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32张PPT+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2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32张PPT+素材)

资源简介

4.1.2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练习)
一、选择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2013·海南卷·3)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 )
A.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 B.社会动荡不安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丝绸之路开辟
2.(2013·江苏连云港卷·29)右图(魏晋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中历史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
A.江南经济发展
B.北方文化繁荣
C.专制统治加强
D.国家统一完成
3.东晋的建立者是( )
A.司马炎 B.司马睿 C.司马懿 D.司马昭
4.东晋的都城是( )
A.建康 B.洛阳 C.长安 D.成都
5.东晋时有个叫王弼的人不学无术,却因出身优越,在人才选拔时被评为上品。这种以门第作为选拔人才依据的制度叫作(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察举制 D.九品中正制
6.在4世纪后期建立了政权,并统一了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是( )
A.匈奴 B.鲜卑 C.氐 D.羌
7.4世纪后期,统一北方地区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西晋 B.东晋 C.魏国 D.前秦
8.下列几次战役中,与淝水之战相似的有( )
①围魏救赵 ②巨鹿之战 ③官渡之战 ④赤壁之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下列战事与交战双方和其所处时代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官渡之战—一曹操和袁绍——东汉
B.赤壁之战——曹操和刘备、孙权——东汉
C.淝水之战——前秦和东晋——南北朝
10.淝水之战的作战双方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东晋和西晋 B.西晋和前秦 C.东晋和前秦 D.南朝和前秦
D.牧野之战一 商纣王和周武王——商朝
11.下列成语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有( )
①揭竿而起 ②风声鹌唳 ③破釜沉舟 ④草木皆兵 ⑤斩术为兵
⑥纸上谈兵 ⑦问鼎中原 ⑧退避三舍 ⑨投鞭断流
A.①⑦⑧ B.②④⑨ C.③⑤⑥⑦ D.②③⑤⑧
1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有( )
①东晋和西晋的统治区域相同 ②结束东晋统治的是前秦
③南朝从420年开始 ④南朝包括前秦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3.一个生活在318年的建康人应该受哪个政权的管辖( )
A.东吴 B.西晋 C.东晋 D.东汉
14.下列关于东晋南朝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稻田里开始使用粪肥 ②水稻是主要的作物,小麦的种植得到推广
③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的生活用具 ④发明了灌钢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下列地区在南朝时不属于“粮仓”的是( )
A.太湖地区 B.都阳湖地区 C.洞庭湖地区 D.岭南地区
16.南朝时,冶铁技术进步的表现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用木炭作燃料冶铁 B.用水排鼓风
C.灌钢法的采用 D.用煤作燃料
17.“(江南)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这一现象开始出现于( )
A.秦朝 B.西汉 C.东晋南朝 D.宋朝
18.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的是( )
A.黄河流域的开发 B.西部地区的开发
C.三国鼎立的确立 D.江南地区的开发.
二、非选择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9.列举从420年起,此后160多年间,南方先后经历的朝代。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赢蛤,不待贾而足……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二:(东晋建立后)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1)材料一反映了南方经济状况如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材料二反映的南方经济有哪些特点?

(3)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4)南方经济的发展对城市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江南地域辽阔,人烟稀少,生产技术较落后,百姓没有什么积蓄。
材料二 《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繁荣昌盛,民户越来越多,土地辽阔,物产丰富,如果一个郡获大丰收,就可以解决好几个郡的粮食问题。
材料三 唐朝《通典》记载,西晋灭亡后,大量文士避难南方。南方的文学、艺术、儒学一下子兴盛起来。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从汉朝到南北朝,江南地区发生了哪些变化。

(2)从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人口、技术等方面,说说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结合材料三,说说除人口和生产技术外,北民南迁还给南方带来了什么。

参考答案
1.C 2.A 3.B 4.A 5.D 6.C
7.D 8.D 9.C 10.C 11.B 12.A
13.C 14.D 15.D 16.C 17.C 18.D
19.
宋、齐、梁、陈。


开篇道: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夏商周
春秋战国
秦 两汉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隋 唐
西晋灭亡以后,南北方出现了什么样的不同政治局面?
南方政局相对安定: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今南京),偏安江南。
北方政局严重战乱:内迁各族和中原汉族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统称为“十六国”。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前秦,国王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相,励精图治,势力强大起来,消灭其他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
第四单元第一课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三国两晋南北朝: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1.东晋的建立:
2.淝水之战:
4.江南开发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表现
兴修水利
农业发展
手工业发展
重点区域
长江中下游一带
福建、广东等地
时间:317年
建立者:司马睿
都城:建康(南京)
影响:(划书)
经过:
背景:
3.南朝政局:
乌衣港

