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松松学化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轻轻松松学化学

资源简介

轻轻松松学化学
南洲镇土地湖中学:高莎
化学是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到的一门学科,如何让学生在一年之内,从入门到熟练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针对目前学生的现状,只有让他们轻松地学习。才能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现将自己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开展轻松学习的点滴体会浅谈如下:
一、激发兴趣,是轻松学习的前提。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条件。学生一旦对化学感兴趣,就会愉快和主动去探究化学的奥秘。在化学教学中可以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特点,精心创设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获得兴趣激发的体验。
1、化学教学中可以利用化学实验创设教学情景。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演示实验生动、鲜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保证课堂演示实验的成功,教师要努力做到准备充分,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便于观察。为避免学生只是看实验,觉得好奇、好玩而忽视学习,学生每次观察实验都要有真实详细的实验现象记录,逐步培养观察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有些化学概念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如果设计成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分析,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可设计下列实验:在空气中用酒精灯烧铜丝,红色铜丝被氧化变黑,然后用氢气还原,又变为原来的红色。通过这个实验事实能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理解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对于化学反应方程式,学生记忆起来比较困难,如果把反应具体化,学生亲自观察到这个反应的发生,记忆起来就容易,就深刻。例如,讲氢氧化钙的性质时,可做下面的实验:向盛有氢氧化钙溶液的试管中先滴入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后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红色褪去后再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实验后,再讲反应原理,学生就易于掌握。
2、通过讲小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在讲第八单元课题 1《金属材料》的时候,我就讲了两个小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 1912年,英国斯科特探险队的船只,在去南极的途中,因天气十分寒冷,可是用于取暖的煤油却漏光了,以致探险队员全部冻死在南极冰原。原来装煤油的铁桶是用锡焊接的,而锡却莫名其妙地化为了灰尘。
二、生动的课堂教学,是轻松学习关键。
课堂教学既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渠道,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若能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精心设计教学提纲,就会提高教学效果。下面以实例说明:
例如:在复习第五章时,设计下面的学生小组实验:
①、在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 ----石灰水变浑浊;
②、在①的浊液中继续通往过量的二氧化碳 ----浊液澄清;
③、加热②的溶液 ----又变浑浊,并产生气体;
④、向③中的浊液中滴加稀盐酸 ----浊液再次澄清。
在教学时,先让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在一边指导。由于上述实验现象明显,学生通过实验和仔细观察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然后让每一个小组的成员认真讨论,叙述各步反应的现象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指定学生在黑板上写出方程式。
① CO 2 +Ca(OH) 2 ═ CaCO 3 ↓+H 2O
② CO 2 +CaCO 3 +H 2O ═ Ca(HCO 3 ) 2
③ Ca(HCO 3 ) 2 == CaCO 3 ↓+H 2O+CO 2 ↑
④ CaCO 3 +2HCl ═ CaCl 2 +H 2O+CO 2 ↑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创造了愉快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养成了认真观察的习惯。既学习了知识,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仅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启发他们积极思维,大胆探索,达到开发智力的目的。
三、不失时机表扬学生,让学生的学习轻轻松松
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可见表扬鼓励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重要。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标准》倡导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提倡教师多表扬和鼓励学生,特别是潜能生。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表扬,使其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树立自信心。让学生感到成功感伴随在每一节化学课学习中,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愉悦的成就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轻松松。
如在第一单元课题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中,在做“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之前,我先讲解了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的注意事项,然后请了一位并没有举手,但是用期待的眼光看着我的学生出来做用排水法收集他呼出的气体的示范。当他按老师的要求完成实验后,我就对着全班学生夸他:“你做得很好!你为全班做了一个正确的示范,全班同学都应该多谢你!”就是这一句夸奖,竟如同一幅灵丹妙药彻底改变了他。原来他是一个潜能生,在以后的化学课中我都经常表扬他,从此,他渐渐甩掉了落后的帽子,成了班上的佼佼者。
作为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知道成功是一种生活方式,而成功的定义也就是:每天在各方面持续不断地进步一点点。一个人要有伟大的成就,必须天天有一些小成就,因为大成就是由小成就不断累积的结果。 在每一节的化学课学习中,学生都会学到一些新的知识,也就是说新的知识每天都在累积,要明确让学生知道,今天我学了新知识,比昨天进步了。
我时常告诉学生“成功很简单 ----只要方法正确”。如果要在化学学习中取得成功,做到以下两点:1、会看、会做、会想(学会学习);2、会说和会写(合作与交流)。我们都知道人的潜力无穷无尽,而人的潜力在很大的程度上是通过别人的表扬和鼓舞激励出来,当我认识到这一点后,课堂上一有机会就表扬学生,让他们知道自己每天都在进步。
在每一节化学课下课前我都会让学生问自己三个问题,问题如下:
第一:“在今天这节化学课当中我学到哪些东西?”
