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山为邻垂直的生计山地之国小华课件(1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与山为邻垂直的生计山地之国小华课件(12张ppt)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第二课
与山为邻
(山区的自然人文特色)
一、世界上主要的山脉与高原
阅读书本附页《世界地形图》和图册 第42—43页《世界主要平原分布》,说一说世界主要有哪些山脉与高原?
亚洲主要有:

欧洲主要有:

非洲主要有:
北美洲主要有:
南美洲主要有:
思考
如果把这些山脉与平原、高原的相互关系联系在一起考虑,这些山脉起到怎样的作用?
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乌拉尔山脉
阿特拉斯山脉
落基山脉
安第斯山脉
这些山脉是大地的骨架,平原和高原镶嵌在这些山脉之间。(书本第31页)
科迪勒拉山系
二、山区的自然、人文特色
山地自然环境的垂直变化是怎样的?(以南纬5度安第斯山脉东坡为例)

0米
1500米
3000米
4500米
类似寒带,终年积雪
热带雨林,高温多雨
类似暖温带,森林或灌木林
类似寒温带,山坡草原
南纬5 度左右安第斯山脉东坡不同高度自然景观变化示意图
垂直变化的主要原因:一般情况下,每向上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度。
二、山区的自然、人文特色
以安第斯山区秘鲁的印第安人的生产、生活为例
安第斯山脉在南美洲的位置
安第斯山脉的南部卫星照片
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全长8900千米,是喜马拉雅山脉的3.5倍长。
秘鲁在南美洲的位置
秘鲁首都—利马
秘鲁位于南美洲北部的太平洋沿岸。


印加文化时期的农业遗迹
印加文化时期的山顶城堡遗迹
安第斯山区的农业活动
仔细观察三幅图,说一说古代印第安人在安第斯山区的生活、生产活动具有怎样的特色。
山顶平坦的地方作为生活用地,农业生产活动依据山坡开发梯田。表现出“垂直的生计”这种特色。
1、安第斯山区古代的生活、生产活动
安第斯山区印第安人的现代生产、生活活动
阅读书本第63页到第64页的图文资料,说一说现代印第安人在安第斯山区的生产、生活活动具有怎样的特色。
(1)在海拔较低的地方





(2)在海拔较高的地方
安第斯山区的生产、生活特色:
自然环境
生活生产活动
自然环境
生产、生活活动

山谷、山坡相对平缓;土壤相对肥沃;水源较足;热量较足。
居住在山坡靠近水源、田地的地方;玉米和马铃薯是主食。
发展种植业,种植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大麦等农作物。
干燥寒冷;草原广阔;山地崎岖
羊驼和骆马的奶、肉为主食;羊驼和骆马的皮革是主要的服饰;骆马是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
发展畜牧业,驯养羊驼和骆马。
依据山区不同高度的自然条件发展生产,呈现出“垂直的生计”的特色。
思考:印地安人在山区的生活生产活动给我们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有什么启示?
给我们的启示是:
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建设发展。
练一练1
秘鲁的国旗
羊驼
骆马
仔细观察秘鲁的国旗和书本第64页秘鲁的国徽,回答书本第64页的第三个问题。
练一练2
秘鲁--马铃薯的故乡
(秘鲁的全国马铃薯日:5月30日)
秘鲁--玉米之乡
根据你所学知识,先说一说秘鲁的马铃薯和玉米主要种植在安第斯山区的哪个高度的山坡上,然后完成书本第64页第1题。
阿尔卑斯山在欧洲的位置
山地之国(阿尔卑斯山区的瑞士)

瑞士的地理位置
阿尔卑斯山区风光
瑞士首都—伯尔尼的夜景
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大的山脉,欧洲许多大河如多瑙河、莱茵河等均发源于此。各河上游都具有典型山地河流特点,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瑞士是位于欧洲中南部的多山内陆国。东界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南邻意大利,西接法国,北连德国。
瑞士的自然资源
阅读书本第65页的第二段,简要概述瑞士自然、人文资源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
多样的地形、奇特的景观、古老的城镇、纯朴的乡村生活。
(瑞士有“世界公园”之称)
劣势:
国土面积狭小、山地多,耕地小,矿产资源奇缺。

思考:瑞士如何扬长避短谋发展?
保护环境,以人为本,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金融业、服务业和精密高端的制造业。
瑞士的旅游业
阅读书本第66页到第67页,说出:
1、瑞士的特色旅游有哪些?它的总的特色是什么?
特色旅游有:登山、滑雪、温泉、山间观光……
总的特色是:以“山地旅游”为特色。
2、瑞士为旅游者提供了哪些旅游服务?
提供先进的设备和细致入微的服务;提供培训;完善的旅游线路和交通。
3、瑞士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曾经遇到过怎样的困难?为此,他们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这给我们有怎样的启示?
曾经的困难是:大量游客的涌入与当地民众不注意保护环境。
采取的措施:制定完善的法律,严格执法,用法律手段来保护环境与规范旅游市场和行为。
给我们的启示:
1、树立牢固正确的环境保护的观念。2、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3、国家要有完善的法律并且严格执法。4、要树立牢固的法律观念,依法行事。
5、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课堂小结与布置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