刘禹锡 ( 唐)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古诗欣赏:
1、你知道诗中的“乌衣港”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2、诗中的“王”指的是谁?
3、王导是什么人物?
这里的“王与马,共天下”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王氏同皇族司马氏共同掌握了东晋的大权
永嘉之乱后,王氏士族集团辅佐琅玡王司马睿,王导的堂兄弟、王羲之的亲生父亲王旷认为:当时北方夷族太多,建议司马睿南渡,把首都定在南京,实施战略转移;而此前,王导、王旷已经南下“开辟”了根据地。
士族制度形成、发展和衰落
士族的概念:
指地主阶级中享有很高的政治、经济特权的
豪门大族,由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发展而来
。它是一种腐朽的社会力量,是国家分裂的
因素之一。士族制度是一种腐朽的政治制度
,也是一种以门第为标准的选官制度(九品
中正制)。
形成:魏晋
发展:东晋南朝
衰落:南朝末
灭亡:唐朝末年
腐朽性的表现:
1、 注重门第和身份的高低
2、 不学无术,生活腐化
苻坚重用汉人王猛,统一了黄河流域,试图统一全国,于公元383年,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
结果: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先后建立了十余个小国。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淝水之战
南朝后期,士族势力衰弱,庶族势力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东晋后期,高门士族渐渐丧失执政能力,420年大将刘裕自立为帝。
南朝政局
东晋 司马睿 317年—420年





朝 宋 刘裕 420年—479年
齐 萧道成 479年—502年
梁 萧衍 502年—557年
陈 陈霸先 557年—589年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西晋
(265—316)
短暂统一(280—316)
十六国
东晋
(304—439)
(317—420)
北魏
建立:386
统一:439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宋420



589
北朝
南朝
(前秦)
1、说出淝水之战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实力对比和结果。


2、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淝水之战的成语和典故。

3、淝水之战后,南北方各又出现了怎样的局势(影响)
383年;淝水;前秦军队和东晋军队;前秦强东晋弱;
前秦败东晋胜(以少胜多)。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
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
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仔细看书,回答问题:
淝水之战和赤壁之战的类似之处有:
A、统治者企图南下统一全国
B、战役在长江及其支流一带进行
C、结果南方政权获得胜利
D、导致了北方再度出现分裂局面
(A、C)
想一想:
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从前秦方面看,前秦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其他民族不满于前秦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以摆脱氐族贵族的控制,此外,前秦军队指挥不当,战线过长也是失败的原因。

