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经济重心的南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包括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和商业的繁荣一级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史实,进而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能力目标:通过思考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思考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德育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南方经济的发展教学难点南方经济的发展的原因。教学思路1、首先,引导学生从总体上分析教材结构:教材从3个方面叙述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具体分析研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的原因以及表现,最后的出结论: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2、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导入框,插图以及“活动与探究”部分的内容,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与对教学的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教学过程『导入』:幻灯片显示:钱塘江怀古袁枚江上钱王旧迹多,我来重唱百年歌劝王妙选三千弩,不射江潮射汴河。同学们,这首诗里面包含了一个神话故事,既导入框里的“钱镠射潮”的故事,请大家看导入框的内容。学生看书………在五代十国这个动乱时期,为什么吴越能在那时候修筑海塘?江南地区在五代和以后有什么重要的变化呢?带着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我们今天的课堂,一起来学习“经济重心南移”一课。『新课』:板书:经济重心的南移首先,请同学们通览一遍课文,课文是从几方面叙述了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使学生从总体上了解教材的结构,有一个清晰的线索)学生看书。学生: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叙述的。学生回答问题时同时板书:一、农业二、手工业三、商业教师:首先我们来探究南方农业的发展。请同学们从书中找出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学生阅读归纳原因,锻炼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学生:1、从唐朝中期,到五代、宋朝,南方战乱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2、中原地区的森林长期被砍伐,遭到严重的破坏。所以这一时期南方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3、统治者的扶植、重视。宋真宗推广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小结: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归纳为三点原因:1、为躲避战祸,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2、自然条件优越。3、政府重视、扶持。(同时板书:1、为躲避战祸,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2、自然条件优越。3、政府重视,扶持。)教师引导:刚才同学们提到,北方开发较早,中原地区的森林长期被砍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给子孙后代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今天的黄河水有大量的泥沙,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就是因为古代北方人民为了开发经济而长期大量砍伐森林,破坏自然环境而造成的结果。今天,我国南方经济飞速发展,为了实现经济发展平衡,党中央实行了西部开发的战略,今天的西部开发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学生分组讨论。学生:A、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B、注意生态环境保护,不能乱砍乱伐C、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教师:下面来看一下,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板书:2。南方农业的发展的表现。下面请同学们找出教材中对农业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学生:A从越南引进的新品种──占城稻、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明间流传“太湖熟,天下足”的言语。主要产地在南方。B棉花种植,有两广、福建扩展稻了长江流域。C茶树栽培也很广,江南的丘陵地区,新开辟了许多茶园。学生回答时,同时归纳板书:1、水稻产量居首位,2、棉花种植,推广长江流域3。茶树栽培有很大的发展。幻灯片显示:《耕获图》动脑筋:仔细观察,看看图中的农民都在从事哪些劳动?学生:这张图有牛耕、插秧、收获等场面,反映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过渡: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进步,宋朝,手工业中哪三个行业最兴旺?学生:纺织业,造船业,陶瓷业。教师:课文中哪些体现了这一时期手工业重心也南移到了南方?学生:1、纺织业方面:A、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B、江浙的丝绸产量高,朝廷用的丝绸,有很多来自江浙。C、南宋时,棉纺织业发展稻了东南沿海。2、陶瓷业: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瓷器,给人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瓷都。3、造船业: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学生回答问题时,幻灯片展示相应的蜀锦、江浙丝绸、景德镇瓷器等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这一时期我国手工业的发达。)幻灯片显示福建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图。动脑筋:这是一艘福建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有13个密封的船舱。想想看,这种船有什么优点?学生:这种船的水密舱结构,具有较强的抗御风浪的能力,适应在深海中航行。教师过渡: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必然会促进商业的繁荣。宋代商业的繁荣远远超过了前代。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具体的内容。三、商业教师:请同学们概括出宋代商业繁荣的表现。学生:A、宋代商业都市很多,最大的使开封和杭州。临安出现了“早市和夜市,买卖昼夜不绝”。B、宋代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和泉州使世界闻名的大商港。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政府鼓励海外贸易,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强管理。