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 课件(1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三国鼎立 课件(17张PPT)

资源简介

瑞安市新纪元实验学校三学循环导学案(2018版)
学生姓名 班级 组号
主备教师 尤晶莹 课题 乱世枭雄——曹操 学科 历史与社会
学习水平 教学目标 识 记 领 悟 运 用 分 析 综 合 创新
知识目标 了解三国鼎立出现的背景、形成过程及结果。掌握历史事件: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 √
能力目标 通过对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中曹操胜利与失败原因的分析,学会运用史料提取有效信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初步学会用辩证法评价历史人物。 √ √ √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曹操作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我国历史进步所起的作用。
重、难点 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难点:曹操作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我国历史进步所起的作用,初步学会用辩证法评价历史人物。
导 学 过 程 设 计 备注
【课中自主学习】 一、阅读教材P74—P75,画出相关知识。1.东汉末年实力最强的两个军阀,最终是谁通过哪次战争获得了胜利?这次战争的意义。 2.哪次战争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交战双方是谁?谁最终获得了胜利? 3.三国鼎立指哪三国?各自建国的时间、创立者。 阅读教材独立思考
【课中交流反馈】讨论1: 资料1:(毛)玠语太祖(曹操)曰:“……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蓄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太祖敬纳其言。 ——《三国志·毛玠传》资料2:官渡之战前夕,袁绍的一个谋士曾提醒他要防备曹军偷袭屯粮处乌巢,他不听;另一个谋士许攸建议他趁曹军后防空虚,偷袭许,他也不听。于是许攸投奔曹操。曹操听说许攸前来投奔,高兴得连鞋都没穿就前去迎接。后来建议曹操袭击袁军屯粮处的正是许攸。资料3:曹操打败袁绍后,搜到一捆信件,全是他的部下与袁绍暗地勾结的信,有人建议他把这些人杀掉,曹操说:“当袁绍力量强大的时候,我都难以自保,又怎么能责怪这些人呢?”于是他下令把信烧掉,不予追究。请结合当时的形势及相关资料分析讨论,为什么曹操能够获胜? 讨论2: 资料1:亮(诸葛亮)曰:“豫州(刘备)军虽败于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弊……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孙权)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 ——《三国志·诸葛亮传》资料2: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三国志·周瑜传》资料3:曹操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北伐乌桓获得大胜之后,骄傲情绪很重……一把火,把他统一中国的迷梦彻底摧毁。 ——张作耀《曹操评传》请结合当时的形势及相关资料分析讨论,为什么曹操会失败? 六人小组合作 前后桌合作
【课中提升训练】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你会如何评价曹操? 运用史料,史论结合,辩证评价



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许劭
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志有余。——唐太宗
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鲁迅
汉末天下大乱,豪雄并起……惟其明略最优也。 ——陈寿
曹操这个人懂得用人之道,招贤纳士,搞五湖四海,不搞宗派。他还注意疏浚河道,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生产。 ——毛泽东