从东晋方面看,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思想的激励下,士气高昂;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
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并不在于兵力的多寡,而在于人心的向背、战术的得当等等。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十一月,谢玄派遣刘牢之率领精兵五千前往洛涧,没有到十里,梁成以涧为阻列阵以等待他。刘牢之向前渡水,攻击成功,大破对方,斩梁成及弋阳太守王咏;又分兵截断他们归途中必经的渡口,前秦的步骑崩溃,争着赶往淮水,士兵死去一万五千人,捉获前秦扬州刺史王显等,全部收缴对方军用器械及粮草之类。于是谢石等各路军队,水路继续前进。秦王符坚与阳平公符融等上寿阳城眺望他们,发现晋兵布阵严整,又望见八公山上草木,都以为是晋兵,回头看符融说:“这也是强敌,怎么说弱小呢?”惆怅失意开始有恐惧的神色。
前秦军队紧靠肥水(也作“淝水”)而摆开阵势,晋军不能渡河。谢玄派遣使臣对平阳公苻融说:“您孤军深入,而布置阵势又逼近水边,这是准备持久作战的打算,不是想要速战的作法。如果移动阵势稍微后退一点儿,让晋国军队得以渡河,以此来决定胜负,不也很好吗?”秦国的众将都说:“我们兵多,他们兵少,不如阻止他们,使他们不能攻上来,可万分安全。”苻坚说:“只是率领军队稍微后退,让他们渡过一半,我们以精锐骑兵逼迫上去杀死他们,没有不胜利的。”苻融也认为可以这样,于是指挥军队让他们撤退。
前秦军队就撤退,不能再制止。谢玄、谢琰、桓伊等人率领军队渡过淝水进击前秦军。符融骑马在阵地上飞跑巡视,想统帅约束那些退却的士兵,战马倒了,被晋兵所杀,前秦军队于是溃败。谢玄等人乘胜追击,到达青冈。秦兵大败,自己互相践踏而死的,遮蔽了田野,堵塞了河流。那些败逃的秦兵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以为是东晋的追兵即将赶到,白天黑夜不敢歇息,在草野中行军,露水中睡觉,加上挨饿受冻,死去的人十之七八。
江南地区的开发
阅读课文,归纳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表现:
农业方面:
1、开垦出大量良田;
2、水稻栽培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开始使用粪肥);
3、江南开始种植小麦;
4、广泛利用水力加工谷物。
手工业方面:
1、养蚕技术提升(丝织品产量增长);
2、冶铸技术(灌钢法);
3、制瓷业发展迅速(青瓷烧制)。
今日太湖
荆江大堤
兴修水利
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稻田里开始使用粪肥,
小麦的种植也推广到江南。
农业
水磨模型
利用水利加工谷物的生产工具,在这个时期也应用的更为广泛。
水 碓
手工业
锦质护膊
红地云珠日天锦
丝织业
南朝时发明灌钢法
用生铁的溶液灌入未经锻打的熟铁中,然后反复锻打,能大大提高钢的质量。
冶铸业
南朝青瓷莲花尊
南朝青瓷双柄鸡首壶
制瓷业
材料一: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想一想:
1、《宋书》里描写的江南与《史记》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宋书》中认为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你能从这一时期历史的角度来分析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吗?
读史明智
社会状况:
江南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
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统治者重视生产
北人南迁,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经过南北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自然条件:
人口和技术:
江南的 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合作探究: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因素有那些呢?
李富:世世代代生活在江南,是长江下游的务农家庭。东汉时他的太祖父以种稻为生,种稻方法为“火耕水耨”即:先纵火烧草,然后深耕,耕作时以水浇灌。虽辛勤耕作,但家里仍然没有什么积蓄,只是勉强不饿肚子。而李富也是务农,精通农活,用二牛抬杠耕田,深耕细作,懂得积肥粪田技术。每年粮食都有好的收成,生活较为殷实。
串门“东晋十六国时的李富家”
讨论:从东汉到东晋十六国,李富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想一想:今天,针对西部相对落后的局面,中央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出发,实行了西部大开发。对比当时江南经济的开发,你认为当时哪些做法能为我们现在的西部大开发所应用。为什么?
(例)南北朝时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
A、新兴封建城市开始出现
B、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C、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D、农作物引进新品种并广泛种植
(B)
(例) 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
的最重要的客观因素是
A、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B、水利工程的兴建,大批良田的开辟
C、南北方对峙局面的形成
D、北方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南传
(D)
(例)三国和南朝时,江南经济得以开发,其共同原因有:
A、大批农民南迁
B、南迁农民带来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
C、实行均田制
D、南迁农民和江南人民的共同开发
(A、B、D)
南方的开发


