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敬畏生命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敬畏生命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8.2敬畏生命教学设计
课题 8.2敬畏生命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
学习 目标 1、认识到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 2、通过创设情境、合作探究、交流分享等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以恰当的方式珍爱他人的生命,学会善待身边的人 3、懂得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重点 生命至上。
难点 正确处理生命问题,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材料,思考: (1)你参与过上面的活动吗? (2)为什么参与,这样做有何意义? 教师点拨归纳, 对祖先、先烈的追思,对遇难者的追念,是情感的表达,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尊重,每一个生命都是有价值的,我们要敬畏生命。 导入新课。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讲授新课 一、生命至上 观看视频 思考: (1)你看到了什么? (2)你最想说什么? 思考: 他们,这种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是出于职责,还是发自内心的善的选择? 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灾难、、、、时我们会感受到: 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 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 思考: 灾难发生后,各方为什么要全力搜救伤员抢救生命? (3)生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生命至上。 观看视频 思考: (1)如果你在火灾现场,会冲入火海救人吗? (2)外卖小哥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 心存敬畏,才能无畏 归纳:1.我们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2.如何理解生命至上? 二、休戚与共 事件回顾: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 (1)为什么会发生坠江事件? (2)从此事件中得到什么启发? (3)如何避免此事件? 你与周围的其他生命有着怎样的关系? 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关爱生命的现象? 作为中学生,我们该用怎样的实际行动来珍爱自己的生命,关爱他人生命呢?请选择: 现实生活中有哪些漠视生命的现象? 3.怎样理解生命是休戚与共? 学生自主分享,全班交流。
拓展提高 见课本
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板书 见课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道德与法治 部编版 七年级上
2018年9月30日习近平出席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
祭祖
思考:
(1)你参与过上面的活动吗?
(2)为什么参与,这样做有何意义?
 对祖先、先烈的追思,对遇难者的追念,是情感的表达,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尊重,每一个生命都是有价值的,我们要敬畏生命。

第八课第二框
敬畏生命
学习目标
2
1
3
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怎么理解生命至上
如何做到休戚与共
倒 计 时
4分钟时间到
自主学习
(预习教材P93—98页)思考:

计时4分钟
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如何理解生命至上?)


2、如何敬畏生命?
1
心存敬畏 才能无畏
思考:
(1)你看到了什么?
(2)你最想说什么?
思考:
他们,这种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是出于职责,还是发自内心的善的选择?
医生为救人跪着手术
军人为救援舍生忘死
警察为救人跳入水中
医老师为学生舍弃双腿
这种无畏,是因为敬畏
思考: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时;我们会有何感受?
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灾难、、、、时我们会感受到:
(1)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
当人们在灾难面前,表现出的那种对生的渴望和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我们又会体味到:
(2)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是崇高的、神圣的
用残缺的肢体奏响生命的最强音
在夹缝中生存的少年不放弃生的希望
2017年8月8日,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造成25人死亡,525人受伤,6人失联。国家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迅速组织力量救灾,全力以赴抢救伤员,疏散安置好游客和受灾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要求以搜救被困人员、抢救伤员为第一要务,成立了四川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争分夺秒挽救生命。
思考:
灾难发生后,各方为什么要全力搜救伤员抢救生命?
(3)生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生命至上。
探究与分享
思考:
(1)你如何回答陶行知的困惑?
(2) 陶行知的警言告诉我们什么?
(1)陶行知的困惑是中国社会部分人的冷酷无情和伟大母亲的慈爱之间的对立矛盾。
(2)当一个国家和民族真正做到尊重人的生命,把生命看成高于一切的时候,就是国家真正强大的时候。
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者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生 命 感 悟
若将生命与其他利益相比,声生命是“1”,名誉、金钱、友情、爱情、地位都是“0”。有了“1”,这个数可以是十、百、千、万,乃至无穷大;若没有“1”,即失去健康,后面的名誉、金钱等再多的也是“0”。拥有生命才可能拥有一切。
思考:
(1)如果你在火灾现场,会冲入火海救人吗?
(2)外卖小哥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
不是。一个人的生命并不完全属于自己,我们为自己活着的同时,也都为他人活着。
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是珍爱和关注他人生命的表现,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仁者爱人“推己及人”
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
1.我们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具备这样的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2.如何理解生命至上?
2
心存敬畏 行有所止
事件回顾: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
(1)为什么会发生坠江事件?
(2)从此事件中得到什么启发?
(3)如何避免此事件?
敬畏生命,让我们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生命意识的缺失,是导致悲剧的重要原因。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但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你与周围的其他生命有着怎样的关系?
休:欢乐 戚:忧愁
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休戚与共
“蹲下去”体现了对生活困难的人,我们要伸出援助之手,献一份爱心。
“陪伴和分享”感受到要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在奉献中提升自我。
“我是你的拐杖”体现了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探究与分享”,思考:
1、你从这些情境中感受到了什么?
2、你能从上述不同的情境中发现哪些共同的态度?
让座”让我感受到对孕妇的关爱
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作为中学生,我们该用怎样的实际行动来珍爱自己的生命,关爱他人生命呢?请选择:
现实生活中有哪些漠视生命的现象?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四端”
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
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
——史怀泽
这段话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迫于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有人说,心存敬畏,才能无畏;也有人说,心存敬畏,行有所止。这两种说法冲突吗?
只有对生命心存敬畏,我们才能更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困难,无所畏惧;只有对生命心存敬畏,我们对待生命才会有更谨慎的态度。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敬畏生命的文化传统。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意味着为人做事要学会敬重和畏惧,要有底线,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心存敬畏,会让我们对待生命的态度和行为有何不同?
心存敬畏我们会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把生命的价值看得高于一切,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尊重和善待他人的生命,当生命受到威胁时才能勇于伸出援助之手守住生命的价值底线。
人一旦没有了敬畏之心,往往就会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只有心存敬畏才能采取谨慎的态度,不伤害不妨害他人、社会,才能踏实做事、干净做人。
生命至上,善待自己,不要让自己轻易受到伤害;心怀敬畏,珍爱他人,尊重、关怀他人的生命。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我们要有一种信念,无论身处何方,祖国在我身后。
  我们更要有一种信念,为了山河的岁月静好,时刻冲锋向前。
敬畏生命,让我们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推己及人)

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学会对待)

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内心选择)
3.怎样理解生命是休戚与共?
(如何做到敬畏生命?)
1
2
3
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2.如何理解生命至上
3.如何敬畏生命
1.生命脆弱、艰难、崇高、神圣
2.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1.生命至上,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2.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1.从珍惜自己生命走向关怀他人生命,意
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与他人休戚相关。
2.不漠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尊重、
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3.敬畏生命是内心的自愿选择。
课堂总结
1.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来自:
A.自己的兴趣爱好
B.内心的自愿选择
C.国家制定的法律
D.国家社会的需要
B
课堂练习
2.人最高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我们要敬畏生命。下列做法不能体现敬畏生命的是:
A.爱护自己,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首先考虑自己的安全
B.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
C.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
D.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A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