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活动一 故事里的端午节【活动目标】1. 通过课前收集有关端午节由来和习俗的资料,了解和端午节有关的历史人物及相关故事或传说,从而激发民族情感和爱国热情。2. 通过表演故事,尽可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大胆地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才艺与技能。3. 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分工与合作的意识及团结与创新的精神。【活动重难点】◆重点:通过课前收集有关端午节由来和习俗的资料,了解和端午节有关的历史人物及相关故事或传说,从而激发民族情感和爱国热情。◆难点: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分工与合作的意识及团结与创新的精神。【活动准备】◆教师准备:收集与端午节有关的资料及图片。◆学生准备: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活动过程】课时活动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1课时第1课时直接导入,引出主题·出示图片:粽子、赛龙舟。·引出问题: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为什么有赛龙舟的习俗?·欣赏图片。·回答问题: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为什么有赛龙舟的习俗? ·通过直观的图片,激发学习兴趣,为下面的环节作铺垫。交流资料,铺垫知识交流资料,铺垫知识·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课前收集的资料。·播放多媒体课件,介绍端午节的故事与习俗。·小组讨论课前收集到的有关端午节的资料。·观看课件,并结合实际,说说家乡的端午节习俗。·通过交流收集的 资料,培养整理信息的能力。·学习有关端午节 的知识,总结端午节的由来及各地习俗,为下面的环节作知识铺垫。确定故事,分工合作·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反馈课前收集材料的情况。·组织各小组讨论并确定要表演的故事。·鼓励学生进行角色分工。思考排演时的对白要注意什么,服装、道具的设计要注意什么。·由于时间关系鼓励学生课后排演。·反馈自己收集材料的情况。·阅读故事,从语言、动作、性格等方面去深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特征。·根据自己的喜好与特长,主动承担组内工作,如角色表演、服装设计、道具制作等。·各小组明确分工,并记录在表格上。·通过反馈材料收 集情况,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思考如何根据自 己的特长来分工,培养大胆表现自己的能力。·通过分工合作,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第2课时展示交流,表演故事·组织各小组依次表演,引导学生从节目的设计、表演等方面进行评价。·针对学生的表演,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全班交流,评价各小组的表演。·针对建议,提出各小组的改进措施。·通过各组的表演,明白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在借鉴和交流中完善自己的表演。【板书设计】故事里的端午节 粽子 故事表演 龙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