(1)秦汉:黄河流域关中地区是全国经济中心
南方开始正式开发
(迁徙、灵渠、设郡、派官)
(2)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时期,南方经济开始发展;
西晋末年,南方经济呈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不高;
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南北经济差距缩小,开始赶上北方;
让思想自由激荡:请阅读下面的表格并思考这个表格使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北农南迁
外 族 内 迁
自东汉末年以来,社会处在一个巨大动荡的旋涡之中。在战乱中,北方黄河流域人们的生活是那样的惨不忍睹,那南方人们的生活状况又如何呢?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三国至南北朝历史的大概脉络:西晋的灭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能力培养目标:
1、使学生学会从整个社会状况去分析局部经济发展情况的能力,从社会状况,劳动力,生产技术等方面去分析经济发展状况的能力。
2、通过学生利用示意图整理历史线索,培养学生动力的能力和利用历史图表学习复习历史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基本掌握西晋的兴亡、五族内迁和淝水之战的大概内容。同时,让学生自我归纳西晋迅速灭亡的原因,以及淝水之战中前秦战败的原因。锻炼自主学习能力。
2、利用图示法帮助学生理清这一阶段的历史发展线索。
3、组织学生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另一方面用“问题解决” 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历史知识,自主解决问题。
4、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话题:“假如我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了逃避战乱,我会怎么做?”让学生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的严重程度,并对新知识进行迁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淝水之战史实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不畏强暴、勇于抗敌的精神,同时也要汲取骄傲自满带来的教训
2、学生在探究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的过程中,认识到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重点和难点:
“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江南地区的开发”还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导学法和图示法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三国建立的基本情况(学生回答,教师图示于黑板)
2导入新课:
三国中,哪个国家的实力最强大?哪国实力最弱小?据此推测哪个国家最以可能?西晋灭亡以后,南北方出现了什么样的不同政治局面?
(学生各抒己见)历史的事实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江南地区的开发》
3讲授新课:
请大家根据黑板上的要求,先用材8分钟的时间预习课文。教师板书要求:
一、东晋的建立:
1、时间:317年
2、建立者:司马睿
3、都城:建康(南京)
古诗欣赏:乌衣港
这里的“王与马,共天下”是什么意思?
苻坚重用汉人王猛,统一了黄河流域,试图统一全国,于公元383年,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
二、淝水之战
1、 背景:
2、 时间:383年;
3、 地点:淝水;
4、 双方:前秦军队和东晋军队;
5、 经过:
6、结果:前秦强东晋弱;前秦败东晋胜(以少胜多)。
7、影响: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南朝政局
东晋后期,高门士族渐渐丧失执政能力,420年大将刘裕自立为帝。
南朝后期,士族势力衰弱,庶族势力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4、 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地区开发的条件(原因)、表现(成就)、重点区域、影响
1、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因素有那些呢?
自然条件:江南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
社会状况: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统治者重视生产
人口和技术:北人南迁,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经过南北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阅读课文,归纳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表现:
农业方面:
1)、开垦出大量良田;
2)、水稻栽培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开始使用粪肥);
3)、江南开始种植小麦;
4)、广泛利用水力加工谷物。
手工业方面:
1)、养蚕技术提升(丝织品产量增长);
2)、冶铸技术(灌钢法);
3)、制瓷业发展迅速(青瓷烧制)。
3、影响:江南的 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学生看完书后,教师一边与学生一道画出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线索图示,一边要求解决以下问题:
1、为什么西晋是个短命王朝?(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A、统治集团非常腐朽:奢侈之风盛行,在位皇帝弱智;
B、统治集团发生内乱:皇族争夺帝位,破坏统治秩序,耗竭西晋国力;
C、民族矛盾激化:内迁的少数民族受欺压,其上层人物起兵反晋,最终推翻西晋。)
2、民族内迁的有什么意义。(课外延伸)
3、苻坚拥有八十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A、从前秦方面看:
a、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当时民族融合的程度不深,其他民族不满于前秦氐族贵族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秦军中的汉人更是希望东晋的汉族军队获胜。 b、秦军劳师远征,战线过长,苻坚指挥失误。
B、从东晋方面看: a、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的思想激励下,士气高昂,团结作战;b、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
4、“假如我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了逃避战乱,我会怎么做?”
5、根据你的所见所闻,你认为中国今天的南方和北方哪个地区经济更发达?南方是不是自古以来就是比北方发达呢?看一下古代南方经济的发展情况。
1)《史记》怎样描述汉朝的江南经济?(地广人稀,生产生活水平落后,商业很不发达,贫富分化程度很低。)
2)《宋书》怎样描述汉朝的江南经济?(物产丰富,在丰收的年分,一年的粮食收成可以满足几个郡人口的需要,出产的丝绵布帛可以供给天下人穿用。)
3)汉朝与南朝的江南经济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因为汉朝的江南尚未开发,南朝的江南已经过三国、西晋、东晋的长期开发。)
6、南方的开发
(1)秦汉:黄河流域关中地区是全国经济中心
南方开始正式开发
(迁徙、灵渠、设郡、派官)
(2)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时期,南方经济开始发展;
西晋末年,南方经济呈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不高;
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南北经济差距缩小,开始赶上北方;
? 教师所画的图示如下:







4、全课
小结:指导动手学生用图示法整理本课的历史线索。
5、作业设置:
1)想一想,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
图示:

文字:
第一,江南地区发展经济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第二,大量的北方劳动人民迁往江南,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第三,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会秩序比较稳定。
2)完成提纲,并写在作业本上。
6、活动与探究: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的哪几次战争相似?这些战争所取得的经验、教训,对现代战争是否有借鉴意义?为什么?(从以少胜多的特点来看,淝水之战同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相似。它们对于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因为战争的形式和手段(武器等)虽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但是战争的本质、规律和决定胜负的基本因素不会变,所以用于指导战争的基本原则就不会变。如,《孙子兵法》至今仍为各国将帅所重视,成为他们经常学习的经典著作,就是一个例证。)






北朝

前秦



西










南朝

东晋



南稳
北乱

中原 江南

1、 劳动力
2、 先进的生产技术
3、先进的生产工具


1、优越的自然条件

2、南方稳定

江南地区的开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