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课干旱的宝地导入:干旱的宝地主要指沙漠地区,请同学们说一说世界主要的沙漠有哪些? 你知道在沙漠地区有哪些“宝”?美丽的沙漠美丽的沙漠沙漠中的油井昔日的沙漠已成美丽的石油城沙漠地区的石油宝库---波斯湾地区导入思考:亚洲的波斯湾地区被称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石油宝库,那么既然是世界的石油宝库,1、这个“石油宝库”在哪里?2、它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3、“石油宝库”的“宝”是由哪些方面体现的?4、这个地区的人们又是怎样利用这个“宝”的?5、这个“宝”能用之不竭吗?6、用之枯竭了又怎么办?………一、波斯湾地区的地理位置(“石油宝库在哪里?)波斯湾地区是指波斯湾和阿曼湾沿岸的国家,请同学们阅读书本第81页图3—63,说出下图中数字代表的波斯湾地区的国家名称。1234568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4__________5__________6__________7__________8__________7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巴林科威特波斯湾地区的国家波斯湾地区试一试:在书本附录的《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中钩出以上八个国家并大致圈画出波斯湾地区的范围。12345A乙丙甲请同学们根据书本第80页图3—62和你在附录中圈画出的波斯湾地区,先写出以下图中代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然后完成书本第80页的二个任务。波斯湾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图中代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大洲:甲_________ 乙__________ 丙_________海洋:1_____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__4____________ 湖泊:5_____________海湾:A______________欧洲非洲亚洲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波斯湾波斯湾地区(石油宝库)的位置的特征是:位于亚、欧、非三洲的交界处,濒临阿拉伯海、红海和里海,靠近地中海、黑海,可以说是地处“五海三洲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波斯湾地区的位置的特征对外界联系的意义:在历史上,是沟通东西方的桥梁;现在依然是东西方交通的重要纽带。波斯湾地区的自然环境:地形主要是高原,也有部分平原,但区内沙漠广布,降水稀少,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本区域内河流较少,主要有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波斯湾---“石油宝库”是怎样体现出来的?请同学们仔细分析书本第81页的图3—64和图册第50页的《波斯湾地区的石油》图和下面提供的资料,简要说一说波斯湾地区这个石油宝库的“宝”由哪些方面体现出来的?【资料】波斯湾海底和周围陆上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宝库,约占世界石油储藏量的53%-66%。石油产量约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1/3。石油输出量占世界石油总出口量的60%。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来:1、储量大:占世界总储量的一半以上。2、产量大:占世界总产量的1/3.3、输出量大:占世界总输出量的60%。对世界的石油价格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波斯湾的石油输出到哪些地方,主要有哪些路线?阅读书本第82页图3—65和图册第50页的《波斯湾地区的石油》图,完成书本第82页图3—65下的任务。波斯湾地区的石油主要输往中国、日本、美国、印度和欧洲。石油输出的路线主要有三条:1、马六甲海峡方向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孟加拉湾)--马六甲海峡—南海—台湾海峡----东海(到中国)----黄海(到日本)2、苏伊士运河方向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亚丁湾—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英吉利海峡—西欧各国3、好望角方向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海域—大西洋---西欧或美国“石油宝库”改变了波斯湾请同学们阅读书本第81页的第1、2段和第82页的第1、2段,简要归纳出“石油改变了波斯湾的哪些方面”。1、改变了传统:(1)由传统的部落转变成现代城市(2)由传统的游牧、灌溉农业转变成现代农业、工业。(3)由传统的商队经商转变成以石油换汇为主。2、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这里的人们接受了现代化的生活、教育、医疗和住宅。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3、改变了国家的经济:由贫穷国家转变成富裕国家。“石油经济”成为主要的收入来源。