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师因素对化学课堂气氛的影响明光三中 吴秀静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表明,在教学活动中,当学生处于轻松、宽心、愉快的课堂气氛时,其智力活动增强、精力旺盛、思维敏捷、思路宽阔、想象力丰富活跃,记忆力增强。相反,处于厌烦、消极、压抑的气氛中,学生的智力活动受到抑制,思维变得拘谨、呆板,思路狭窄,不利于想象力的发挥,更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课堂气氛不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而且也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可见,作为化学教师,研究改善和优化课堂气氛,提高化学课教学质量和实施素质教育以及适应新课标教学要求显得尤为重要。北宋学者欧阳修曾言:教学之法,本于人性,磨揉迁革,使趋于善。现仅就教师的综合素养浅谈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及其策略。一、 教师自制能力的影响及其调节教师是课堂气氛的主导者,其个性品质对课堂气氛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多显示出积极的个性品质,即热情、诚实、活泼、宽厚、友善、富有幽默感。这就要求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自身良好的个性品质。一个具有良好个性品质的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自制力,在意外的情境中始终约束自己,保持镇定,控制自己的情感气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课堂气氛。因为教师的教学对象是由不同个性的活生生的学生组成,在课堂教学中,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影响教师的情绪。如教师兴致勃勃地在讲台上做化学演示实验时,一位调皮的学生趁老师不注意,对同学做鬼脸而引起一阵骚动。这时,教师的情绪难免受到影响。若不善于控制自己,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则不但会影响演示实验效果,而且课堂气氛顿时就会从轻松、愉快的状态转入紧张的、压抑的状态,降低整节课的效果。但教师如果能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先用眼神对该学生进行制止,紧接着边做实验,边就实验内容提问该生,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教师不可讽刺挖苦,而是宽容大度的说:“请坐下,如果你能更好的观察,我相信你一定能回答这些问题。”同时,还请其他同学继续回答。这样做,不仅使调皮的学生自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起到对其他同学的教育作用,使课堂保持良好的气氛。二、教师的专业能力的影响及其调节古人说的好:授书不在徒多,贵在精熟。教师的工作是把人类长期积累的科学文知识加工成学生容易接受的知识体系,以课堂教学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并开阔他们的视野、拓展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养成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而是应该把教材的重点、难点,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地讲解出来。尤其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化学领域的新发现和新技术层出不穷,学生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的范围已超过了教科书那方小天地,这也是新课标的体现。为此,要求化学教师必须精通化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包括化学的理论知识、化学与生活知识、化学与社会知识、化学与环境知识、化学与能源知识、化学与生产实践知识及当代化学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有待解决的关键技术和理论。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熟练的掌握化学教材的内容,做到课堂上条理清楚、言简意赅、幽默风趣。如新教材中《物质构成的奥秘》、《元素周期表》等是化学教学中的难点,涉及到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化合价、化学式、等抽象、理论性强的概念,如果教师对这些知识没有全面深刻的理解,了解就难以用简洁的、生动的语言将其直观、形象的表达出来。学生就会从此畏惧化学,对化学失去原有的兴趣,久之则再也不去学化学了。三、 教师组织能力的影响及其调节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其组织能力和管理方式对课堂气氛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课堂管理方式为放任型的教师上课时,其课堂气氛涣散、言行缺乏明确的目的,学生的情绪受到干扰,多数学生不能认真学习,时间虚度、效率低下。专制型的教师上课时,其课堂气氛严肃安静,但无生气、学生表面服从,内心实则反抗,学习缺乏兴趣,思维僵化。而民主型的教师上课时,课堂气氛轻松和谐,学生学习愉快与前两类“诲尔谆谆,听我藐藐”的情境截然不同。可见,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必须优化课堂组织管理方式。首先要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能力,化学教学的每一步,都包含师生之间的双向。因此,教师和学生应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即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不能采取姑息、疏远,也不能容忍不拘礼貌的行为,即不能过分亲近、交往,也不能居高临下、拒学生于千里之外,而应该将一颗爱心真诚的献给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和他们谈心,对他们寄予厚望。做到严格要求但不粗暴,表扬、鼓励为主却不忘批评与教诲,在学生中树立严师、朋友的形象。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为教师高尚的人格所折服,才能尊敬和爱戴教师,进而喜欢教师、喜欢这门课程,与教师积极配合,共创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其次要提高教师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能力,为此,教师必须具备观察能力、提示能力和注意分配能力等,从而创造出良好的化学课堂气氛。总之,课堂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阵地,而课堂效果的关键是课堂气氛。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多种多样,大到教师的思想、行为,小到教师的仪态、衣着,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还会有自己独特的方式。不管如何,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让脑子动起来、让思维活起来,让我们的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具备创新开拓能力、让我们的学生具备实际动手能力,长大后成为新时代的建设者、新世界的弄潮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