
利于聚落形成的因素

农业:种植业
林场:从事培育、管理、采伐森林等(林业)
牧村:畜牧业
渔村:渔业捕捞、水产养殖

自然环境影响
人们的生产生活
思考:对比两幅图,说一说两种建筑有何不同,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建造。
中国云南省的傣族民居
沙特阿拉伯的乡村民居
1.屋顶形状与坡度不同——降水
平顶:因为降水少、节约建筑材料(北方的住宅)
斜顶:因为降水多利于排水(南方的住宅)
2.墙体的厚度、窗户的大小——温度
3.建筑材料与当地的资源有关
例如:竹楼、窑洞、冰屋
乡村聚落的房屋建筑与自然环境
东南亚热带雨林地区的高架屋


湿热的热带,双层竹楼或木楼,下层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
通风防潮
房屋特点:悬空架设
云南西双版纳
的傣族竹楼
盛产竹子
就地取材
通风散热
避免潮湿
西亚沙漠地区的村庄

特点:墙厚、窗小
厚墙热带沙漠地区,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可减少白天通过墙壁传导进入的太阳热量。
小窗可以减少白天从沙漠区吹来的热风
圆锥形大帐篷

便于拆装
适合游牧生活

草原地区的住房
——蒙古包
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
黄土直立
就地取材
冬暖夏凉
因纽特人的住所—冰屋
半地穴
呈半球形
就地取材
防风保暖








云南傣族民居
西亚沙漠地区的村庄
因纽特人冰屋
黄土高原窑洞
房屋建筑的特点
自然环境的特点
竹木搭建而成,往往悬离地面
降水丰富、地面潮湿
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
极度严寒
半球形冰屋,门小墙体厚
比较干燥
黄土深厚,冬暖夏凉
房屋建筑体现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
降水
地形
河流
自然
资源
村落分布特点
生产生活特色
自然环境影响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反映自然环境
房屋建筑特色
2.我们一般把聚落分为两大类,它们分别是( )
A、乡村与牧村 B、乡村与渔村
C、乡村与林场 D、乡村与城市
1.下列关于聚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人居住的地方称为聚落
B、聚落可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C、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
后有城市聚落
D、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
进行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A
D
当堂检测
3.下列乡村聚落类型及其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
A、农村——放牧 B、牧村——伐木
C、渔村——捕鱼 D、林场——种植
4.有关北极地区因纽特人住冰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因纽特人特别耐寒
B、是为了体现民居特色
C、建造冰屋是因纽特人适应环境的结果
D、因纽特人喜欢标新立异
C
C
5. 把下列典型居民与其自然环境特征链接起来
民居
1. 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
2. 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
3. 我国云南的傣族竹楼
4. 西亚村庄
5. 中国南方的尖顶屋
自然环境特征
A. 黄土分布
B. 降水多
C. 严寒
D. 炎热、潮湿
E. 炎热、干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