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 课件(1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1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 课件(10张ppt)

资源简介

大兴“文字狱”
明清时期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文化的专制,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朱元璋大兴“文字狱”的原因是什么 ?
课文第12页
1.设立军机处
2.大兴“文字狱”
3.科举考试以八股取士
4.控制世俗生活
清朝为了加强专制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清朝雍正时的一位进士写了这样一句诗“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他却被杀头。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当局认为:说“明月有情”是对明朝的怀念。
说“清风无意”是对清朝的讽刺。
分析明清时期大兴文字狱的原因?
1.皇权的进一步加强。明清政府为了树立权威,不允许人们有丝毫的不满和反抗。
2. 民族矛盾的存在。为了保护贵族的特权,防范汉族人民的不满和反抗,大力加强思想统治。
大兴文字狱有什么危害?
制造了严重的恐怖气氛,人们不敢议论时政,不敢研究现实,思想领域呈现万马齐喑的局面.
地位:明清时期选拔人才的科举考试形式
八股取士的地位、内容、文体和局限性
文体:课文第13页
内容:课文第13页
局限性:课文第13页
课文第13页阅读卡
“四书”、“五经”是什么?
对科举制度你有什么看法?
自从隋朝创立科举制度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科举考试是否还能像以前那样可以选拔出优秀人才?人们(统治者和读书人)对科举考试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利: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

因为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考试--做官三者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
弊:使许多知识分子不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带来了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摧残了文化,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导致了近代中国自然科学的落后;这样的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八股取士给我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结合课文14页资料说说你对上述观点的看法
问题1.顾炎武认为八股取士的方法,毒害了所有力争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的读书人。而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事件所害只有460多人。
问题2
观点1.混淆了科举制度与八股取士两个概念。顾炎武批判八股取士,并不意味他完全反对科举制度。八股取士是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清时期才出现的,顾炎武批判的是八股取士。所以认为“顾炎武这种批评不大合理”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观点2.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