第二:“在今天这节化学课当中有哪些方面我可以做得更好?”
第三:“在今天这节化学课当中我享受了哪些过程?”
四、联系生活实际,是轻松学习的新局面。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注重书本知识外,还开展了以下活动。
1、家庭小实验
如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①取一支试管,用酒精灯烘干,向其中放入一根铁钉,然后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使铁钉只与干燥的空气接触;
②取一支试管,向其中放入一根铁钉,注入刚煮沸的蒸馏水至浸没铁钉,然后在水面上注入一层植物油,使铁钉只与水接触;
③取一支试管,向其中放入一根铁钉,注入蒸馏水,不要浸没铁钉,使铁钉同时与空气和水接触,过一段时间观察实验结果。
通过上述实验,多数同学都总结出了以下结论:常温下,铁在干燥的空气中或在隔离空气只与水接触的情况下均不生锈;而铁同时与空气和水接触时,才会生锈。
2、化学小魔术表演
先听一则故事:在德国,一位有淡黄色头发的学生在热天想凉爽一下,跳到了游泳池中。过一会儿,游泳池边的人吃惊地看到,从水中站起来一位满头绿发的青年。化学家对此作出了解释:这是染发颜料与水中的氯发生了化学反应。
再表演一些小魔术,如“鲜花三变”,“水中取火”,“木剑变色”,“魔棒点灯”等。
这样可以通过学生的回味来体会化学原理,激发学生去思考。
3、教师举办化学专题讲座:
化学时时伴随着我们,如呼吸,那是缓慢氧化;可乐,那是碳酸饮料;胃液,那是显酸性的。还有气体钢瓶的颜色,西气东输,新型燃料,温室效应,赤潮等。看到洗衣粉想到用“无磷”的,食盐用“加碘”的,冰箱用无“氟里昂”的,食醋可去水垢,牛奶可以解毒等。通过“农药知识简介”、“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环境”、“新型材料简介”、“ C 60 应用前景介绍”等专题讲座,可帮助学生获取新知识,扩大知识面。
4、举行化学晚会
一是教师作个良好的开端,讲一些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如“小小失误”,顾客刚走出药店,突然跑出一位店员,高喊:“喂,我把氯化钾拿成氰化钾了,你还得补交两元钱。”同学们想想:一字之差,事关人命,可不是两元钱的事情。氯化钾可以防低钾血症,而氰化钾是剧毒品, 0.2克就可以使人致死。这样的玩笑是开不得的。
二是提出如下素材,让学生讨论作答。①油罐车的尾巴;②怎样提高农家肥料和化学肥料的肥效;③食盐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是让学生自己联系生活实际,找一些与化学有关的题材相互讨论并交流。
以上活动的开展,既是对课内知识的补充,又是对学生课余生活的丰富。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又增加了学习的乐趣。
总之,让学生轻松地学习就是要打破常规,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到知识,掌握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加热
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