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裴松之
身处三公之位,而行桀虏之态,污国害民,毒施人鬼!——陈琳
曹操见父杀而兴兵报之,是也;坑杀男女数十万人于泗水,徧屠城邑,则惨毒不仁,恶滔天矣。 ——王夫之
曹瞒篡乱从此开始。 ——元稹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东汉 许劭
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
——易中天
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忧国家之危败,愍百姓之苦毒,率义兵为天下诛残贼,功高而德广,可谓无二矣。
——凉茂
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
——周瑜
乱世枭雄——曹操
自学任务:
1.东汉末年实力最强的两个军阀,最终是谁通过哪次战争获得了胜利?这次战争的意义。
2.哪次战争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交战双方是谁?谁最终获得了胜利?
3.三国鼎立指哪三国?各自建国的时间、创立者。
阅读教材P74—P75,画出相关知识点
社会背景
材料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蒿里行》
材料二:光和末,黄巾起。拜(曹操)骑都尉,讨颍川(地名)贼。
——《三国志·魏书》
材料三:
以上材料反映出东汉末年怎样的社会状况?
百姓生活困苦
农民起义
(黄巾起义)
军阀割据
结合图片说一说,当时北方割据势力中哪两个人实力最强?它们分别占据哪里?
不足2万
公元200年
乌巢
袁绍
曹操
官渡之战
约10万人
夜袭乌巢,
烧毁袁军粮草
以少胜多
陆续吞并河北诸州,统一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为日后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
官渡之战
1.时间、地点:
2.交战双方:
3.战争特点:
4.结果:
5.影响:
200年 官渡
曹操 袁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曹操陆续吞并了河北诸州,统一了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资料3:曹操打败袁绍后,搜到一捆信件,全是他的部下与袁绍暗地勾结的信,有人建议他把这些人杀掉,曹操说:“当袁绍力量强大的时候,我都难以自保,又怎么能责怪这些人呢?”于是他下令把信烧掉,不予追究。
资料2:官渡之战前夕,袁绍的一个谋士曾提醒他要防备曹军偷袭屯粮处乌巢,他不听;另一个谋士许攸建议他趁曹军后防空虚,偷袭许,他也不听。于是许攸投奔曹操。曹操听说许攸前来投奔,高兴得连鞋都没穿就前去迎接。后来建议曹操袭击袁军屯粮处的正是许攸。
资料1:(毛)玠语太祖(曹操)曰:“……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蓄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太祖敬纳其言。
——《三国志·毛玠传》
请结合当时的形势及相关资料分析讨论,为什么曹操能够获胜?
①拥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
②实行屯田制,促进经济发展
③重视贤才,善于用人,能听取建议
④以诚待人,有宽容心
⑤袁绍刚愎自用,失于谋略,不肯听从建议
毛玠提出了哪个建议让曹操有了政治资本?
官渡之战后形势图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
注:《龟虽寿》为曹操作于公元208年初,时年53岁。
《龟虽寿》体现出曹操怎样的政治抱负?
曹操
孙权
刘备
赤壁之战
曹操
刘备
孙权
孙刘联军
联军五万
二十万
以少胜多
公元208年
赤壁之战
孙刘联合
巧借东风
赤壁之战
1.时间、地点:
2.交战双方:
3.战争特点:
4.结果:
5.影响:
208年 赤壁
曹操 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曹操战败,退回北方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资料2: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三国志·周瑜传》
资料3:曹操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北伐乌桓获得大胜之后,骄傲情绪很重……一把火,把他统一中国的迷梦彻底摧毁。
——张作耀《曹操评传》
资料1:亮(诸葛亮)曰:“豫州(刘备)军虽败于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弊……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孙权)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
——《三国志·诸葛亮传》
请结合当时的形势及相关资料分析讨论,为什么曹操会失败?
①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③孙刘联军在强敌面前冷静分析,扬水军之长,巧用火攻
②曹军指挥失误
④曹操自负轻敌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
229年,孙权称帝。
(pī)
三国鼎立
· 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许劭
· 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志有余。
——唐太宗
· 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
——鲁迅
· 汉末天下大乱,豪雄并起……惟其明略最优也。
——陈寿
· 曹操这个人懂得用人之道,招贤纳士,搞五湖四海,不搞宗派。他还注意疏浚河道,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生产。
——毛泽东
· 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
——裴松之
· 身处三公之位,而行桀虏之态,污国害民,毒施人鬼!
——陈琳
· 曹操见父杀而兴兵报之,是也;坑杀男女数十万人于泗水,徧屠城邑,则惨毒不仁,恶滔天矣。
——王夫之
· 曹瞒篡乱从此开始。
——元稹
你如何评价曹操?
在京剧舞台上,曹操的脸谱一直是个代表奸臣的大白脸,或者说,曹操成了奸臣的代名词。你如何看待?
曹操虽有挟天子令诸侯、屠城等奸诈残忍行为,但从历史事实来看,曹操能谋善断,唯才是举,志向远大,他以统一大业为己任。他重视农耕,大兴屯田,统一北方并发展了北方经济,为西晋的统一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是一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