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不同的区域里(一)(考点4、5)(3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生活在不同的区域里(一)(考点4、5)(35张PPT)

资源简介

课件35张PPT。一轮复习2019年中考社会思品一轮复习生活在不同的区域里(一)a考点4 描述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了解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考点4 概述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了解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 a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P2-7考点解析考点解析1.知道中国所在的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等。
2.能根据地图描述中国的范围、四至点,说出中国主要的岛屿、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3.知道中国的省级行政区的数量、名称、简称、行政中心等。
4.能根据形状判断省级行政区,知道省级行政区之间的相对位置。知识梳理一、中国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2、纬度位置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北回归线穿过中国大陆南部和台湾岛
(自西向东: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知识梳理一、中国的地理位置3、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东部濒临太平洋,西南临近印度洋,西部和北部深入内陆。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4、中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及优势
特点:海陆兼备
优势(意义):(1)东部濒临海洋,气候湿润,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有利于与各国海上往来和发展海洋事业。
(2)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通过陆上交通可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
知识梳理二、中国的疆域1、领土四至历史与社会七下P3约东经135°约北纬4°约北纬53°约东经73° 知识梳理2、陆地面积(1)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几乎与整个欧洲面积相等世界第三位(2)重要意义:幅员辽阔的国土,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生存空间,还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3、海域岛屿(1)海域:中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中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以东的太平洋海区。(2)岛屿:台湾岛是我国的第一大岛,海南岛是第二大岛,(3)大陆海岸线:P4第一段最后一句 知识梳理3、海域岛屿(3)大陆海岸线:大陆海岸线全长18000多千米4、陆上邻国知识梳理5、隔海相望的国家知识梳理三、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划1、行政区划划分目的:中国国土辽阔,为便于管理,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
划分方法: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上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民族乡)三级。在必要时,国家可以设立特别行政区。2、省级行政区(1)数目组成:
共有34个,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2)34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单位简表(P7)知识梳理(2)34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单位简表中国:海陆兼备;美国:海陆兼备;
英国:岛国;蒙古:内陆国家。相关拓展1、比较中国与英国、蒙古、美国海陆位置的不同之处2、领土的概念:3、浙江省的有关地理状况(1)位置:
(2)地形:
(3)气候:
(4)主要农作物:
(5)自然资源:
(6)人文环境:真题演练命题点1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
【例1】 我国拥有约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这些海洋国土都位于 (   )
A.印度洋        B.太平洋
C.北冰洋 D.大西洋
B真题演练命题点2 我国省区的位置、轮廓
【例2】 (2018?宁波)2017年9月29日,兰渝铁路全线开通客运。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1)该铁路起止点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A.蜀、渝 B.川、陕 C.陇、渝 D.甘、秦
(2)下列有关该铁路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全线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 B.全线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C.连接黄河上游与长江中游 D.途经黄土高原、秦岭、四川盆地
 CD考点5 概述中国地形、气候和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的基本特征(a)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P11-21考点解析考点解析1.结合各种类型的地形图说出中国的主要地形区,分析我国地形的特点。
2.根据气候分布图,说出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状况,分析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3.通过读图分析、列表比较等方式,指出长江与黄河的基本概况。知识梳理一、中国的地形1、中国的地形特点(1)地形类型复杂多样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①在我国,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地形类型均有分布
②同一种地形景观差异也很大知识梳理一、中国的地形1、中国的地形特点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2)山区面积广大山区一般包括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
从右边所示《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中看出,我国山区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山区的优势与劣势知识梳理一、中国的地形1、中国的地形特点(4)地势西高东低对我国河流和气候的影响
由于地势西高东低,我国大江大河的流向基本上都为自西向东,容易在第三级阶梯上形成平原,同时来自东部的暖湿气流也容易影响我国东部地区。
(3)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相关拓展1、地形与地形区(单元)的区别2、我国地形产生的影响(1)地形复杂多样,产生的影响
(2)山区面积广大,产生的影响
(3)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的地势,产生的影响:地形:指五种基本地形;
地形区:指具体地形单元,如青藏高原。知识梳理二、中国的气候气候的影响因素: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地势
夏季风影响 知识梳理1、中国的气候特点(1)气候类型的分布:
①我国东部地区的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②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
③西北内陆地区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西南地区的青藏高原地区为高原山地气候。
⑤云南南部、海南岛、台湾南部和广东的雷州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2)“气候类型多样,各地气候差异显著”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气候类型多样,各地气候差异显著;季风气候对我国形象最大知识梳理(3)季风气候①季风的含义
②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③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一种盛行风向随季节发生明显变化的风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叫季风区;影响不明显的地区,叫非季风区相关拓展1、我国东部地区适宜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2、从季风角度分析我国北方(南方)干旱的原因气候方面:季风气候
地形方面:平原、丘陵为主
资源方面:水资源丰富季风的不稳定性: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知识梳理三、中国的大河知识梳理三、中国的大河知识梳理三、中国的大河知识梳理三、中国的大河相关拓展长江干流主要特点形成的自然原因真题演练命题点1 中国的气候
【例1】(2018?台州)我国水土流失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7%,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1)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
省区自南向北依次是 ( )
A.云、陇、内蒙古
B.鲁、冀、黑
C.川、陕、内蒙古
D.滇、鲁、晋
(2)图中甲省区土地面积较大,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小,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
A.地形多样 B.气候干旱
C.土壤肥沃   D.交通不便中国水土流失状况分布图CB真题演练命题点2 长江与黄河的概况
【例2】 (2018?绍兴义乌)长江经济带是中国经济版图中的重要轴线,下列关于长江流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长江横贯东西,连接我国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
B.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雨热同期
C.长江流经我国三级阶梯,江阔水深,全线皆可通航
D.长江流经四川盆地、宁夏平原、太湖流域等稻米产区B真题演练命题点2 长江与黄河的概况
【例2】 (2016宁波卷)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推动了东中西部协调发展。读图回答8、9小题。
9.下列对长江沿岸城市描述正确的是
A.重庆属于青藏地区 B.上海地处第一阶梯
C.武汉位于长江下游地区 D.图中的直辖市均位于季风区第8、9题图 长江流域局部图D真题演练命题点3 自然环境相关要素的综合
【例4】 (2018?嘉兴舟山)(10分)川藏铁路的建设,将为西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川藏铁路示意图(图6)
? ?
?
?
?
?
?
?
真题演练材料二:川藏铁路全长1629千米,计划2026年全线通车。线路台阶式八起八伏,累计爬升高度超14000米。铁路沿线,马尔康卓克土司官寨、昌都卡若遗址等藏羌文化、佛教文化星罗棋布,与雪山、草原等自然生态景观浑然融合。
(1)川藏铁路会经过哪些主要地形区?铁路沿线自然环境恶劣,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6分)
?经过四川盆地(成都平原)、横断山区、青藏高原。铁路线经过高寒缺氧、地震频发地段,地势起伏大(山高谷深),有大面积冻土,地质条件复杂。
材料三:川藏铁路沿线多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很多还是“老少边穷”地区。以前,由四川进入西藏的交通主要依靠川藏公路,运输能力有限。据相关人士介绍,中国通过青藏铁路、宝成铁路的建设,已有足够的技术能力和经验完成川藏铁路的修建。
(2)综合材料二、三,从人文因素分析修建川藏铁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4分)
铁路沿线的旅游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沿线民族地区的经济有待发展;川藏地区的交通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我国有修建高山铁路的技术和经验。
真题演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