“石油宝库”富裕中的危机【资料】自然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可以反复利用,如太阳能、水资源、水力资源、风能等。)、可更新自然资源(可以自然生长,繁殖,如森林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这类资源用一点少一点,不能再生,如煤碳资源、铁矿资源)。由资料可以看出,波斯湾地区的国家因为大量出口石油而成为富裕国家,但石油资源属于____________资源,富裕中存在危机。为解决这个不可避免的危机,这些产油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努力寻找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请问:你认为在波斯湾地区的这些产油国应该采取哪些新的措施(方式)来发展经济?不可再生阅读资料,填空或回答问题:1、发展旅游业。2、发展商业和新经济(如互联网经济)。3、扩大深化国际合作,扩大经济来源。4、大力培养适应新经济、新技术的高层次人才。小结:石油宝库1、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波斯湾地区石油在国际上的重要性。3、石油的输出线路。4、石油改变了波斯湾地区的国家。 (海湾国家的经济支柱。)5、富裕中的危机及应对措施。第五课干旱的宝地导入阅读:沙漠地区除了波斯湾等少数地区的国家能够因为拥有石油而富裕以外,其它更多的沙漠地区却没有这么幸运,它们缺少必要的资源,发展经济需要克服很多很大的困难,经过不懈的奋斗,取得了许多令世人敬佩的成就,其中最具典型的是中东国家以色列,这个国家的人民经过艰苦奋斗,使沙漠变成了绿洲。沙漠绿洲以色列一、以色列的领土、位置、人口地中海注:1 亚喀巴湾1以色列的位置【资料】以色列全国总面积为2.5万平方公里,人口 813万(2014年1月),其中犹太人约占75%,阿拉伯人20%,其他5%等, 12%的人口拥有大学以上的学历。请你回答:1、根据以上图,如何描述以色列的地理位置?2、根据资料,你怎样评析以色列的人口与国土的关系?以色列位于亚洲的西部,西北濒临地中海,南端连接亚喀巴湾,西南与埃及相邻,东与约旦、巴勒斯坦、叙利亚相邻,北与黎巴嫩接壤。人多地少。以色列在亚洲的位置二、以色列的自然环境请阅读分析书本第83页的第一段、资料和图3—69,完成以下任务。1、在书本第83页图3—69中找出以色列主要有哪些河流与湖泊。2、以色列的降水有什么特征?这对其水资源有什么影响?3、以色列全国有近2/3的土地是沙漠,在这样的地方发展农业生产,会有哪些限制因素?主要的河流有:约旦河(海拔最低的河流)死海(世界海拔最低的湖泊)降水特征:(1)年降水总量少,且区域分布不均,北多南少。(2)年降水量少于年蒸发量。对水资源的影响:造成境内河流少,水资源紧缺。最大的限制因素是沙漠面积大,由此使农业生产受到土地贫瘠、降水量少但蒸发量大等不利因素的限制。思考:在以色列这样的自然环境中能发展农业生产吗?三、沙漠中的绿洲以色列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仅为271立方米(中国人均水资源量有2100立方米,但也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 沙漠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7%,年蒸发量达2500毫米。但是由于他们发展了先进的节水用水技术,使“不毛之地”变成了“粮果之乡”,那么该国在水资源利用方面有哪些独到之处呢?请阅读书本的第83页、第84页、第85页。简要归纳以色列利用水资源的主要措施和方法。以色列利用水资源的主要措施和方法归纳起来就是两个方面:“开源”和“节流”。具体是:(一)“开源”的措施:1、在北部高地地区修筑水库,聚集河水和雨水。2、污水净化作农业灌溉水,海水淡化作生活用水。(二)“节流”的措施:1、普遍采用大棚、地膜覆盖大田。(防水蒸发)2、使用喷灌和滴灌技术。(提高水的利用率)3、立法和制定制度分配用水。(依法用水,高效用水)4、开发节水作物。(少用水)5、种植附加值高的作物。(提高水的利用率)回答:运用以上的措施,以色列在农业方面取得的成就是怎样的?以色列成为先进的灌溉农业大国(绿洲农业),是世界灌溉农业的典型,欧洲的“大菜篮”、“大花园”。实现了农业的高速、高度和可持续发展。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建立在怎样的基础之上的?这给我们有怎样的启发?这一切都建立在遵循自然规律,建立在高科技、全民重视、政府重视、艰苦奋斗的基础之上而发展起来的。(是“科技立国”的成功典范)。以色列发展农业所采取的举措对我们的启发:1、在发展中要遵循自然规律,艰苦奋斗改变不利的环境。2、发展需要完善的法律和制度作为保障。3、发展需要有高技术的支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4、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国民,这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课堂小结以色列1、地理位置、面积、人口中东“小国”2、自然环境:缺水、沙漠广布“不毛之地”3、“绿洲农业”成就:“沙漠绿洲”“现代农业大国”(现代绿洲农业发展的典范)国土面积小,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恶劣开源、节流、艰苦奋斗具体的措施:“喷灌、滴灌”“海水淡化”“污水净化”“高附加值的作物”“高技术的运用”“高素质的国民”欣赏:欧洲的“大菜园”“大花园”-----以色列治沙----我们也在行动(中国治理毛乌素沙漠的成就也成了世界的典范)昔日的毛乌素沙漠今日毛乌素你也可以为治沙贡献你的力量和智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