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增强生命的韧性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增强生命的韧性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道德与法治 部编版 七年级上
逆境中的生命之美更震撼人心,里约残奥会美丽瞬间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这就是生命的力量,生命是有韧性的。
LOADING
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二框题
学习目标
挫折的含义;
挫折的影响;
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
增强生命的韧性?
—————————
如果这两条线代表人生之路,你会选择哪一条?为什么?
A.
B.
生活就像心电图,一帆风顺就证明你挂了……
生活难免有挫折
挫折的含义:
生活中遇到的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
活动一:期待与现实
1.我曾经期待 , 这个期待 ( 实现了或没有实现)
2.当时有什么感受?你是怎么做的?挫折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
生活难免有挫折
人际交往
认识和态度不同
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
生活难免有挫折
数学考试后,他只考了50分
如果是放弃者,他会……
如果是半途而废者,他会……
如果是挑战者,他会……
情境一:学生甲(垂头丧气)走进教室,:“哎,我真是笨死了,又是50分,看来我就不是读书的料,我决定了立即回家卖红薯!”
情景二:学生乙(愤怒)“我绝不能原谅自己的失误。从现在起我要好好学习。”(10分钟过后)禁不住朋友的邀请,拿着篮球就出去了,(红光满面)“其实我也不错了,张三才考了45分,我比他高5分呢!以后再努力也不晚。”
情境三:学生丙(冷静)“这次我考得特别不好,说明最近我的学习状态不好,我要及时调整,我一定要好好努力,不气馁。”
放弃者
半途而废者
挑战者
?
?
?
?
遇到挫折,放弃目标,一事无成
满足已有成绩,屈服于新的挫折,不能坚持到底
发出挑战,获得成功,实现价值,享受人生
? 态度 结果
放弃者 ?胆怯、懦弱 ?
半途而废者 ?意志不坚定或容易满足 ?
挑战者 ?意志坚强、有坚定信念 ?
认识和态度不同
不同的情绪感受和
行为反应
面对挫折,产生负面情绪感受
是很正常的,关键需要我们及
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
增强心理承受力
生活难免有挫折
(1)消极影响:
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
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挫折的影响
(2)积极的影响
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
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1.你知道在自己身边或历史上有哪些面对挫折而自强不息的感人故事?
2.你从中收获了什么?
活动二:自我与榜样
“文革”期间他的父亲被打倒,他则被打成反动学生,受过批斗、挨过饥饿、遭到歧视。不到16岁就去陕北农村插队,种地、拉煤、挑粪……吃尽苦头,一干就是7年;后来恢复高考,却因为父亲身份不能报考大学,几经周折,才得以解决,他白天干活,晚上熬夜学习,终于考进清华大学;现当选为国家主席,国家军委主席。
两次求职因为外貌被拒;在翻译社上班时靠卖袜子补贴生活;连续4次创业均失败;创业期间最窘迫时银行里只有200元。




童年因为贫穷被迫辍学、饱受 饥饿、无书可读 ;为了借一本 书,他给人拉一上午的磨 ;经常饿肚子在昏暗的油灯 下读书 。
西伯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著名残疾人作家张海迪:
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
被誉为“矮个子巨人”的乒乓皇后邓亚萍:我不放弃,坚持比别人多练习。
聋人舞蹈家邰丽华:所有的人生都有圆缺,这是不能选择的,但却可以选择看人生的角度。
无臂钢琴师刘伟:
每个困难都是新的阅历
22




23
竞选众议员失败
26




27




29
竞选
州议
长失

34
争取
国会
提名
失败
39
竟选议员失败
46
竞选
参议
员失

47
竞选
副总
统失

49
竞选
参议
员失

51






1860年他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
革命导师马克思高度地评价林肯说,他是一个“不会被困难所吓倒,不会为成功所迷惑的人,他不屈不挠地迈向自己的伟大目标,而从不轻举妄动,他稳步向前,而从不倒退;……总之,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
林肯(1809~1865 )
自觉性、坚韧性、在困难、逆境和挫折面前,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勇于克服困难,积极寻求解决的策略,获得了属于自己的成功。
面对挫折,我选择 ,因为
挫折与人生相伴,在未来的人生道路
上,当你与挫折不期而遇时,你会作何选
择呢?
坚强达人——力克
看完这个视频,请思考:你有何感想?我们应该怎么发掘生命的力量?
1
2
3
4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我们可以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意志。
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我们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
借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欣赏、培养幽默感;和自己信任的人谈一谈;考虑并接受最糟糕的结果等。
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增强生命的韧性?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 郑板桥
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 —— 梁启超
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 —— 爱迪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你如何看待这样的认识?
有挫折并不可怕,需要我们正确面对它,因此不能伤心、不能气馁,否则就会失败
要求:
1.每个小组任选一种认识进行交流讨论;
2.记录员记录交流内容
3.全班展示、分享、补充、质疑。
感人故事
收获
在老师的帮助下,查阅有关资料,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地学习并整理至少一种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
在历史上,你知道哪些面对挫折而自强不息的感人故事?你从中收获了什么?与同学一起分享。
拓展提高
增强生命的韧性
生活难免有挫折
发掘生命的力量
含义:阻碍、失利和失败
影响:负面情绪;更清醒,更丰富
如何对待: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
及时调整自己;
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意志
承受力、自我调节、自我修复的能力
借助外力
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课堂小结
1.“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这句话表明( )
A.挫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B.挫折也能成为人生中的宝贵财富
C.挫折是生活中的灾难、成长中的障碍
D.导致挫折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B
课堂练习
2.“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骤然翻起的浪花……”这段话告诉我们( )
A 挫折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B 挫折是把双刃剑
C 导致挫折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D 人生难免有挫折
D
3.“困难只能吓倒懦夫懒汉,而胜利永远属于敢于攀登科学高峰的人。”茅以升这句话说明了( ) A.困能和挫折是难免的
B.茅以升很喜欢困难和挫折 C.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才会取得胜利
D.挫折是懦夫懒汉经常遇到的
C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9.2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
课题 9.2增强生命的韧性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体会挫折面前生命的韧性,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 2.善于用名人、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人物战胜挫折的事迹激励自己。 能力目标: 1.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正确对待挫折; 2.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能够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 知识目标: 1.了解挫折的含义,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2.知道生命是有韧性的,学会发掘生命的力量;
重点 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难点 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能够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逆境中的生命之美更震撼人心, 里约残奥会美丽瞬间。 教师点拨归纳,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又不是完美无缺,一帆风顺的。残奥会的每一位选手都有着一段遭遇,一个故事,一种坚韧,一种拼搏自强,他们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韧性,面对挫折的勇气,这种逆境中的生命之美更加震撼人心。导入新课。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讲授新课 一、生活难免有挫折如果这两条线代表人生之路,你会选择哪一条?为什么? 生活就像心电图,一帆风顺就证明你挂了…… 归纳:挫折的含义: 生活中遇到的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 活动一:期待与现实 1.我曾经期待 , 这个期待 ( 实现了或没有实现) 2.当时有什么感受?你是怎么做的?挫折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 知识点拨:生活难免有挫折 认识和态度不同 剧场表演 知识小结: 面对挫折,产生负面情绪感受 是很正常的,关键需要我们及 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 知识小结:挫折的影响 二、发掘生命的力量 活动二:自我与榜样 1.你知道在自己身边或历史上有哪些面对挫折而自强不息的感人故事? 2.你从中收获了什么? 上面的榜样有哪些共同的优秀品质? 我的选择 视频:坚强达人——力克 知识小结: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增强生命的韧性 学生自主分享,全班交流。
拓展提高 见课本
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板书 见课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