南宋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C、北宋时期四川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繁荣。教师归纳:总结刚才同学们所说的,宋代商业繁荣的表现为三点:1、商业都市繁荣:开封和杭州。2、对外贸易:港口多,范围广。3、货币:出现最早纸币──交子。动脑筋: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纸币?纸币和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今天的货币又有哪些新的发展?学生讨论………学生:1、金属货币沉重,不便携带,因此人们发明了便于携带的纸币。2、纸币比金属货币携带方便,可以较大范围内使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3、今天的货币有国家同意发行,具有更高的信用度,使用范围更广,印刷更精美,防伪技术更高。同时纸币的发行和管理更加的科学。(学生讨论回答可能不完整,老师补充)引导学生小结:幻灯片显示表格,学生完成,加深学生印象。类别 发展成就农业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手工业 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 商业 商业都市 对外贸易 货币 最后强调: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期最后完成了。布置课外作业:1982年国务院批准通过了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其中包括本课中的杭州、开封、景德镇、泉州、广州、苏州、成都等城市,现在邀请你当小市长,请就如何在发展现代工业的同时做好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谈谈你的市长宣言。写一篇小论文。巩固小结1、练一练:南宋最大的商都市是(B)。(B──临安)2、 到了哪个朝代,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南方来了?(南宋)3、 “活动与探究”:A.第一种观点看到了南方经济发展对整个社会经济进步带来的积极影响,但忽视了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破坏。B.第一种观点看到了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破坏,但否定了南方经济发展对整个社会经济进步带来的积极影响。C.两种观点各有合理之处,但也都过于片面。只有结合历史事实对南方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实事求是地总结其利弊,才能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PAGE 1经济重心的南移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作者是谁,生活在什么时代? 2.白居易生活时代以前的江南和后来的江南又是如何的?一、探寻江南的变化 阅读以下史料,分析不同时期江南的特点。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宋书》) 材料三:“苏湖熟,天下足。”(宋·高斯得《耻堂存稿》)一、探寻江南的变化 1.材料说明了什么? 2.结合以上材料分别来描述西汉前期、南北朝、南宋时期江南的特点,可参考以下的词语(开发的 荒凉的 繁荣的) 西汉前期:_______江南; 东晋南朝:_______江南; 宋朝时期:_______江南。一、探寻江南的变化 为什么江南会从一个落后、荒凉 的地区成为一个经济繁荣、风景如画、 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 我们组从自然环境思考。我们组从历史原因思考。我们组从政治角度思考。二、探寻江南变化的原因经济重心南移的条件(原因)南方社会安宁、政局稳定——社会角度大量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和生产经验 ——技术层面北方人南迁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人力资源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自然因素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政治因素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二、探寻江南变化的原因1.—————————:开始南移2.安史之乱至五代十国:继续南移3. 南宋 :大约在魏晋时期 完成南移 经济重心南移是个漫长的过程也是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 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二、探寻江南变化的原因 摘自: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之向南发展》,台湾商务印书馆1991年。小资料 南 方 北 方 朝代 人口(户) 占全国 户口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 户口比例西汉 2 470 685 19.8% 9 985 785 80.2%唐朝 3 920 415 43.2% 5 148 529 56.8%北宋 11 224 760 62.9% 6 624 296 37.1%宋代经济成就(经济重心南移后的经济表现)二、探寻江南变化后的成就领域 类别 发展成就农业 手工业 商业 二、探寻江南变化后的成就领域 类别 发展成就 农业 粮食作物 引进占城稻;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苏湖成为粮仓。经济作物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手工业 纺织业 南方丝织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制瓷业 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重心(江浙、景德镇)。造船业 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商业 商品经济发展的新动向 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商标已经出现。商业城市 北宋的东京、南宋的临安人口都超过百万。 南京最早成为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可能是在 ( ) A.战国时期 B.西汉时期 C.东晋、南朝时期 D.隋朝时期C2.导致经济重心南移的具有决定性因素的是( ) A.社会环境的稳定 B.自然条件改善 C.政治中心的南移 D.生产力大为改观DA3.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包括( ) 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②北民南迁,带来劳力和技术? ③统治阶级重视生产的发展 ④民族融合进程的推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图一:北宋纸币铜版印本、刘家功夫针商标及铜版图二:孩 儿 枕图三:宋代海外贸易图 (1)图一、图二、图三分别反映了宋代哪些方面的成就? (2)图一反映的成就,对经济发展和生活有什么意义? (3)取得图三的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4)图三反映的成就说明经济重心的南移对贸易和交通发展有何影响?除此之外,经济重心的南移还对哪些方面产生影响?4.看图思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中国古代史系列微课:经济重心的南移.flv 中国陶瓷:宋代瓷器(上).flv 中国陶瓷:宋代瓷器(下).flv 北宋东京城.flv 宋代的对外贸易.flv 教案:经济重心的南移.doc 江南好.mp3 经济重心的南移1.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