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课件(2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课件(28张PPT)

资源简介

课件28张PPT。 请指出下面两幅地图中哪幅图表示的是中国现在的版图? 那另一幅地图中深黄色部分是中国历史上什么时期的疆域?慧眼
识图“清朝时期:中国屹立于东方;奠定了中国的版图;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著名的清史专家:阎崇年央视《百家讲坛﹒“清十二帝疑案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巩固和发展西跨葱岭西北达
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
以北的外兴安岭
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南至南海诸岛东南到台湾
及附属岛屿清朝疆域 戚继光、俞大猷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成功抵御外来侵略1、戚继光抗倭1661年,郑成功分乘几百艘战船浩浩荡荡从金门出发。郑成功收复台湾战斗图2、郑成功收复台湾荷兰殖民者投降图荷兰”总督” 要求郑成功退出台湾, 愿意年年进贡 . 郑成功致荷军总督: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锯,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断然拒绝 1662年初,侵略军头目被迫到郑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中国领土台湾。 打击西方侵略势力,维护了祖国统一,进一步开发台湾,促进民族融合. 民族英雄——郑成功郑成功收复台湾有何历史意义 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
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实现了统一。
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黑水府3、雅克萨之战康熙帝1685—1687年,清军两次大规模围攻雅克萨城。取得胜利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为中国领土。
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民族,中华民族的领土和主权神圣而不可侵犯。各族人民都曾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做出自己的贡献。
从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你获得了什么启示?二、加强管理边疆地区1、明长城的修建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大多是什么时候修建的?明朝历史上什么时候也大规模的修建过长城?秦朝明长城有效的保护了中原地区经济的发展,北部蒙古族无法任意破关掠夺2.明朝统治者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奉行什么政策?防御政策1.明朝修建长城的目的是什么?防范蒙古骑兵南下3.明长城修建有什么作用?资料1:据《明史》记载,明中后期增修加固长城,“筑敌台三千,起居庸(关)至山海(关),控守要害……边备大饬,敌不敢入犯”。长城沿线“九边生齿日繁,守备日固,田野日辟,商贾日通,边民始知有生之乐。”
资料2:史书记载,明代后期,长城沿线的蒙古族不但畜牧兴旺,而且逐渐使用铁犁牛耕发展农业,麦、豆、瓜、菜,“种种俱全”,塞外古丰州兴起一座“垦田万顷,连村数百”的归化新城,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有人认为长城是“民族封闭的象征”,也有人认为长城是“促进北疆经济开发的生命线和联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你认为明长城发挥了什么历史作用? 抵御了北方蒙古骑兵的侵犯,保护了中原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长城北部的蒙古族无法任意破关掠夺,又迫切需要中原地区的农产品,转而积极与中原地区发展贸易,从而出现长期稳定的和平交往局面,促进长城沿线地区的发展; 2、加强西北边疆的管辖(新疆地区)新疆在什么时期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 平定大小和卓平定准噶尔3、加强西藏地区的管辖西藏在什么时期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元朝设立宣政院,具体负责西藏的行政事务顺治皇帝册封五世达赖喇嘛之金印和印文 康熙皇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之金印及印文 乾隆皇帝所颁《金瓶掣签》之金瓶 清朝驻藏大臣的令牌 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实施金瓶掣签制度。在驻藏大臣的监督下,从颁发的金瓶中抽签确定,经中央批准生效.你认为清政府设立金瓶掣签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保证确定转世灵童的公平性,防止一些地方分裂分子利用这个机会制造分裂局面,更重要的是体现中央权威、维护国家统一,将活佛转世系统纳入中央政府管辖和国家典章法制范围之内。转世灵童是怎么产生的?4.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管理改土归流是指改土司制为流官制。始于明代中后期,是指将原来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头目废除,改为朝廷中央政府派任流官。明朝初年,统治者沿用元朝中央政府的办法,任命当地民族首领土司为官,对这一地区进行管理。
明成祖时,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在一些条件成熟的地区,取消土司制度,设立与中原地区相同的行政制度(设立府﹑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
清朝雍正时期,这一制度开始大规模推行。加强了中央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加强民族文化的交流。意义:5、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发展的其他措施承德避暑山庄融合汉、藏、蒙古、维吾尔等族的建筑风格修建庙宇。“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放映了清代统治者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持什么态度?清统治者经常在避暑山庄和附近的木兰围场接见少数民族首领,利用联姻、豪饮、围猎等手段,与他们联络感情。“避暑山庄”是清朝统治者实行“怀柔”民族政策、笼络少数民族首领的场所,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榷场:是我国古代由国家为征税而设立的边境贸易场所。
茶马贸易:古代中原王朝还发展起茶换取青海、甘肃、四川、西藏等地少数民族马匹的茶马贸易制度。到了明朝,政府在多地设置茶马司,专门管理茶马贸易事宜。这种贸易往来,促进了内地与青海、甘肃、四川、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榷场和茶马贸易榷场和茶马贸易是中央政府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见证。明至清朝前期,中国成功抵御了沙俄和西方殖民者的侵略,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管理边疆地区的措施,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和发展,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及与内地的文化交流,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说一说明清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有什么意义?西跨葱岭西北达
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
以北的外兴安岭
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南至南海诸岛东南到台湾
及附属岛屿清朝疆域对比明朝疆域图与清朝疆域图,看看有哪些变化。基本版图相识,台湾、海南诸岛等地一直就是中国领土。
不同点:区别在北部和西北上,清朝疆域更辽阔,通过平定判乱,特别是平定准噶尔部,拓地万里。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始终历史发展的趋势和主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清:管理西藏;改土归流东南1.明:戚继光、俞大猷抗倭2.清: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政府设台湾府北部东北明:修长城清:武力反抗沙俄西北清 1.平定准噶尔叛乱
2.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西南1.明:改土归流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